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鹄 作品数:14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O3∶K6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副溶血性弧菌O3∶K6血清型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基于副溶血性弧菌种特异性基因toxR,O3血清群特异性基因vp0209,K6血清型特异性基因vp0230,建立O3∶K6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三重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该方法对O3∶K6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很好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可以达到102 CFU/PCR反应体系。 张云怡 梅玲玲 张俊彦 占利 陈建才 陈鸿鹄 张政 杨勇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三重PCR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过程中引起的细胞蛋白质组变化。从宿主细胞分子水平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胎盘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TMT(Tandem Mass Tags)蛋白质组学技术对HTR-8/Svneo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蛋白质组进行定量分析,运用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及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肽段76285个,可定量蛋白6979个。HTR-8/Svneo感染过程中356个蛋白发生了显著性差异表达。153个表达量上调,203个表达量下调。差异表达量倍数最高的蛋白为微管马达蛋白(B4DYE2),最低为翻译起始因子1(Q6IAV3)。GO功能富集和KEGG代谢途径富集结果表明,上调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集中在微管、微丝运动,细胞自噬等方面,下调蛋白集中在碳代谢、氮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核酸代谢等初级代谢途径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等方面。结论单增李斯特菌侵袭HTR-8/Svneo过程中,宿主细胞的基础代谢可能发生了显著降低,并处于较高的自噬水平。细胞迁移诱导透明质酸酶CEMIP(Q8WUJ3)的显著上调说明该蛋白可能在调节滋养层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进而造成不良妊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胎盘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张云怡 张政 张俊彦 陈鸿鹄 占利 陈建才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蛋白质组 阪崎克罗诺菌特异性适配子筛选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SELEX(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阪崎克罗诺菌特异性DNA适配子,为建立基于适配子技术的阪崎克罗诺菌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在阪崎克罗诺菌比较基因组分析、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蛋白跨膜区预测分析、基因mRNA表达量分析、基因克隆表达和蛋白纯化基础上,制备用于适配子筛选的靶蛋白。利用靶蛋白偶联羧基磁珠,筛选ssDNA适配子。并对适配子的靶蛋白结合亲和力和目标菌捕获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适配子S1与靶蛋白结合亲和力较高,对阪崎克罗诺菌有较好捕获能力,捕获率最高为23.1%。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等非目标菌不具有明显的捕获能力,具有较好的阪崎克罗诺菌捕获特异性。结论适配子S1和S2的二级结构以茎环结构和发夹结构为主。 张云怡 梅玲玲 占利 陈鸿鹄 张俊彦 陈建才 张政关键词:适配子 EMA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活菌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利用叠氮溴化乙錠(EMA)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直接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活菌的方法。方法根据单核李斯特菌inl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用不同EMA浓度、不同光照次数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用平板计数法验证该方法的检出限及对死菌的抑制率。用35株单增李斯特菌、25株非单核李斯特菌、92株非李斯特菌验证该方法特异性。用添加了不同剂量的单增李斯特死菌、活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5件饮料,15件熟肉制品进行模拟实样检测。结果单增李斯特活菌EMA实时荧光PCR方法的Ct=(38.46-3.30)×log(菌量)(R2=0.999)。最低检测的活菌浓度为55cfu/反应。对死菌DNA抑制效率≥99.98%。35株单增李斯特菌Ct值最低16.21,最高29.38,而25株非单单增李斯特菌、92株非单增李斯特菌的Ct值均大于35或无Ct值。重复试验Ct值变异系数小于5%。30件模拟实样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与常规方法完全一致。且EMA实时荧光PCR方法检出时间仅需10h左右,而常规分离培养方法需要5~7d。结论 EMA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仅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活菌的有效方法,可作为食品中检测单增李斯特活菌的方法推广使用。 张俊彦 梅玲玲 徐昌平 占利 陈鸿鹄 张云怡 陈建才 张政 杨勇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活菌 食品中志贺活菌叠氮溴乙锭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利用叠氮溴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在食品中检测志贺活菌的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ipa 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用不同EMA浓度、不同光照次数优化样品EMA前处理条件。