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静

作品数:2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合金
  • 9篇显微组织
  • 7篇力学性能
  • 7篇力学性
  • 6篇镁合金
  • 5篇Y
  • 4篇组织和力学性...
  • 4篇半固态
  • 3篇时效
  • 3篇塑性
  • 3篇半固态浆料
  • 3篇LPS
  • 3篇MG-7
  • 2篇孕育剂
  • 2篇熔体
  • 2篇润湿
  • 2篇铝镁合金
  • 2篇耐热镁合金
  • 2篇合金熔体
  • 2篇NI-CO合...

机构

  • 23篇兰州理工大学
  • 5篇兰州兰石检测...
  • 3篇山西银光华盛...
  • 2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23篇毕广利
  • 23篇李元东
  • 23篇姜静
  • 18篇陈体军
  • 11篇马颖
  • 6篇阎峰云
  • 3篇曹驰
  • 2篇张于胜
  • 1篇李荣广
  • 1篇郝远
  • 1篇李明
  • 1篇马吉强
  • 1篇管仁国
  • 1篇王海东
  • 1篇黄晓峰
  • 1篇王宁
  • 1篇杨立凯
  • 1篇林巧力
  • 1篇罗晓梅

传媒

  • 4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Transa...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半固态Mg-Zn-Y-Al合金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态Mg‑Zn‑Y‑Al合金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合金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半固态Mg‑Zn‑Y‑Al合金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一种半固态Mg‑Zn‑Y‑Al合金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制备...
毕广利张兴斐姜静李元东陈体军阎峰云马颖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铝镁合金加工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铝镁合金加工的夹具,包括加工台、机架、固定支架、夹持板、气缸、丝杆、丝杆电机和夹板;加工台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底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通过螺纹孔螺...
毕广利顾家睿姜静李元东陈体军阎峰云马颖
文献传递
1173 K下Al-8Si二元合金对MgO、TiO_(2)和不锈钢的润湿作用(英文)
2023年
采用改良座滴法对Al-8Si/不锈钢、Al-8Si/MgO和Al-8Si/TiO_(2)体系的润湿性和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了3个体系界面反应产物的形成。结果表明,Al-8Si/不锈钢的界面组织由Fe(Al,Si)_(3)、Al_(7.2)Fe_(1.8)Si和Fe_(2)Al_(5)相组成,而Al-8Si/MgO和Al-8Si/TiO_(2)体系的界面组织主要由不同形貌Al_(2)O_(3)相组成。3种体系的润湿性测试结果表明,Al-8Si熔体在MgO上具有较好的非润湿性能,其平衡润湿角为124°。3种体系润湿性的差异主要与界面产物的性质和粗糙度有关。界面粗糙度测试结果表明,Al-8Si/MgO体系界面粗糙度最大,为1.46μm,主要原因是界面反应过程中Mg的蒸发破坏了界面反应层的形貌,此外Ti的存在促进了Al-8Si/TiO_(2)体系的界面反应,增加了界面反应层的厚度,降低了平衡润湿角。
毕广利齐珈晨姜静姜静李元东林巧力李元东陈体军
关键词:润湿性MGO
挤压Mg-Y-Ni-Co合金的显微组织、加工性能及塑性变形行为
2024年
本工作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万能实验机对挤压Mg-2Y-0.5Ni-0.5Co(%,原子分数)合金的显微组织、加工性能和塑性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挤压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α-Mg、沿挤压方向分布的片层状和细小块状18R-LPSO相、MgY(Co,Ni)_(4)相以及晶粒内细条纹状的14H-LPSO相组成。拉伸测试结果显示,挤压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塑性,断裂延伸率均高于15%。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合金的拉伸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强。合金在300℃、1×10^(-3)s^(-1)和1×10^(-4)s^(-1)应变速率下断裂延伸率分别为117.87%和143.9%,具有准超塑性。通过构建的热加工图谱,优化出合金的稳定加工区间为温度275~300℃、应变速率10^(-4)~10^(-3)s^(-1)。挤压合金的变形行为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而改变,在低温(室温(RT)到200℃)和不同应变速率下,合金的变形机制以位错滑移为主;在高温(300℃)和低应变速率(1×10^(-4)s^(-1)和1×10^(-3)s^(-1))下,合金的变形机制为晶界滑移协调的位错滑移。
毕广利冉吉上满宏生姜静姜静毕广阔王海东李元东
关键词:显微组织塑性变形
