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晓英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推拿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护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护理
  • 1篇鸭嘴
  • 1篇粘连松解
  • 1篇针刺
  • 1篇针刺配合
  • 1篇针灸
  • 1篇衰竭
  • 1篇松解
  • 1篇器械
  • 1篇群众
  • 1篇卒中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炎
  • 1篇细节管理
  • 1篇小儿

机构

  • 6篇重庆市北碚区...

作者

  • 6篇赖晓英
  • 5篇戢炳金
  • 1篇张雪琴
  • 1篇夏寅辉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推拿辅助器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拿辅助器械,推拿辅助器械采用模具一体成型,包括鸭嘴部、尾勾部、凸头部、颈部、拱背部、凸腹部;鸭嘴部设置于凸头部的前部,凸头部后侧为拱背部,凸头部与拱背部通过圆凹颈部连接,凸头部的底面具有头部凹底,拱背...
戢炳金赖晓英江义琴夏寅辉戢培根李琪陈颖高伟何彪
文献传递
推拿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推拿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按摩、推拿和点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省略后视...
戢炳金赖晓英江义琴张雪琴高伟
细节沟通管理在小儿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
2018年
研究细节沟通管理在小儿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小儿患者15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以常规护理为主的对照组和以细节沟通护理为主的观察组,严格对比两组的满意程度,进行护理应用效果的观察研究。结果:从满意程度来看,对照组的满意程度达到73.3%,而观察组的满意程度则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心血管护理的管理中,采取细节沟通管理能够迅速提升小儿患者及家属对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建议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陈颖赖晓英
关键词:细节管理心血管护理小儿患者
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46 例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体会
2016年
分析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46 例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对46 例患者采用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20d 病人的具体身体状况及活动能力,对其进行分级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时,采用针灸刺络放血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戢炳金赖晓英
关键词:健康教育骨性膝关节炎
急性脑卒中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分析
2017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和效果,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期间选取的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实验组(48例),实验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康复训练,将实验组患者(48例)和对照组患者(48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将实验组患者(48例)和对照组患者(48例)的MBI、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MBI、FM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戢炳金赖晓英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针刺康复训练
呼吸运动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探究
2022年
探究呼吸运动模式是否可以帮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 专业指导下的呼吸训练)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12周的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抗阻呼气训练、呼吸肌锻炼)。以起始时、3个月后为节点进行静息心率、利钠肽测定(BNP)、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测定、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为评价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静息心率、BNP、6分钟步行试验变化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肺功能测定指标,两组间比较时,试验组FVC、FEV1、MVV 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问卷结果在躯体领域、情绪领域评分上较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亦改善。结论:鼓励、教育、指导、督促慢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长期坚持进行深呼吸训练及呼吸肌锻炼,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肺功能 ,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提高活动能力,减轻焦虑&抑郁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又不增加其经济负担,且无不良反应。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赖晓英戢炳金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