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兰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6篇心动图
  • 6篇超声心动图
  • 4篇胎儿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术后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右心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超声
  • 2篇食管超声心动...
  • 2篇卒中
  • 2篇未闭
  • 2篇卵圆孔
  • 2篇卵圆孔未闭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机构

  • 15篇南昌市第一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15篇刘海兰
  • 13篇宋嫣
  • 8篇刘婷婷
  • 3篇罗丽华
  • 3篇邹文
  • 2篇章春泉
  • 2篇郑春华
  • 2篇刘惠芬
  • 1篇陶绪长
  • 1篇赵新
  • 1篇袁高乐
  • 1篇张志平

传媒

  • 4篇江西医药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行经胸封堵术后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经胸封堵术在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8月我院收治的CS合并PFO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抗凝药物干预(非手术治疗),研究组联合经胸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PFO孔径、右向左分流(RLS)分级、头痛影响测试问卷-6(HIT-6)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PFO孔径及RL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IT-6、VAS、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胸封堵术用于CS合并PFO患者中,可缩小PFO孔径,改善RLS分级,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罗丽华王豪陶绪长刘海兰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
超声诊断胎儿三尖瓣口无挡畸形2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胎儿三尖瓣口无挡畸形(congenitally unguarded tricuspid valve orifice,CUTVO)的超声心动图典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经超声诊断,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胎儿CUTVO的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确诊CUTVO并有超声诊断结果的文献。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检索获得CUTVO病例15例,加上本单位诊断的2例,共17例。17例中,16例为单胎妊娠,1例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17例胎儿中,三尖瓣完全缺如或发育不全10例,部分缺如7例。9例为合并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文献未描述并发症情况。(2)共6例误诊,其中4例产前误诊为胎儿Ebstein畸形,2例误诊为Uhl病和心肌致密化不全可能,引产后证实为CUVTO。共2例漏诊,其中1例为双胎输血综合征,另1例为肺动脉瓣狭窄。2例均为中孕期,右心增大不显著。(3)9例终止妊娠,其中7例引产后证实为CUTVO。8例继续妊娠至分娩,其中2例由于病情较重死亡,6例存活患儿产后超声检查均发现合并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三尖瓣成型术,术后1年内随访,三尖瓣中量返流;2例行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术后三尖瓣少-中量返流;1例行改良Fontan术,术后心功能正常;1例未明确描述手术方式。CUTVO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为房室结构及与大动脉连接正常,三尖瓣瓣叶及乳头肌完全或部分缺失,三尖瓣口呈空洞样,血流来回往返,多普勒呈低速双向频谱。结论CUTVO较典型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三尖瓣叶缺失并中量或大量暗淡返流、返流频谱形态呈双向。检查时应注意多个切面动态观察,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刘海兰宋嫣
关键词:三尖瓣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肌做功联合临床指标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风险
2025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肌做功联合临床指标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行导管消融术的NVAF患者19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将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与既往6种复发评分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左心房前后径(LAD)、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房颤病程及房颤类型是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与既往评分模型相比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900~0.968),敏感性0.897,特异性0.882。结论:LAD、GCW、GWW、房颤病程及房颤类型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心肌做功参数及临床指标建立的复发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刘婷婷刘婷婷刘海兰宋嫣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