一种协同增强异质结构Mg-Sn合金强-塑性的复合加工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增强异质结构Mg‑Sn合金强‑塑性的复合加工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包含以下步骤:S1:铸态合金的制备;S2:固溶处理;S3:挤压加工;S4:轧制加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需设计特殊模具,无...
毕广利仝琳姜静李元东陈体军孟帅举房大庆
Mg-7Sn-Zn(Y)合金的显微组织、时效硬化行为及力学性能
2020年
研究了Zn和Y合金化对Mg-7Sn合金显微组织、时效硬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铸态Mg-7Sn合金主要由α-Mg和共晶(α-Mg+Mg2Sn)相组成.Zn添加细化了Mg2Sn相的尺寸,促进了Mg2Sn相大量、均匀的弥散分布,同时诱导了Mg2Sn相的非基面析出,增强了合金时效硬化效果.合金时效峰值硬度从64.6 HV增大到69.7 HV,峰值时效时间从166 h缩小至142 h.Zn和Y元素共同添加形成了针状MgSnY相,有效缩短了合金的时效峰值时间(由166 h缩短至120 h),但合金的峰值硬度略有降低,Mg-7Sn-1Zn合金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其高力学性能主要归结为细小、高体积分数Mg2Sn相的析出强化.
毕广利徐作成顾家睿姜静蒋春宏李元东
关键词:显微组织时效硬化行为
一种半固态Mg-1.5Zn-3Y-0.13Al合金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态Mg‑1.5Zn‑3Y‑0.13Al合金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合金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半固态Mg‑1.5Zn‑3Y‑0.13Al合金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一种半固态Mg‑1.5Zn‑3Y‑0.13...
毕广利张兴斐姜静李元东陈体军阎峰云马颖
文献传递
重熔时间对触变成形Al-8Si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2025年
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重熔时间对触变成形Al-8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熔时间延长,合金组织变化显著,半固态坯料中的初生相颗粒形状更圆整、尺寸略微变大,共晶Si相长径比先增加后减小,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分布更加密集。此外,少量的初生Si相的体积分数先增加后减少,形貌先从小尺寸的多边形演变成大尺寸的多角块状,然后演变成长条状,最后演变成多角状。拉伸结果发现,随着重熔时间延长,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重熔时间为120 min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HV)和伸长率分别为187 MPa、93 MPa、75和17%。合金较高的力学性能主要归因于晶粒圆整度提高、初生Si体积分数减少以及共晶Si的尺寸和形貌改善。
毕广利王宁姜静姜静李元东陈体军
关键词:触变成形力学性能
滑动摩擦加工Mg-Sn-Zn-Al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2021年
利用滑动摩擦加工(SFT)方法对挤压Mg-7Sn-5Zn-3Al合金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SFT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和腐蚀性能。结果发现,SFT后,合金表层的晶粒显著细化,第二相体积分数明显减少且分布弥散。拉伸测试结果表明,SFT合金显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81 MPa、366 MPa和18.1%。SFT方法对合金的耐蚀性改善明显,呈现了低的平均腐蚀速率(4.51 mm/a)和腐蚀电流密度(197.2μA/cm^(2)),这主要与晶粒细化、第二相体积分数的减少以及弥散分布有关。
毕广利王亚硕姜静李元东陈体军张于胜马颖
关键词:显微组织
挤压Mg-S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2025年
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挤压比对挤压Mg-7Sn(质量分数,%)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比为9∶1(9EX)和17∶1(17EX)时合金的显微组织均由α-Mg和纳米级Mg2Sn相组成,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25μm和4.63μm,且形成了强烈的基面织构。9EX合金在室温下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σ_(0.2))、抗拉强度(σ_(b))和伸长率(δ)分别为232.8 MPa、320.8 MPa和8.01%,这主要归因于细晶强化、织构强化和异质变形诱导强化。此外,9EX合金显示了较低的拉压不对性,其垂直和平行c轴加载方向的压缩屈服强度比值(σ_(CYS)/σ_(TYS))分别为0.67和0.75,这主要归因于非基面滑移参与形成的高压缩应力。
毕广利冉吉上姜静姜静蒋春宏李元东陈体军
关键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