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兵兵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致病
  • 3篇致病菌
  • 2篇药性分析
  • 2篇生产环节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熟肉
  • 2篇微生物污染
  • 2篇龙虾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灌肠类
  • 1篇淡水
  • 1篇淡水龙虾
  • 1篇畜禽肉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肉制品

机构

  • 7篇淮安市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刘纯成
  • 7篇李兵兵
  • 6篇侯海燕
  • 6篇刘靓
  • 4篇邢亚东
  • 1篇朱叶飞
  • 1篇杨娟
  • 1篇刘晗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淮安市233份畜禽肉及152份淡水龙虾中致病菌分布状况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生畜禽肉和即食性淡水龙虾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以及相关菌株的耐药性,为食源性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检测233份生畜禽肉和152份即食性淡水龙虾产品中的致病菌,然后测定相关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生畜禽肉中致病菌检出率为21.03%(49/233),即食性淡水龙虾产品中致病菌检出率为3.95%(6/152)。分离到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单增李斯特菌(5株)和副溶血弧菌(4株)。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严重。其中,沙门氏菌分离株主要对氨苄西林和萘啶酸具有耐药性,分别为78.13%和81.25%;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则对红霉素(94.74%)、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84.21%)和克林霉素(63.16%)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淮安市生畜禽肉和即食性淡水龙虾中致病菌污染严重,且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严重。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监督并建立食品致病菌持续监测机制,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李兵兵刘纯成邢亚东刘靓侯海燕
关键词:淡水龙虾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
灌肠类熟肉产品生产环节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被引量:6
2016年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过程各环节环境、原辅料及产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同时测定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原辅料和中间产品受大肠菌群和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的污染较重;生产用水和终产品的卫生状况良好。环境和原辅料中均有致病菌检出,主要为金葡菌和沙门氏菌。分离出的沙门氏菌和金葡菌耐药严重,分别有88.89%的沙门氏菌和85.71%的金葡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说明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过程极易受到大肠菌群、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金葡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生产原辅料是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来源。
李兵兵刘纯成侯海燕刘靓邢亚东
关键词:生产环节微生物污染
淮安市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环节致病菌检测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灌肠类肉制品各生产环节致病菌污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根据国家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标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致病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对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105份样品中,致病菌总体污染率为17.14%,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原辅料、中间产品和环境污染率分别为31.82%、29.03%和4.76%。经PFGE分型,沙门菌菌株的基因型比较相近,同源性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型别分散。经药敏分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萘啶酸的耐药菌株最多,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西丁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菌株最多,而对头孢噻圬和庆大霉素不耐药。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是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环节的主要污染菌群,原辅料是主要污染来源。分离出的致病菌大多具有多重耐药性。
侯海燕李兵兵刘靓刘纯成邢亚东范乃来
关键词:生产环节致病菌病原学特征
2010—2015年淮安市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评估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5年间采集淮安市各县区各监测点不同类型的食品共1 439份,按照国标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1 439份样品总致病菌检出率为5.2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3.56%,其余依次是沙门氏菌2.75%,副溶血弧菌1.15%,单增李斯特菌0.80%。不同类型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8,P<0.01),其中肉及其制品、速冻米面类食品、乳及乳制品的污染情况较重。不同类型采样地点的的致病菌检出率不同(χ2=37.14,P<0.01),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是主要的致病菌污染环节,其检出率分别为12.24%、5.67%。结论淮安市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总体较好,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及流通环节的管理,同时重点关注肉及其制品、尤其熟肉制品,速冻米面类食品的致病菌污染。
侯海燕李兵兵刘靓刘纯成邢亚东范乃来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污染
淮安市2013-2015年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和流行特征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2013-2015年淮安市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情况和流行特征,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从淮安市各哨点医院和社区医院腹泻门诊患者的795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使用多重PCR方法筛查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再结合生化实验验证。结果在795份腹泻标本中共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80株,检出率为10.06%。其中ETEC 34株,检出最高,其余依次为EAEC 18株、EPEC 16株、EIEC 7株和EHEC 5株。按季节分布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为主要流行时段。城市和农村的地域分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人群分布分析,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淮安市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流行型别为ETEC,夏秋两季为主要流行时段,≤5岁和6~18岁为易感人群,今后应加强对重点时段和人群的监测。
李双姝刘纯成李兵兵刘晗朱叶飞
关键词:腹泻
淮安地区小龙虾及其外环境中致病菌分布规律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生鲜小龙虾及其外环境中致病菌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菌株的耐药性,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检测70份小龙虾样品(养殖环节30份、销售环节40份)和40份外环境水体样本(养殖环节15份、销售环节25份)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菌O157和副溶血性弧菌,并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然后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结果小龙虾中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41.43%,致病菌类型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外坏境水体中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22.50%,致病菌类型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分离株主要对萘啶酸和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则对红霉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唑和克林霉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淮安地区小龙虾及其外环境水体中存在致病菌污染,并且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严重。
李兵兵刘纯成侯海燕李双姝刘靓
关键词:小龙虾外环境水体致病菌耐药性
2013—2015年淮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集各监测点出厂水、末梢水及二次供水水样,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826份水样,总合格率为95.40%,每年合格率分别为97.45%、93.75%、95.26%;不同水样类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年的4—5月以及7—9月是水样微生物检测不合格的高峰时期。结论淮安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加强对菌落总数的监测,并采取措施控制高峰时期水质的微生物污染。
侯海燕刘靓李兵兵刘纯成杨娟
关键词:饮用水城市人口公共卫生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