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作品数:44 被引量:25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2012—2023年重庆市糖尿病肾病死亡疾病负担及趋势变化 2025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糖尿病肾病(DKD)死亡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开展DKD防治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12—2023年重庆市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DKD(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E10.2和E11.2)的死亡个案,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和平均寿命损失年(AYLL),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表示。结果重庆市DKD死亡率由2012年的1.90/10万上升至2023年的2.54/10万,AAPC为3.50%,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3.18,P<0.01),2012年与2023年DKD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2/10万和1.10/10万,AAPC为0.57%,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段比较发现,2012—2019年DKD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7.50%和5.96%上升,2019—2023年DKD标化死亡率以年均10.23%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23年男性与女性DKD死亡率分别以年均6.28%和2.51%上升,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男性与女性DKD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DKD死亡率均是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23年城市DKD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保持相对平衡,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农村地区DKD死亡率以年均4.28%上升(P<0.01),而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DKD的YLL率由2012年36.79/10万上升到2023年的48.81/10万,AAPC为3.03%,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标化YLL率介于23.29/10万~39.05/10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23年DKD的AYLL分别为19.37和19.21年,AAPC为-0.46%,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与农村居民DKD的AYLL以年均1.16%和0.47%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DKD死亡率和YLL率较低,但呈上升趋势,男性与农村居民是DKD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强D 丁贤彬 焦艳 唐佳诗 丁睿 许杰 陈婷 王倩 谢加伟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死亡率 疾病负担 信息化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控油限盐及血压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 评估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管理对重庆市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控油限盐知识、态度、行为及血压的干预效果,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于2021年11—12月,在重庆市4个区筛选符合要求的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分别纳入干预组(1 188人)和对照组(1 055人),干预组接受1年的信息化健康管理,对照组仅接受社区日常的健康管理,评估健康管理1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控油限盐知识、态度、行为及其血压的变化。采用SPSS 26.0进行χ^(2)检验,采用倍差法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干预净效应分析。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 135和900名慢性病高风险研究对象接受干预并完成评估。倍差法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管理提高了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对于成人每日食用油推荐摄入量和食盐推荐摄入量的知晓率(OR值分别为2.10和2.61),增加了打算减盐者、主动减盐者及正常血压者的比例(OR值分别为1.55、2.19和2.67),同时降低了血压高值者的比例(OR=0.4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认为有必要控油者及主动控油者的比例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管理可提高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对油盐摄入量的知晓率,促进减盐行为,改善血压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周庆 陈婷 丁贤彬 宋玲玲 白雅敏 练雪梅关键词:慢性病 高风险人群 知信行 “互联网+”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生活方式与健康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评估“互联网+”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生活方式和健康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基于“互联网+”健康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2021年11—12月在重庆市4个区筛查符合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标准的社区居民2 243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单位整群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社区日常的健康管理。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均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血压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进行χ^(2)检验,采用倍差法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干预净效应分析。结果 参与全程干预和干预前后调查的共计2 035人,其中干预组1 135人,对照组900人。倍差法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蔬菜水果摄入不足(OR=1.60,95%CI:1.23~2.09)、红肉摄入过多(OR=1.57,95%CI:1.11~2.23)、主动减盐(OR=2.18,95%CI:1.69~2.83)、血压正常(OR=2.68,95%CI:2.02~3.56)、血糖正常(OR=3.56,95%CI:2.33~5.43)、血脂正常(OR=1.79,95%CI:1.32~2.41)的比例增加,而身体活动达标(OR=0.41,95%CI:0.32~0.54)、业余时间的静态行为>2 h/d (OR=0.43,95%CI:0.32~0.56)和中心性肥胖(OR=0.65,95%CI:0.50~0.86)的比例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互联网+”健康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健康指标,但对生活方式的改善需要持续开展干预。 