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昌 作品数:8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2 2017年 肥胖与代谢病外科(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 surgery)是指通过精确的诊断及评估,应用手术干预的方式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1]。近十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及其引发的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快速提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已是当前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2-3]。目前,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措施相比,手术干预方式治疗肥胖症取得的减重效果显著, 王存川 张俊昌 黄上嘉关键词:代谢病 代谢性疾病 外科围手术期 手术干预 OBESITY 肠道准备 Roux-en-Y胃旁路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重度肥胖合并胃癌的病例报告 2024年 患者男性,39岁,于2022年6月26日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代谢外科收治。身高172.5 cm,体质量141.8 kg,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47.7 kg/m^(2),腰围:147 cm,体脂率:46.4%。入院血压155/93 mmHg(1 mmHg=0.133 kPa)。血红蛋白:141.30 g/L,血小板计数234×10^(9)/L,红细胞计数:5.42×1012/L,肌酐:51.20μmol/L,葡萄糖:6.93 mmol/L,空腹血糖:6.9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总胆固醇:7.68 mmol/L,甘油三酯:1.63 mmol/L,高密度蛋白C:1.20 mmol/L。其余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胃镜报告结果显示:(1)慢性浅表性胃炎并糜烂;(2)十二指肠球部炎性反应。彩超显示肝脏增大,脂肪肝,胆脾未见异常。综合考虑诊断为: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脂肪肝。 李璟东 张俊昌 吴嘉敏 董志勇 蔡念 王存川关键词:重度肥胖 胃癌根治术 病例报告 体脂率 红细胞计数 肥胖与代谢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被引量:15 2018年 肥胖与代谢病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疾病,是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肿瘤、心理疾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1,2]。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升高,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6.5亿肥胖患者[3],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对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对于肥胖与代谢病的治疗也从刚开始单一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外科手术的单学科治疗,逐渐转变到多学科有机整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黄上嘉 董志勇 张俊昌 杨景哥 王存川关键词:多学科综合治疗 减重手术 肥胖与代谢病外科术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7年 病态性肥胖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之一,可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由于传统内科治疗的相対局限性,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受到重视与认可。本文旨在初歩总结减重外科手术历史发展及其优缺点,合理选择减重术式,规避相关手术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张俊昌 董志勇 黄上嘉 王存川关键词:肥胖症 减重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肥胖与代谢病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8 2016年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近年来在欧美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极力推广的理念,它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措施,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总病死率,减少再次住院率,最终达到快速康复。 杨华 张俊昌 杨景哥 王存川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外科治疗 不同小肠旷置长度应用于Roux-en-Y胃旁路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4年 小肠旷置是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的关键环节,然而小肠旷置的长度,依然没有统一意见。在实行精准医疗的当下,通过对病人的小肠长度进行精确测量,个体化的制定合适的小肠旷置长度,可以在达到更佳的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文将结合文献介绍RYGB中不同的小肠旷置长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期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马庆阳 陈文辉 郭婕 张俊昌 王存川关键词:ROUX-EN-Y胃旁路术 肥胖症 2型糖尿病 中国微创手术研究进展 2016年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外科技术发展迅速,是2l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之一。目前,微创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各专业领域,并取得优异的医疗效果。外科已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创时代。 张俊昌 王存川关键词:微创手术 微创外科技术 手术技术 内镜下减重手术治疗肥胖与代谢病的疗效及未来 被引量:4 2017年 临床上逐渐开展的内镜下减重手术,具有更小创伤,可逆性及可重复性等优势,与传统减重手术有着相似的减重效果。从手术原理角度,内镜下减重手术可分为限制摄入型手术、吸收不良型手术和内镜下修正胃旁路术。限制摄入型手术包括胃内球囊术、胃引流术、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ESG)和经口胃成形术。胃内球囊术通过球囊减少胃容积引起进食减少及诱发进食后饱胀感,在减重效果上优于药物及生活方式改变等治疗方式,但稍差于袖状胃手术(SG)和胃旁路术(RYGB);胃引流术与标准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相似,其对肥胖合并代谢病的改善情况目前尚待临床试验验证;ESG相对于传统减重手术,无需切除胃组织、无出现体质量反弹、并发症少,但目前尚不能作为独立的减肥手术;经口胃成形术目前临床较少,其远期并发症及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吸收不良型手术包括内镜下十二指肠空肠套管术(EDJBS)和内镜下胃十二指肠空肠旁路袖管术(EGDJBS)。EDJBS可能通过与RYGB相似的机制降低血糖,虽然减肥效果明显.但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EGDJBS也是模仿RYGB术后的解剖改变,属于混合型手术,理论上其减肥效果应优于上述几种术式,但由于目前有关临床数据极少,其减重的近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相对于腔镜下修正RYGB高手术风险及高难度,内镜下修正RYGB更安全、创伤更小,但其远期治疗效果及对糖尿病的改善目前尚不清楚。尽管目前缺乏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关于内镜下减重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尚不明确,但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临床上的逐渐开展,内镜下减重手术将为肥胖与代谢病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黄上嘉 张俊昌 董志勇 王存川关键词:肥胖症 代谢疾病 减重手术 内镜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