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晶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地西他滨
  • 8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7篇干细胞移植
  • 5篇预后
  • 5篇急性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异基因
  • 4篇异基因造血干...
  • 4篇异基因造血干...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4篇造血干细胞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基因
  • 4篇AML
  • 3篇低毒性
  • 3篇低剂量
  • 3篇毒性

机构

  • 19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9篇曹晶
  • 13篇苗瞄
  • 13篇唐晓文
  • 13篇金正明
  • 13篇孙爱宁
  • 13篇吴德沛
  • 13篇仇惠英
  • 10篇崔巍
  • 7篇马骁
  • 7篇朱霞明
  • 6篇王鸣军
  • 6篇陈峰
  • 5篇阮长耿
  • 4篇薛胜利
  • 4篇吴小津
  • 4篇郭丹丹
  • 3篇傅琤琤
  • 3篇陈佳
  • 3篇武剑
  • 3篇程韬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7篇2016
  • 6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性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因素分析
曹晶崔巍朱霞明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苗瞄陈峰马骁薛胜利吴小津吴德沛唐晓文
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临床研究--地西他滨联合HAAG对比IA方案,更高有效率?更低毒性?
目的 如何提高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率,降低治疗相关毒性和死亡率,是临床有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我中心创新性的应用地西他滨(DAC)联合HAAG用于初治AML患者,并回顾性对比IA (IDA 12m...
唐晓文崔巍金正明曹晶孙爱宁仇惠英苗瞄阮长耿吴德沛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与常规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AMI/MDS的对比研究
目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根治恶性血液病的唯一方法.本研究通过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DAC)联合改良BUCY的预处理方案进行allo-HSCT治疗高危髓系恶性血液病,证实含DAC预处理方案的安全...
唐晓文曹晶石晓菁陈佳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苗瞄傅铮铮韩悦马骁陈峰吴德沛
消退素D1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变化
2025年
目的探讨消退素D1(RvD1)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到2023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口服稳定剂量糖皮质激素(≤10 mg/d)和(或)免疫抑制剂3个月以上的中重度疾病活动度SLE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予贝利尤单抗10 mg/kg静脉输注治疗方案。其中,第1、15、29天分别给药1次,此后每4周给药1次,直至24周,共计8次。收集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RvD1水平。治疗前依据现有指南将SLE患者分为肾脏累及组和肾脏非累及组;又将SLE患者分为血液系统累及组和血液系统未累及组;依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将SLE患者分为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治疗24周后,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低疾病活动度组和无缓解组。分析贝利尤单抗治疗前后各组血浆RvD1水平变化,及其与SLE各项活动性指标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81例,其中男15例,女66例,年龄(33.14±8.27)岁。基线时,SLE患者血浆RvD1水平与SLEDAI评分(r=-0.642,P<0.001)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623,P=0.012)。无肾脏累及组(n=31)和肾脏累及组(n=50)血浆RvD1水平相当[M(Q1,Q3)][73.27(45.16,122.12)比58.32(32.29,94.33)ng/L,P=0.365],血液系统累及组(n=40)与无血液系统累及组(n=41)水平亦相当[74.78(47.01,121.67)比42.88(30.05,76.76)ng/L,P=0.277];中度活动组(n=51)血浆RvD1水平高于重度活动组(n=30)[104.76(65.65,135.34)比55.86(37.53,81.35)ng/L,P=0.002]。贝利尤单抗治疗24周后,低疾病活动度组(n=61)和无缓解组(n=10)血浆RvD1水平均低于完全缓解组(n=10)[M(Q1,Q3)][196.48(123.08,236.33)比98.87(63.35,110.23)和77.68(41.73,128.55)ng/L,P=0.001];完全缓解组与低疾病活动度组治疗后血浆RvD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98.23(40.45,107.19)ng/L比176.48(123.08,226.33)ng/L和65.27(31.76,94.35)ng/L比98.87(63.35,110.23)ng/L,均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组患者
王鸣军周玲武剑王悦任田尹玉峰曹晶程韬
关键词:红斑狼疮
TRIM59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TRIM59水平检测,分析TRIM59与RA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探讨其表达水平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月1日—2023年01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诊治的118例RA病人,作为RA组。根据病情活动度(DAS28评分-CRP),将RA组分为病情缓解组、低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度活动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以上所有受试者血清中TRIM59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TRIM59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RA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RA组患者血清中的TRIM5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病情缓解组[(36.75±7.86)ng/L]、低度活动组[(28.46±10.33)ng/L]、中度活动组[(18.76±5.04)ng/L]、高度活动组[(12.18±1.86)ng/L]的血清TRIM59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血清TRIM59水平与ESR、CRP、晨僵时间、抗CCP抗体、DAS28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均<0.05),与年龄、RF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1.相较于健康体检者,RA患者血清中TRIM59水平降低,并且该水平随着RA患者病情活动而降低,提示其可能与RA疾病活动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TRIM59的血清表达水平与ESR、CRP、晨僵时间、抗CCP抗体水平、DAS28评分成负相关,提示TRIM59有望成为RA患者疾病活动或进展的监测指标,为RA的早期干预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曹晶宋晓慧熊越武婷婷黄龄武剑程韬王鸣军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
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治疗疾病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崔巍金正明曹晶郭丹丹朱霞明孙爱宁仇惠英傅琤琤苗瞄阮长耿吴德沛唐晓文
巴瑞替尼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巴瑞替尼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就诊的使用巴瑞替尼的30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研究患者治疗前后DAS-28改善幅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在第12周时,在30例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12例(40.0%)患者达疾病缓解状态。(2)与基线比较,第12周的DAS-28明显改善(P<0.001)。(3)用药12周后出现2例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微。结论巴瑞替尼在改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盛相睿宋晓慧熊越曹晶王鸣军
关键词: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与常规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AML/MDS的对比研究
目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根治恶性血液病的唯一方法.针对部分难治耐药的恶性血液病需要设计有效安全的预处理方案以提高挽救性移植后的缓解率,降低移植相关死亡,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本研究通过采用低剂量...
唐晓文曹晶石晓菁陈佳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苗瞄傅铮铮韩悦马骁陈峰吴德沛
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治疗疾病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崔巍金正明曹晶郭丹丹朱霞明孙爱宁仇惠英傅琤琤苗瞄阮长耿吴德沛唐晓文
初治AML患者诱导治疗临床研究:地西他滨联合HAAG对比IA方案,更高有效率,更低毒性
目的:如何提高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率,降低治疗相关毒性和死亡率,是临床有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IA(3+7)方案已成为初治AML的标准诱导方案,常见IDA剂量包括8mg/m2、10mg/m2...
唐晓文崔巍金正明王爱并曹晶焉兆玥孙爱宁仇惠英苗瞄阮长耿吴德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