二维、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术中心血管造影在左心耳封堵器型号选择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比较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two 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及术中心血管造影(angiocardiography,CAG)3种影像学方法在指导左心耳封堵器型号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31例。所有受试患者均行2D–TEE、RT–3D–TEE及CAG检查,分别测量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最小径及左心耳深度,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以左心耳口锚定区最大径作为依据,选择适当封堵器型号并记录。比较3种方法测量的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与左心耳封堵器型号之间的相关性及3种测量方法与封堵器型号的一致性。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3种方法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开口最大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TEE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显著小于RT–3D–TE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3D–TEE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小于CAG,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法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开口最小径和左心耳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D–TEE、RT–3D–TEE及CAG 3种方法测得的左心耳最大径与封堵器尺寸大小均呈正相关(r=0.725、0.867、0.921,P<0.001)。采用Bland–Altman分析3种测量方法测得的左心耳口锚定区最大径与封堵器大小之间的一致性显示,RT–3D–TEE及CAG两种方法测量值的平均差值更小、一致性界限更窄。结论 RT–3D–TEE及CAG在左心耳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婷婷宋嫣方译郑春华刘海兰陈颖慧
关键词:心房颤动经食管超声心血管造影
超声评价参附注射液对休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床旁重症超声评价参附注射液在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休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参附注射液将其分为参附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西医治疗,参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分别于治疗的第1、3、7天记录超声测量指标及临床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sion,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下腔静脉变异率(inferior vena cava variation rate,IVCV)、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乳酸(lactic acid,Lac)、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30d生存状态。结果治疗1d、3d、7d后,两组患者的LVEDD、E/E’逐渐减小,LVEF、TAPSE、RVFAC、IVCV逐渐增加(P<0.05);治疗7d后,参附组患者的LVEF、TAPSE、RVFAC、IV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HR、NT-proBNP、Lac、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MAP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参附组患者的HR、NT-proBNP、Lac、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参附组患者30d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vs.54.28%,P<0.05)。结论床旁重症超声显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休克患者的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为休克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实时评估手段。
刘海兰刘婷婷蒋光辉高志辉
关键词:休克参附注射液心脏舒缩功能
卵圆孔未闭解剖学特征与右向左分流的相关分析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观察到的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解剖结构与对比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contrast-enhance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c-TTE)右向左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RLS)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一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以TEE检查为诊断标准提示存在PFO的90例患者,根据患者c-TTE结果将RLS分为4个等级,分析PFO结构特征与RLS分级的相关性。结果PFO内径大小与静息状态下RLS分级呈正相关(r=0.381,P<0.05);合并高活动性房间隔(hypermobile interatrial septum,HIS)患者的PFO内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持续性RLS的患者PFO内径较激发相患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长隧道患者的RLS分级与未合并长隧道患者的RLS分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lsalva动作下RLS分级与PFO内径大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表明PFO的某些解剖结构与RLS分级之间相互影响,且PFO解剖结构之间也可相互作用(合并有HIS的卵圆孔开放内径更大);同时TEE可清晰显示PFO的形态学特征,预测RLS的程度,从而进一步评估PFO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同时为卵圆孔封堵手术的实施指征提供更多的依据。