丁贤彬 陈婷 周庆 许杰 白雅敏 刘敏关键词:慢性病 高风险人群 2016年重庆市肺癌发病率、死亡率与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2016年重庆市肺癌发病率、死亡率与随访五年的生存率,为开展肺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新报告的肺癌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随访,随访信息网络直报到重庆市肿瘤随访登记信息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生存率等指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不同性别与地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生存分析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 of Mantel-Cox进行统计检验。结果:2016年重庆市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79.13/10万与44.82/10万,男性发病率(110.33/10万)高于女性(46.77/10万)(χ^(2)=63.018,P<0.001),城市(87.65/10万)高于农村(75.86/10万)(χ^(2)=10.47,P=0.001)。肺癌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5.96/10万与33.77/10万,男性死亡率(95.40/10万)高于女性(35.95/10万)(χ^(2)=64.43,P<0.001),城市(73.30/10万)高于农村(60.83/10万)(χ^(2)=12.28,P<0.001)。对18842例肺癌患者进行五年的随访,随访五年平均生存时间为2.11(2.07,2.14)年。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1.84%、33.41%、29.97%、28.04%、26.54%,女性肺癌生存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5,P<0.001)。城市肺癌生存率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78,P<0.001)。结论:重庆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生存率较低,重点应针对男性和农村地区开展肺癌的预防、早期筛查和规范的诊断治疗。 丁贤彬 吕晓燕 焦艳 高旸 熊娟 陈婷 许杰 丁睿关键词: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学校减盐干预对小学生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估学校减盐干预对小学生减盐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及干预效果,为儿童减盐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对重庆市5 153名小学生进行连续1学期的减盐宣传教育及指导,干预前后对所有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小学生对成年人高血压判断标准(64.5%)、低盐饮食有助于降血压(83.1%)、推荐的成人每人每天盐摄人量(76.2%)、低钠盐(74.2%)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16.2%,37.5%,25.7%,33.3%)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 489.7,2 232.3,2 621.4,1 728.6,P值均<0.01);干预后赞成低盐饮食(69.3%)以及回答能主动选择低盐食物学生的比例(59.6%)均较干预前(44.7%,30.7%)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7.1,865.4,P值均<0.01);干预后家中使用过限盐勺(65.5%)、接受过低盐饮食宣传教育(90.0%)、关注包装食品盐/钠含量的比例(64.2%)均较干预前(30.8%,27.5%,44.0%)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认为自己吃盐量较少或适中的学生比例增多,认为自己吃盐量较多的学生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1)。结论学校减盐干预可以提高学生盐与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改善低盐饮食的态度,在学校中开展减盐干预是有效可行的。 陈婷 毛德强 丁贤彬关键词:氯化钠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干预性研究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重庆市4个区下辖的机关事业单位随机抽取工作人员,采用自填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筛查问卷筛查慢性病高风险个体1 294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吸烟行为信息。采用SPSS 21.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现在吸烟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在1 294名调查对象中,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每日吸烟率分别为41.65%、37.71%和29.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者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每日吸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0,95%CI:0.08~0.13)和文化程度(OR=0.83,95%CI:0.72~0.94)是现在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中吸烟行为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员中。机关事业单位需加强控烟力度,创建无烟环境,降低与吸烟相关的慢性病发生。 高静 丁贤彬 陈婷 白雅敏 练雪梅关键词:慢性病 高风险人群 吸烟率 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被动吸烟的肺癌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分析重庆市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归因于被动吸烟的情况,为开展肺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肺癌死亡个案数据来源于2019年重庆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被动吸烟率来自2013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PAR%)、被动吸烟导致的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采用Excel 2010与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3年30岁及以上成年人被动吸烟率为52.37%。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18.44/10万与80.83/10万,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6.51/10万、63.58/10万。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19.76和19.04,归因发病率与归因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3.41/10万和16.34/10万,归因死亡率与归因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8.38/10万和12.40/10万。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肺癌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of life lost,YLL)、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率(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调整伤残寿命损失年率(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分别为21.16‰、0.31‰、21.47‰,YLL率、YLD率、DALY率归因于被动吸烟的PAR%分别为21.16、19.76和20.49,归因YLL率为4.34‰,归因YLD率为0.06‰,归因DALY率为4.40‰。结论 2019年重庆市3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发病率、死亡率、YLL率、DALY率高,被动吸烟率高,肺癌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疾病负担重,应加强落实控烟工作。 