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静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捕集
  • 2篇衍生物
  • 2篇异氰酸
  • 2篇异氰酸酯
  • 2篇支链
  • 2篇直链
  • 2篇渗透性
  • 2篇疏水
  • 2篇疏水性
  • 2篇烃基
  • 2篇嵌段
  • 2篇嵌段聚合物
  • 2篇氰酸
  • 2篇氰酸酯
  • 2篇铸膜液
  • 2篇联苯
  • 2篇联苯基
  • 2篇敏感型
  • 2篇膜材料
  • 2篇膜分离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石化南京化...

作者

  • 12篇魏静
  • 6篇谭鸿
  • 6篇丁明明
  • 6篇傅强
  • 4篇刘航
  • 4篇李洁华
  • 2篇邓敏
  • 2篇刘航
  • 1篇杨林
  • 1篇蒋文举
  • 1篇曾鑫
  • 1篇成澄

传媒

  • 2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逆点击交联稳定型多功能聚合物药物载体的研究
为了实现多功能聚合物药物载体的可逆交联稳定,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一种新型含有二硫键的二叠氮交联剂(N3EA-TDPA-N3EA),并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对侧链含有活性炔基的多功能聚氨酯纳米胶束进行界面交联,得到了可逆和可控交联稳...
魏静刘航曾鑫曹志婷丁明明宋妮佳谭鸿李洁华傅强
关键词:点击化学
文献传递
用于CO_(2)分离的含氨基酸盐促进传递膜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膜分离法由于其高度模块化、占地面积小、化学排放低或无化学排放和易于操作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有前途的CO_(2)分离技术.然而,对于气体分离,大多数聚合物膜遵循溶解-扩散机制,因此需要在气体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进行权衡,使CO_(2)分离膜在工业应用中受到限制.而促进传递膜被认为是克服这一限制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用于CO_(2)捕集的含氨基酸盐促进传递膜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含氨基酸盐的促进传递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马玉磊魏静魏静冯超杜文韬黄娅代忠德
关键词:膜分离
刺激敏感型二异氰酸酯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刺激敏感型二异氰酸酯的结构通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0890746730000011.GIF" he="10"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t="G...
丁明明魏静谭鸿傅强帅小玉刘航李洁华
一种功能性聚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功能性聚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功能性聚氨基酸衍生物含有式Ⅰ的结构,R<Sub>1</Sub>为含有M基团的取代基,M基团为:R′‑苯基、C<Sub>2</Sub>‑C<Sub...
丁明明郑毅刘航魏静成澄谭鸿傅强
文献传递
具有可控质子化能力的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17年
合成了聚乙二醇-聚赖氨酸嵌段共聚物(PEG-PLL),并利用Michael加成反应对其侧链进行叔胺和季铵化修饰,得到一系列具有支化胺结构和可控质子化能力的聚赖氨酸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pH滴定研究聚合物的质子化行为,发现季铵和叔胺修饰能够显著改变阳离子聚合物的质子缓冲能力,将pKa值从10.6分别降低至7.5和6.8。圆二色谱测试结果表明侧基修饰不仅使聚赖氨酸嵌段从无规卷曲构象变为含有α螺旋和β折叠的混合构象,而且能够调节其高级结构对肿瘤微环境的响应能力。
魏静刘航成澄丁明明李洁华谭鸿傅强
关键词:阳离子MICHAEL加成质子化聚赖氨酸
基于膜分离的沼气及烟气CO_(2)捕集技术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碳捕集技术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碳捕集技术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在众多碳捕集技术中,膜分离法利用气体分子在膜内渗透速率的差异实现分离,具有节能、高效、操作方便且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是近些年发展迅速的CO_(2)捕集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在文献中有许多种不同的碳捕集膜材料被报道,其CO_(2)分离性能远超Robeson上限,但只有少数膜材料被应用于工业过程中,或正在向工业应用方向发展。事实上,许多膜的研究在实验室规模下进行,测试膜面积较小,且对于膜分离法的实际应用报告较少。结合工业CO_(2)分离/捕集过程,介绍了商业膜和经过中试规模测试的膜的应用,分析了膜分离技术用于沼气脱碳和烟气碳捕集的试验进展及工程应用案例,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基于膜分离法的工业碳捕集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银登国周志斌魏静魏静秦子康邓敏吴元明邓敏代忠德
关键词:沼气烟道气膜分离工程案例
“双碳”背景下钢铁行业CO_(2)捕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5年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为钢铁行业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脱碳路径,是现有高碳生产模式向低碳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渡技术。总结了当前钢铁行业的粗钢生产现状及碳排放特征,系统概述并对比了炼钢厂中几种常见的碳捕集技术,包括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同时,回顾了国内外钢铁行业碳捕集技术的试验进展及典型工程应用案例。许多钢铁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在探索与行业特征相适应的碳捕集工艺,如高炉煤气的化学吸收和物理吸附技术等。然而,由于成本高昂、能耗较大以及基础设施限制,碳捕集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政策支持的增强以及技术的突破,碳捕集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有望逐步扩大,为行业脱碳进程提供重要支持。
魏静魏静银登国邓敏秦子康郑峻峰姚露蒋文举杨林代忠德
关键词:钢铁工业碳排放氢冶金
X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优化研究
魏静
一种功能性聚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功能性聚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功能性聚氨基酸衍生物含有式Ⅰ的结构,R<Sub>1</Sub>为含有M基团的取代基,M基团为:R′‑苯基、C<Sub>2</Sub>‑C<Sub...
丁明明郑毅刘航魏静成澄谭鸿傅强
刺激敏感型二异氰酸酯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刺激敏感型二异氰酸酯的结构通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0890746730000011.GIF" he="120"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GI...
丁明明魏静谭鸿傅强帅小玉刘航李洁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