徐莹莹宋嫣刘海兰刘婷婷陈颖慧何晏霖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房功能自动成像预测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应用左房功能自动成像(AFILA)技术分析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NVPAF)患者左房功能, 探讨NVP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危险因素, 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NVPAF患者205例, 分为单纯NVPAF组(154例)和NVPAF合并CIS组(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血常规及生化结果、AFILA超声检查数据, 比较两组组间差异, 并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得到独立危险因素。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与CHA2DS2-VASc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NVPAF组与合并CIS组间年龄, CHA2DS2-VASc评分,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 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 左房排空分数(LAEF), 左房储存期应变(SR), 左房导管期应变(SCT), 白细胞(WBC), 中性粒细胞(NEUT), 同型半胱氨酸(HCY), 尿素氮(UREA), D-二聚体(NDD),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 纤维蛋白原(Fib), 心肌肌钙蛋白I (cTnI),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高血压、SCT、UREA、NLR、Fib、cTnI是NVPAF合并CIS的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08 (P=0.003)、3.821(P=0.019)、1.259(P=0.001)1.326(P=0.001)、1.352 (P=0.011)、1.502(P=0.042)、7.651(P=0.001)]。采用CHA2DS2-VASc评分中包含的项目年龄、性别、高血压史进行校正后, NVPAF患者左房收缩期应变SCT仍显著导致卒中风险[OR=1.259(1.095~1.447), 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效能优于CHA2DS2-VASc评分(AUC 0.931比0.717, 95%CI 0.896~0.967比0.634~0.799, 敏感性0.883比0.755, 特异性0.849比0.713, 均P<0.001)。结论年龄、高血压、SCT、UREA、NLR、Fib、cTnl是NVPAF合并CI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AFILA超声测量的左房应变指标建立的回归模型较CHA2DS2-VASc评分模型诊断效能更优, 且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刘海兰陈丽丽宋嫣徐莹莹章春泉
关键词:超声检查LOGISTIC回归模型
PDCA循环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超声报告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超声科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超声报告320份,按照PDCA流程,分析超声报告不达标内容及原因,提出整改。抽查整改后300份超声报告进行评分,统计PDCA实施前、后的超声报告质量情况。采用χ~2检验对质控前、后超声报告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质控前后错别字超声报告分别为11份、2份;图像问题的报告分别为38份、5份;报告描写不规范分别为21份、3份;审核医生未签名分别为5份、0份;漏诊与误诊报告分别为28份、10份;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超声报告质量改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刘海兰刘婷婷罗丽华刘琨邹文宋嫣
关键词:PDCA循环超声报告
胎儿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超声心动图回顾分析
2021年
目的回顾分析胎儿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RHS)的产前超声诊断,以提高超声对右心发育不良诊断及转归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孕20~37周67例潜在性右心发育不良(LHRH组)及10例HRHS胎儿(HRHS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前超声测值。结果HRHS组:超声表现以三尖瓣中、重度狭窄或闭锁多见,多合并肺动脉重度狭窄,并且易合并其他畸形,7例引产。3例分娩的胎儿中,2例超声复查为肺动脉瓣狭窄,未合并其他畸形,右心功能有所改善,其中1例法四合并三尖瓣轻度狭窄已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双胎输血综合征,产后随访良好。LHRH组:超声表现以四腔心切面右心室大部分小于左心室常见,65例肺动脉狭窄原发,可伴有三尖瓣轻中度狭窄,产后随访症状减轻,结局预后良好;2例因三尖瓣部分缺如、三尖瓣隔发育不良引产。与LHRH组对比,HRHS组三尖瓣反流/肺动脉收缩期时间增加,三尖瓣/二尖瓣瓣环径、右室/左室纵径明显减小,右心功能Tie指数增大,右心功能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环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右心发育不良诊断与鉴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海兰宋嫣罗丽华张芳樊琦
组织多普勒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的左心室舒张同步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早期同步性变化并分析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40例DCM患者均于CRT术前及术后6个月同时行TDI和RT-3DE检查,测定舒张早期二尖瓣频谱峰值与速度峰值之比(E/e’)、舒张早期左心室6节段、12节段、16节段心肌组织速率的舒张峰值时间标准差(Te-SD)。得出左心室6节段、12节段、16节段舒张早期容积的时间标准差(Tedv-SD),标准化后作为舒张早期不同步化指数(DDI),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出舒张期峰值充盈率(PFR)、舒张期早期容积与舒张末期容积之比(EDV早/EDV);结果术后6个月LVEF、PFR、EDV早/EDV、E/e’均较CRT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T术后1周Te6-SD、Te12-SD、Te16-SD、Tedv6-SD、Tedv12-SD、Tedv16-SD均较术前显著缩短(均P<0.01)。DDI与Te-SD的相关性(r)为0.879(P<0.01),ΔDDI与ΔTe-SD的相关性(r)为0.886(P<0.01)。DDI、Te-S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791(P<0.01),当术前DDI≥8.2%时,能预测CRT疗效,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和100.0%。结论 CRT术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左心室舒张同步性明显改善;TDI与RT-3DE均能评价左心室舒张同步性,2种技术的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DDI对CRT的疗效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刘海兰宋嫣袁高乐刘惠芬赵新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