丁贤彬 吕晓燕 焦艳 陈莉玲 许杰 陈婷 高旸 张桂婷 毛德强关键词:肺癌 被动吸烟 疾病负担 健康管理对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高风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估健康管理对机关事业单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风险因素的影响,为完善慢性病管理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建议。方法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抽取重庆市4个经济文化相当的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区,在每个区中各随机整群抽取15个机关事业单位,被抽中单位的职工全部纳入筛查,筛查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80、576名慢性病高风险人员。干预组根据危险因素进行分级健康管理,具有1~2种慢性病高风险因素者进行基础健康管理,具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高风险因素者在基础健康管理的基础上提供强化的健康管理;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评估管理1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高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干预前后的净效应采用倍差法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1.4±9.4)、(39.9±9.3)岁。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婚姻状况、现在吸烟率和血清总胆固醇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血压高值的比例、空腹血糖异常率、中心性肥胖率和高风险分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倍差法结果显示,健康管理可有效控制现在吸烟(OR=0.69,95%CI:0.54~0.87)、中心性肥胖(OR=0.67,95%CI:0.52~0.86)、血压高值(OR=0.49,95%CI:0.39~0.63)和血清总胆固醇异常(OR=0.59,95%CI:0.45~0.77)等慢性病高风险因素,降低高风险分级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OR=0.47,95%CI:0.31~0.71)、不健康者所占比例(OR=0.66,95%CI:0.52~0.8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关事业单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慢性病高风险因素水平,干预效果明显,针对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丁贤彬 陈婷 白雅敏 刘敏 许杰 唐文革关键词:慢性病 高风险人群 健康管理 重庆市30~79岁居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共患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202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30~79岁居民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共患(简称“三高共患”)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开展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共管(简称“三高共管”)提供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四川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的重庆市基线调查数据,于2018年9—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市13个区(县)30~79岁居民23308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庆市30~79岁社区居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5.07%、27.98%、16.35%,同时患其中1种、2种的比例为分别为53.60%、20.84%,“三高共患”的比例为5.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16)、年龄(与30~39岁相比,40~49岁OR=3.66,50~59岁OR=4.80、60~69岁OR=4.77,70~79岁OR=4.24)、有有害饮酒史(OR=2.06)、糖尿病家族史(OR=1.90)、中心性肥胖(OR=3.22)、高尿酸血症(OR=1.56)均与“三高共患”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重庆市30~79岁居民三高共患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开展三高共管。 丁贤彬 唐文革 陈莉玲 陈婷 高旸 许杰 龙凤关键词: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影响因素 2012-2023年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及死亡疾病负担 2025年 目的 分析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与死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老年人溺水预防提供建议。方法 溺水死亡个案来源于重庆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选取死亡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重庆市常住居民溺水死亡个案。采用Excel 2010、SPSS 26.0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年(YLL)率、平均寿命损失年(AYLL)及不同死因构成比,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变化趋势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表示。结果 2012年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77/10万和6.87/10万,2023年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90/10万和5.41/10万,AAPC分别为-2.98%与-3.63%,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6年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0.25%和10.48%上升,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23年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8.25%和9.50%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2023年历年男性与女性溺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老年男性溺水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女性死亡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老年女性溺水标化死亡率以年均3.91%下降,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历年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均高于城市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012-2023年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AAPC分别为-4.85%、-5.82%,农村分别为-2.38%、-2.19%,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60~64、80~84岁组老年人溺水死亡率分别以年均6.57%、4.88%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溺水死亡导致的YLL� 丁贤彬 焦艳 杨弦弦 丁睿 刘萱竹 陈婷 吕晓燕关键词:老年人 溺水 死亡率 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