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透析发生凝血的原因及分析
- 2017年
- 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凝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血液透析治疗病人的观察,对凝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进行血液透析的5334人次中,发生8次凝血,占总次数的0.15%。结论:熟练掌握血液透析原理、操作方法,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是预防凝血发生的基本保障。
- 李晓林
- 关键词:血液透析凝血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失调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失调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方法:将4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结合动静脉内瘘功能失调的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功能失调发生情况。结果:导致动静脉内瘘功能失调的原因包括低血压、过早使用动静脉内瘘、穿刺不当、护理不当、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着重要应用意义。
- 李晓林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 对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其发生置管感染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对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其置管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置管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 :对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置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李晓林
- 关键词:细节护理血液透析置管感染
- 对比研究高通量、常规血液透析临床效果
- 2016年
- 探讨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54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高通量组(27例)、常规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血液肌酐、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结果:高通量组透析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液肌酐、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指标均比常规组小,两组数据经统计软件比较有差异。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李晓林马国防李文凤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尿素氮
- 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快速下降原因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较为常见。透析前预防接种被认为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免疫保护方法。自1981年乙肝疫苗问世以来,疫苗的保护效果、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免疫人群的保护性抗体水平逐年下降[1]。有研究发现,18.8%的疫苗接种患者在1年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出现转阴[2]。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性免疫比天然免疫抗体滴度短期内下降明显[3],就此我们对其下降原因进行探讨。
- 孙彦玲王心捷李晓林
- 关键词:血液透析乙型肝炎抗体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