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丹 作品数:14 被引量:5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ATF6和PERK在结肠癌中表达及意义 高磊 冯丹丹 董仕帧 陈梦露 轩青霞 陈攀 金建军 高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给予UCMSCs移植或UCMSCs联合甘草酸经门静脉移植,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亚酶(CYP2B1)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AST、ALT和MDA水平分别为(210.6±26.0)U/L、(111.2±13.7)U/L和(1.6±0.1)μmo/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12.7)U/L、(30.8±4.5)U/L和(0.6±0.1)μmo/L,P<0.05】,而血清SOD和GPx水平分别为(141.3±6.9)U/L和(336.5±26.1)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7±16.4)U/L和(912.3±29.5)U/L,P<0.05】;细胞移植或细胞移植联合甘氨酸处理组动物血清酶学变化得到很大的改善;与对照组比,模型组肝组织CYP2B1 mRNA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比,细胞移植联合甘氨酸处理组肝组织CYP2B1 mRNA水平显著增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甘草酸联合应用后,保护效果更加明显。 高磊 曹蕾 王瑞芳 冯丹丹 薛娟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甘草酸 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O-1、Nrf2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HC)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CHB合并IH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HO-1、Nrf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1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瘙痒评分、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HO-1、Nrf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患者的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CHB合并IHC疗效及安全性更佳,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胆汁淤积症状缓解及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和HO-1、Nrf2表达有关。 李小珍 冯丹丹 张向超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 苦黄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肝内胆汁淤积症 炎症因子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ATF6和PERK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高磊 冯丹丹 董仕桢 陈梦露 戴发亮 陈攀 轩青霞 金建军 高强强肝胶囊联合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肝纤维化和血清氧化应激、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细胞角蛋白18片段M30(cytokeratin 18 fragment M30,CK-18 M3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4例NAS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强肝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肝/脾CT值比值、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AST与血小板(platelets,PLT)比值指数(AST/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以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8-异前列腺素F_(2α)(8-iso-prostaglandin F_(2α),8-iso-PGF_(2α))、IL-18、CK-18M30水平。结果观察组的ALT、肝/脾CT值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73.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52.38%),P<0.05。治疗后,2组的ALT、AST、TC、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脾CT值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均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LSM值、FIB-4、APRI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均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GPx水平均上升(P<0.05),血清8-iso-PGF_(2α)、IL-18、CK-18 M30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G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8-iso-PGF_(2α)、IL-18、CK-18 M3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级不良反应率[7.14%(3/42)]与对照组[4.76%(2/42)]比较,差异无统� 李小珍 冯丹丹 赵华山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强肝胶囊 双环醇片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8 IRE1beta和MUC2在DSS诱导的小鼠慢性肠炎的表达降低及其意义 戴发亮 董仕帧 陈梦露 轩青霞 陈攀 冯丹丹 范永刚 高强IRE1α和IRE1β在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肌醇需求酶1(IRE1)α和IRE1β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10周龄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只,正常饮水;慢性炎症组10只,先给予1.0%DSS自由饮用7 d,然后正常饮水14 d如此作为一个周期,循环3个周期建立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测定和HE染色等方法评估肠道炎症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内质网应激因子IRE1α、IRE1β、非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u)、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和黏蛋白(MUC)2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E1α、IRE1β和MUC2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无肠炎表现,而慢性炎症组在3个周期末结肠出现炎症表现。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白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在慢性炎症组高于对照组(P<0.05);XBP1s和IRE1αmRNA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异;XBP1u mRNA在慢性炎症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IRE1β和MUC2 mRNA在慢性炎症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IRE1α蛋白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的刷状缘、浆细胞等细胞的胞质中,其表达量在炎症组高于对照组,IRE1β蛋白和MUC2蛋白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胞质中,两者表达量在炎症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RE1α可能通过对XBP1进行剪接来参与肠道炎症反应,并且IRE1α还有可能通过其他机制来调节自身的表达来参与炎症过程;IRE1β和MUC2可能与结肠上皮的功能维持有关,在肠道炎症过程中IRE1β和MUC2表达功能受到抑制而影响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戴发亮 董仕桢 轩青霞 陈梦露 陈攀 冯丹丹 范永刚 高强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慢性结肠炎 NADPH氧化酶NOX1、NOX2和DUOX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家族(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s,NOXs)的主要成员NOX1、NOX2和双氧化物酶(dual oxidase,DUOX)2(人:NOX1、NOX2和DUOX2;小鼠:Nox1、Nox2和Duox2)在人炎症性肠病和小鼠肠炎模型结肠中的表达。方法人结肠标本选自于通过结肠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炎症性肠病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边缘5 cm以上正常组织;同时选用8~10周龄的C57BL/6雌性小鼠建立结肠炎模型,采用掷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肠炎组,慢性肠炎组先自由饮用1.0%(质量分数)葡聚糖硫酸钠7 d,然后自由饮水14 d,循环3次;通过体质量变化和HE染色方法评估肠道炎性反应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结肠组织中NOX1、NOX2及DUOX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在人炎症性肠病中三者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NOX1、NOX2和DUOX2 mRNA在人炎症性肠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自身正常对照组织,分别增高2.8、2.0和3.3倍(P均<0.01);与人不同,Nox1和Duox2 mRNA在小鼠慢性肠炎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x2 mRNA增加2.4倍(P<0.01)。Nox1蛋白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和胞质中表达;Nox2蛋白主要表达于浸润的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uox2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低表达;三者在人炎症性肠病结肠组织中表达均上调(均P<0.01);在小鼠慢性肠炎模型中,Nox2和Duox2蛋白上调(均P<0.01),而Nox1无变化。除了NOX2 mRNA在男性病人表达高于女性病人外,未发现这些氧化酶与病人临床特征之间有关联。结论NOX1、NOX2和DUOX2不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炎症性肠病初期阶段的发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轩青霞 戴发亮 陈攀 冯丹丹 金建军 高强关键词:NADPH氧化酶 炎症性肠病 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ERK和ATF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5 cm以上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PERK和ATF6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和ATF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ATF6和PERK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织下调(P<0.05)。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PERK和ATF6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中。结论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下降说明缺乏适当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起作用。 高磊 冯丹丹 戴发亮 董仕桢 吴玉丹 轩青霞 陈攀 金建军 高强关键词:结肠癌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及ANA谱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接收的1400例进行ANA谱及ANA检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及随访,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ANA谱及ANA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ANA谱及AN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结果1400例研究对象中ANA阳性者368例,其中267例为首诊患者,101例为复查患者;抗双链DNA抗体、抗SS-A/Ro-60抗体、抗SS-A/Ro-52抗体和抗Scl-70抗体均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其次抗La/SS-B抗体、抗Jo-1抗体、抗Rib-P抗体、抗His抗体、抗SM-D1抗体和抗U1-snRNP抗体也在多项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101例复查患者的ANA滴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0例患者中女性ANA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A谱在不同疾病中的不同抗体阳性率有所差别,ANA阳性率存在性别差异。ANA谱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免疫印迹法)对诊断和指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冯丹丹 李晶晶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 抗核抗体谱 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