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寒冰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汉语
  • 4篇情态
  • 4篇现代汉语
  • 2篇语体
  • 2篇语义
  • 2篇不敢
  • 1篇代词
  • 1篇动词
  • 1篇虚指
  • 1篇勇气
  • 1篇用法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语式
  • 1篇语体特征
  • 1篇语言生活
  • 1篇语义引申
  • 1篇语用原则
  • 1篇时间词
  • 1篇时间名词

机构

  • 10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0篇张寒冰
  • 1篇张福通
  • 1篇林刘巍

传媒

  • 2篇语言科学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语文建设
  • 1篇语文研究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教育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现代语文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现代汉语虚指性人称代词与情态的同现限制
2018年
在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我"、"你"、"他"除了实指性的表达发话人、受话人及被谈论的既不是发话人也不是受话人的第三方外,还具有虚指性用法。文章的研究表明,虚指性人称代词必须出现在情态环境中,二者具有显著的同现限制。
张寒冰
关键词:人称代词虚指情态
论现代汉语人称与情态的同现限制被引量:9
2017年
文章认为,现代汉语人称与情态在语义概念、表达形式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存在同现限制。人称代词为实指性意义时,对与之同现的多义情态动词所表达的情态语义具有分化作用。在中性或非限定性语境下,第一人称与动力情态是无标匹配,第二人称与道义情态是无标匹配,第三人称与认识情态是无标匹配,若要获得其他匹配模式,则需要相对复杂的情态环境。人称与情态之间的同现限制,体现了语言的系统性与动态性。
张寒冰
关键词:现代汉语人称情态
试论语言生活与现代汉语教学的结合
2018年
本文论述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认为要改变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畏难态度,需要把鲜活的日常语言现象与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充分利用方言及民族语的辅助作用,以及新鲜的语言材料,真正实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意义。
张寒冰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语言生活
说话人视角下“来”的参照点问题再认识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对"来"的参照点问题进行了再考察,利用移动事件中移动主体、说话人、听话人和目标位置四个变量对"来"的各种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建立了"接收者"这一概念,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及言语行为的角度对"来""去"的使用与替换进行了论证,发现看似复杂的参照点变换问题实质上都围绕着说话人进行,体现了一种"近距离要求",由此提出"自我关联"原则对"来"的各种用法进行系统解释。"来"的使用与选择,是客观要求与主观认识互动的结果。
张寒冰
关键词:参照点接收者
语体变换、语用原则推动下的词汇化--以“尤其”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副词"尤其"导源于跨层结构[尤+其],[尤+其]首先见于典型的[尤+其+名词/名词性短语]结构,唐宋以后出现[尤+[其+VP/AP]]形式,清代前中期,发展为[尤其+VP/AP],副词"尤其"产生。"尤其"成词受到多种影响,最重要的两点是"程度副词+体词性谓语"用法的衰落及"其"后所跟成分发生变化。其成词机制是[尤+其+名词/名词性短语]结构的类推与重新分析,动因是语体环境的变化与合作原则的限制等。
张福通张寒冰
关键词:词汇化语体
论汉语同语式的类型、语义共性与呈现机制——一种非构式的解读思路
2017年
汉语同语式具有基本的表现形式"X是X",表达了说话人对X的主观评价,整个句式具有评价意义。但同语式内部又可分为承接式、转折式和对举式三类,它们对评价义的呈现方式各有不同。本文采取一种非构式的研究思路,从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这一基本方法着手,既注意组成部分的价值,又不割裂和整体的关系,对同语式的类型、语义共性与呈现机制做系统的解释。
张寒冰林刘巍
论现代汉语中表示道义情态的“不敢”——兼论表示道义情态的“敢”义词句法分布的蕴含共性被引量:4
2016年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敢"除了表示动力情态"没勇气"以外,还可以表示道义情态"不许可"。表示道义情态的"不敢"具有"低正式度"的语体特征;只能用来提出道义要求,无法用来陈述道义的存在。主语的人称、认识情态和时间是分化"不敢"的动力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的重要手段。综合分析古代文献以及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的材料,表示道义情态的"敢"义词在句法分布上遵循"否定>疑问>肯定"这一序列,表现出蕴含共性。
林刘巍张寒冰
关键词:不敢歧义
从'不敢'的句法语义看[勇气]义动词表示道义情态的蕴含共性
首先描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敢”表示道义情态[一许可]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前人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接下来,论证了“不敢2”具有两个区别于其他[一许可]义结构的特点:“不敢2”具有“低正式度”的语体特征;“不敢2”只能用来...
林刘巍张寒冰
关键词:情态动词语体特征
说主观性时间词“分分钟”
2018年
"分分钟"是一个来源于我国南方方言的时间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借由粤语的流行、网络传播等途径扩展至全国,呈现出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分分钟"不同于普通的时间名词,不是对时间的客观描述。它的语义内涵丰富,由基本"短时义"引申出多种用法,表达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态度,具有情态意义。"分分钟"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张寒冰
关键词:时间名词语义引申情态意义
“怒赞”不“怒”被引量:2
2020年
“怒”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共有两个义项:①动,愤怒:发~,一句话惹~了他。②形容气势很盛:~涛,~放。然而我们发现,一种“怒”的新用法正在大量涌现。例如:(1)汪小菲也发微博怒怼网友,老婆撒娇怎么了?(新浪微博,2019年7月16日)(2)来来,光良、曹格的《少年》喜欢的请点赞,很喜欢的请怒赞。(BCC语料库,微博)(3)你们信我一句话啊,《小飞侠》真的怒好看。(BCC语料库,微博)上述三例中的“怒”都在原有义项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其愤怒义减弱,逐渐发展出表示高程度的准副词用法。
张寒冰刘思洋
关键词:语料库愤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