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路路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12篇主动脉
  • 11篇动脉瓣
  • 11篇主动脉瓣
  • 9篇导管
  • 8篇主动脉瓣置换
  • 8篇反流
  • 7篇主动脉瓣反流
  • 6篇置换术
  • 6篇主动脉瓣置换...
  • 6篇瓣膜
  • 4篇心脏
  • 3篇心尖
  • 3篇J-VALV...
  • 2篇队列研究
  • 2篇三尖瓣
  • 2篇三尖瓣反流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微创

机构

  • 1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成都赛拉诺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6篇刘路路
  • 14篇郭应强
  • 9篇石峻
  • 2篇钱宏
  • 1篇吴永健
  • 1篇朱达
  • 1篇王墨扬
  • 1篇陈龙奇
  • 1篇高润霖
  • 1篇张本贵
  • 1篇肖正华
  • 1篇林琳
  • 1篇张洪亮
  • 1篇陈秒
  • 1篇杨梅
  • 1篇王巍
  • 1篇余海
  • 1篇喻鹏铭
  • 1篇陈阳
  • 1篇袁勇

传媒

  • 1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新瓣膜器械与人工智能术前规划--2023成都微创心血管外科大会暨第七届西部瓣膜论坛亮点
2023年
2023年7月10—16日,2023成都微创心血管外科大会暨第七届西部瓣膜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四川成都盛大召开。2023年正值世界瓣膜手术诞生百年之际,诸多国际心脏权威专家以及国内各心脏中心带头人齐聚成都,共商微创心血管外科的前沿技术与临床创新。为助力本次大会,圣德医疗于7月15日特别组织了“圣德医疗—中欧介入瓣膜新技术论坛”.
刘路路郭应强
关键词:人工智能
应用J-Valve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高危单纯主动脉瓣反流多中心研究早期临床结果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治疗高龄高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早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4月至2018年5月国产J-Valve TM经心尖TAVI治疗高危单纯无钙化主动脉瓣反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资料,并对术后早期结果进行分析。共纳入82例患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62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6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4例。男55例、女27例,年龄61~90(73.8±6.3)岁。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评分10.0%~44.4%(17.5%±8.1%),所有患者均使用J-Valve TM系统行经心尖途径TAVI。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出院前复查多层螺旋CT。结果手术中转开胸为体外循环下手术3例,术后1周因瓣周漏、心功能降低开胸1例,瓣膜手术植入成功率95.1%(78/82),器械成功率93.9%(77/82)。住院期间因中度瓣周漏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l例,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82.1%(64/78)患者微量或者没有残余主动脉瓣反流;16.7%(13/78)例患者轻度瓣周漏,7.6%(6/78)例患者因Ⅲ°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起搏器。左心室手术末期容积由术前的(197.7±66.8)mL减少至术后1个月的(147.2±53.3)mL(P<0.05);术后1个月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为(9.5±4.1)mm Hg。结论应用J-Valve system治疗高危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血流动力学表现和临床预后良好,证实了应用J-Valve瓣膜经心尖途径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罗一纯刘路路石峻钱宏季宇鹏王巍王春生郭应强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
同期TAVI联合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合并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一例
2025年
本文报道1例71岁食管癌合并主动脉瓣重度反流男性患者的治疗。目前关于这类患者的治疗策略存在争议。对于无需行新辅助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为了避免体外循环的风险以及食管肿瘤转移的潜在风险,我们同期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和微创三切口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术)。双微创手术时间共6 h。患者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
程良刘路路肖鑫林琳杨梅范景秀余海陈龙奇郭应强袁勇
关键词:食管癌主动脉瓣反流微创手术
华西医院心脏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应用初步成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5年
目的 提出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并系统阐述该模式的构建逻辑与实施路径,同时回顾并分析其初步应用成效。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20年起构建了涵盖“评估-决策-干预-随访”的VHD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包括:(1)基于风险分层的阶梯式管理路径;(2)由专病管理师统筹“促进-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六大核心功能;(3)智能决策支持信息平台;(4)多学科团队与区域学科联盟协作网络。为评估该管理模式的效果,我们回顾性纳入了三类队列:(1)2020—2024年超声心动图筛查人群,分析主动脉瓣疾病检出率及风险分层情况;(2)2021年4月—2024年12月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患者,评估随访效果、住院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变化;(3)2022年1月—2024年1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患者,评估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围术期并发症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 2020—2024年间,累计完成超声心动图筛查583 874人次。