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海娟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白内障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眼合
  • 1篇眼压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水肿
  • 1篇糖尿

机构

  • 4篇宝鸡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谢海娟
  • 2篇谢桂军
  • 1篇李曼
  • 1篇张淼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分析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取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采取常规3.2 mm标准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比较1周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改善情况,角膜内皮个数及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4%(63/64)比85.9%(5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0.68±0.12比0.52±0.11),角膜散光低于对照组[(0.69±0.11)°比(1.12±0.13)°],角膜内皮个数高于对照组[(2679±68)个比(2425±7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9%(14/64)比93.8%(60/64)],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3%(61/64)%比84.4%(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治疗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和角膜散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的3.2 mm标准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内障比较理想的术式。
谢海娟谢桂军张淼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微切口同轴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angle closure glaucoma,ACG)及开角型青光眼(open angle glaucoma,OAG)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4-07/2015-07的136例136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青光眼类型分为ACG组72例72眼与OAG组64例64眼,均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浅前房、功能性滤泡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3mo,两组眼压均明显下降,ACG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OAG组(t=11.037、12.660,P<0.05);术后3mo时,ACG组患者眼压控制率98.6%明显高于OAG组89.1%(χ2=5.580,P<0.05);ACG组浅前房总发生率11.1%明显低于OAG组25.0%(χ2=4.497,P<0.05);ACG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62.5%明显高于OAG组43.5%(χ2=4.03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6%vs 7.8%,P=0.475>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助于降低ACG、OAG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安全性高,且ACG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优于OAG型青光眼。
谢海娟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眼压
抗VEGF药物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9月期间,选取80例DME患者,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评估DME患者的焦虑状态、应对方式,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S-AI评分,并分析DME患者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S-AI与MCMQ各维度评分的相关性,以及MCMQ各维度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30~70岁、>70岁患者的S-AI评分高于年龄≤30岁患者(P<0.05),年龄>70岁患者的S-AI评分高于年龄30~70岁患者(P<0.05),女性、糖尿病病程>5年、自费/城乡居民医保、农村、双眼患者的S-AI评分高于与之对应的男性、糖尿病病程≤5年、省/市医保、城镇、单眼患者(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支付方式、面对负向影响患者的S-AI评分(P<0.05),回避正向影响患者的S-AI评分(P<0.05)。经Pearson分析,S-AI评分与MCMQ的面对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CMQ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S-AI评分负向影响患者的MCMQ的面对维度评分(P<0.05),S-AI评分正向影响患者的MCMQ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P<0.05)。结论抗VEGF药物治疗中的DME患者状态焦虑较高,年龄、支付方式、MCMQ中的面对和回避维度是其影响因素,且状态焦虑对DME患者的应对方式具有影响。
李曼廖周鹏谢海娟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焦虑状态
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针对检验医学与临床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组患者实施检验医学与临床晶状体摘除术。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医学与临床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改善显著,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整体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谢海娟谢桂军
关键词:晶状体摘除术白内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