用已知菌验证志贺活菌检测的敏感性和志贺死菌检测的抑制性。用31株志贺菌、26株单增李斯特菌、24株沙门菌、25株副溶血弧菌、11株阪崎肠杆菌、1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同时用本研究方法和常规分离培养法,对30件模拟样品进行实样验证。结果志贺活菌EMA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循环阈值(Ct)=32.10~3.19×log(菌量)(R2=0.994)。最低检测浓度为2.20 CFU/反应。对死菌DNA抑制效率≥99.97%。31株志贺菌Ct值最低为15.04,最高为26.54,而97株非志贺菌的Ct值均〉35或无Ct值(呈一条直线)。重复试验Ct值变异系数〈3。30件模拟样品采用本研究方法和常规分离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但采用EMA实时荧光PCR方法耗时不超过7.5 h,而常规分离培养方法则需要3~5 d。结论 EMA实时荧光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仅检测志贺活菌的方法,建议在食品检测中推广应用。 梅玲玲 徐昌平 杨勇 占利 陈鸿鹄 张云怡 张俊彦 陈建才 程苏云关键词:食品 志贺菌 实时荧光PCR 副溶血性弧菌实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技术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筛选引物及探针,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副溶血性弧菌标准株DNA模板评价... 占利 徐昌平 张云怡 陈鸿鹄 张政 陈建才 张俊彦 梅玲玲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志贺活菌的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志贺活菌的试剂盒及应用,该试剂盒包含PCR反应试剂、叠氮溴乙锭、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能区别食品中死的志贺氏菌,并且特异性高、灵敏度高;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2h,特别适合食品中... 梅玲玲 徐昌平 占利 张云怡 陈鸿鹄 杨勇 张俊彦 陈建才 张政文献传递 2014年浙江省淡水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来源分析 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了解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销售、加工过程中弧菌的污染来源。方法在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高发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从不同的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场所、销售场所、餐饮场所采取淡水鱼、水体和水底沉积物样本;采用弧菌显色法进行致病性弧菌定量检测;并完成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和toxR、tdh和trh基因的检测。结果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动物性水产品中的污染与场所密切相关;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血清型以O1/O2/O3/O5为主,69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检出3株O3∶K6血清型,4株表达tdh基因,1株表达trh基因。结论淡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销售加工环节。 陈鸿鹄 张云怡 占利 张俊彦 陈建才 梅玲玲关键词:淡水产品 副溶血性弧菌 污染来源 单增李斯特菌动物源性食品分离株对苯扎氯铵的抗性及分子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不同血清型、ST型单增李斯特菌动物源性食品分离株对苯扎氯铵抗性及携带耐消毒剂基因情况。方法采用多重PCR结合血清凝集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动物源性食品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用平板法检测苯扎氯铵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PCR检测其耐消毒剂相关基因qacH、bcrABC、MdrL、emrE。结果58株单增李斯特菌动物源性食品分离株包含4种血清分型,以1/2a血清型为主;可分为2个谱系,10个克隆群(CC),ST9、ST8、ST87为主要序列型;8株菌株的苯扎氯铵MIC为15μg/mL,其中6株为1/2a血清型,5株序列型为ST8。48株菌株的苯扎氯铵MIC为10μg/mL。75.86%菌株携带MdrL基因,1.72%菌株携带qacH基因。未检出耐消毒剂基因bcrABC、emrE。结论单增李斯特菌动物源性食品分离株对苯扎氯铵的敏感性下降,其中血清型1/2a、序列型ST8的单增李斯特菌对苯扎氯铵的MIC值更高。 陈建才 张政 张俊彦 张云怡 陈鸿鹄 占利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苯扎氯铵 抗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dtB亚基的原核表达及对巨噬细胞IL-6、IL-8、TNF-α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过程中,cdtB对宿主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对cdtB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dtB亚基进行原核表达,制备并模型纯化重组蛋白,建立其刺激人THP-1巨噬细胞模型,ELISA检测THP-1分泌IL-6,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ELISA检测THP-1分泌IL-6,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结果成功构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dtB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重组cdtB蛋白,与空白对照相比,受到cdtB刺激的THP-1细胞上清中的IL-6,IL-8和TNF-α浓度显著上升,而在THP-1细胞培养基中加入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SN50可以显著抑制重组cdtB诱导的IL-6、IL-8、TNF-α分泌。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dtB能够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分泌IL-6、IL-8和TNF-α,在甲型副伤寒相关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促进作用。 陈鸿鹄 吴圆圆 占利 梅玲玲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