识别主动脉瓣疾病患者48 089例,其中高危患者3 401例(7.1%)、中危18 657例(38.8%)、低危26 031例(54.1%),共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患者2 417例。患者满意度评分逐年上升,由2020年之前的73.89分提高至2024年的93.74分。TAVR队列1年死亡率降至5.3%,显著低于2014—2019年早期标准管理的8.2%(P<0.01)。结论 VHD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通过优化流程与整合资源,在规范诊疗随访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实践价值。
冉泽超王渝强贺思宇钟诗童曹庭芊刘翔罗泽汝心刘路路石峻郭应强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
Ken-Valve经心尖途径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重度反流一例
2022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在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新一代介入瓣膜器械的应用,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报道了1例72岁主动脉重度反流合并中度狭窄的男性患者,经评估为外科中高风险,应用Ken-Valve瓣膜经心尖途径TAVR。手术导管操作时间8 min,术中失血量50 mL,术后手术室即刻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4 d复查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叶活动良好,无瓣口及瓣周漏,术后第5 d出院。经心尖入路Ken-Valve瓣膜治疗主动脉瓣疾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
刘路路康哲锋石峻郭应强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治疗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狭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治疗中、低危主动脉瓣狭窄临床效果不劣于外科手术。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使心脏外科医生尝试拓宽其适应证,许多高龄高危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也得到了TAVR治疗,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换,恢复瓣膜功能,改善预后。但也因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并发症多等因素,目前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其安全有效性。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瓣膜复合体结构改变与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不同,经导管瓣膜需要克服独特的挑战。本文将对TAVR治疗主动脉瓣反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路路石峻钱宏郭应强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瓣膜
应用J-valve瓣膜经心尖途径治疗超高龄单纯性主动脉瓣重度反流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100岁,反复胸痛、胸闷3年,加重1月,3年前活动或劳累后反复出现胸闷,休息可缓解,后逐渐出现活动耐量下降,近1月加重明显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以及“肠梗阻、胆囊切除、前列腺切除”等病史和手术史.
刘路路石峻马皓郭应强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高龄高危
一例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杂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1例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David术、主动脉弓去分支和主动脉腔内修复一站式杂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管理、呼吸道护理、抗凝治疗等针对性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复杂,危险性大,通过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医生精准的治疗方案——行David术、主动脉弓去分支和主动脉腔内修复一站式杂交手术,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
陈秒刘路路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反流一例
2024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可用于治疗高危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经导管三尖瓣置入术也为高危三尖瓣反流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我们报道1例72岁男性患者因主动脉瓣重度反流置入J-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瓣膜,随访2年期间因心房颤动继发房性三尖瓣反流而置入LuX-Valve经导管三尖瓣瓣膜。术后患者瓣膜反流消失,心功能不全症状明显好转,超声心动图提示2枚人工瓣膜均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本文提示对于高危老年患者经导管同期或分期行多个瓣膜置入可行、有效。
肖博文刘路路吴炳钢石峻郭应强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挑战与未来被引量:1
2016年
1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历史沿革1990年,丹麦医师Adersen受到血管内冠状动脉支架灵感的启发,将猪主动脉瓣膜缝制在由可塑型钢丝制成的支架中,并成功地置入实验动物体的主动脉瓣位,完成了第一例TAVI手术。在接下来的10余年中,先驱们励精图治,克服重重困难,
刘路路朱达郭应强
关键词:心脏瓣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