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碧莹

作品数:25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卒中
  • 9篇脑卒中
  • 8篇卒中后
  • 6篇针刺
  • 6篇吞咽
  • 6篇脑卒中后
  • 5篇缺血
  • 4篇血脑
  • 4篇血脑屏障
  • 4篇吞咽障碍
  • 4篇脑屏障
  • 4篇脑缺血
  • 4篇康复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头穴
  • 3篇头穴丛刺
  • 3篇吞咽功能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机构

  • 25篇黑龙江中医药...
  • 15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体育学...

作者

  • 25篇梁碧莹
  • 15篇唐强
  • 15篇朱路文
  • 8篇叶涛
  • 4篇李宏玉
  • 4篇郑婷婷
  • 3篇关莹
  • 3篇任婷
  • 2篇吴孝军
  • 1篇宁式颖
  • 1篇张德明
  • 1篇王金凤
  • 1篇杨玉瑶
  • 1篇王雪
  • 1篇张立
  • 1篇张春艳
  • 1篇李季
  • 1篇王璐
  • 1篇刘阳
  • 1篇王宇

传媒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用中医神经康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医用中医神经康复训练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安全防护,还能够逐渐增加强度以辅助患者进行训练,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医用中医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医用中医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下底座、上底座、...
关莹辛贵乐陈晶任婷梁碧莹宋名杨
近10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21年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作者查阅近10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文献,总结了运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该症的研究概况,包括舌针、眼针、电针、项针、常规针刺、水针、火针、皮内针、头针、芒针、刺络放血、合谷刺、腹针等针刺方法,为临床针刺治疗本症提供依据。
张钰唐强李宏玉梁碧莹张继瑶尹侠朱路文
关键词:针刺中风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7年
探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院具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排除12例患者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采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两组每周治疗6天,治疗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试验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和藤岛一郎吞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使患者更早的正常进食,尽早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更具推广价值。
梁碧莹唐强朱路文叶涛吴孝军李宏玉徐若男赵一点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针刺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8年
构音障碍治疗的方法包括言语功能训练、呼吸训练、口面与发音器官的训练、中国传统康复、物理治疗等。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患者中症状较轻者,大多能恢复沟通交流能力。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因人而异”,制定针对“个体”的康复治疗方案,同时进行分期治疗。参考文献41篇。
王晨冰唐强朱路文李宏玉张继瑶梁碧莹
关键词:脑卒中构音障碍康复治疗
针刺预处理与脑缺血耐受研究机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针刺预处理具有诱导脑缺血耐受,降低脑缺血损伤和保护脑神经系统的作用。其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水平、多靶点、多途径,其中抑制谷氨酸过度活化、调控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以及脑卒中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是针刺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关键机制。通过这些机制,针刺预处理可减少脑缺血相关神经功能缺失,从而诱导脑缺血耐受。认识到针刺预防的好处可能会使更多的患者接受缺血性脑卒中的针刺治疗。
唐强秦萍李宏玉郑婷婷梁碧莹黄慧琳朱路文
关键词:针刺预处理脑缺血耐受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血脑屏障
浮针结合电针疗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研究浮针结合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筛选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浮针组、电针组与联合组,各30例。3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浮针组给予浮针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联合组给予浮针结合电针治疗,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ASA)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比较空吞咽、吞咽5 mL温水时吞咽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平均振幅值(AEMG)、平均吞咽时间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27/28),显著高于浮针组的75.0%(21/28)(χ^(2)=5.250,P<0.05)和电针组的79.3%(23/29)(χ^(2)=3.875,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SSA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浮针组和电针组(P<0.05),MASA和SWAL-QOL评量表分显著高于浮针组和电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在空吞咽和吞咽5 mL温水时的AEMG值和平均吞咽时间均显著低于浮针组和电针组(P<0.05)。联合组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浮针组的28.6%(8/28)(χ^(2)=4.383,P<0.05)和电针组的27.6%(8/29)(χ^(2)=4.116,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17.2%(5/29)和17.9%(5/2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在吞咽时吞咽肌群的痉挛强度,缩短吞咽时间,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佳。
辛贵乐王璐王璐李季梁碧莹王宇张立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浮针疗法电针疗法吞咽功能表面肌电信号
一种大鼠综合运动跑台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运动跑台,尤其涉及一种大鼠综合运动跑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强训练难度,还可使训练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大鼠综合运动跑台。一种大鼠综合运动跑台,包括有支架、驱动电机、跑台驱动轴和轴连接架等;所述驱动电...
关莹任婷梁碧莹樊宇婷宋名杨
康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康复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PD康复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利于临床PD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张继瑶唐强朱路文李宏玉王晨冰梁碧莹郑婷婷
关键词:帕金森病康复治疗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取穴规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为2000—2014年,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0篇,并计算这些文献涉及的主穴、配穴及穴位归经的使用次数及频率。结果所筛选文献涉及主穴60个,应用次数大于15次的腧穴有百会21次,太冲18次,内关16次;配穴53个,应用次数大于5次的腧穴有太溪、足三里8次,行间7次,神门6次。穴位归经应用次数最高的为膀胱经,其次为任脉、胃经和胆经。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时大多以百会、太冲、内关、四神聪为主,根据辨证选择相应的配穴。
宁式颖杨玉赫李响梁碧莹杨玉瑶修畅李陈雪朱路文
关键词:针灸疗法取穴规律
头穴丛刺联合八段锦锻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八段锦锻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两组均给予头穴丛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八段锦锻练,每周治疗5 d,2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式下肢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八段锦锻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平衡功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叶涛朱路文阮野李保龙梁碧莹赵一点冯琳唐强
关键词:脑卒中头穴丛刺八段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