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骞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农村防雷减灾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18年
- 为了加强农民对雷电灾害认识,提升农民自身防雷减灾意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体系建设,确保农民正常生产生活开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针对农村防雷减灾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 孙骞
- 关键词:农村防雷减灾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应用评估和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选取济南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各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特殊作业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视频监控、人员自动定位、智能视频监控等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各企业4个信息化系统平均成绩分别为90,82,81,80,等级为良好及以上,成绩分布比较均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整体情况与企业类型不具有显著相关性;4个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存在显著相关性;4个信息化系统的基本要求、功能建设、系统应用、数据交换4个方面相关性较弱,影响力相对独立。可以看出,省市统筹工作效果良好,评分体系的4个指标影响力相对独立,4个系统应统筹推进。
- 代静孙骞庄晓东宋雷
-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
- 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气象与农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天气状况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大重要因素,而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服务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信息在经济生产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气象对于农业的影响尤为明显,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可为农户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能让农户充分做好天气灾害的防御工作。笔者通过分析气象信息服务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 孙骞
-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农业生产
- 山东省2019年雷电活动分析
- 2020年
- 结合山东省雷电监测定位网,对2019年1~12月山东省境内雷电活动信息进行统计,并对山东省闪电密度、雷暴日的空间分布、雷电频度、闪电活动的日变化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建设项目防雷装置的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 蔚立存孟令旺孙骞
- 关键词:雷电
- 济南市南部山区云水资源的基本背景特征及人工增雨地面作业判据
- 于丽娟黎明张训途贾在强蔡哲高帆王新红张永婧杨大庆付若鲁刘爱梅孙骞
- 课题来源:山东省气象局:简要技术说明:选取不同天气形势下的降水个例,利用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人工增雨信息处理技术研究》项目组开发的基于FY静止卫星的云宏微观参量反演和应用系统,获取风云二号静止卫星的资料,融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卫星资料
- 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天气灾害会严重影响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可为农户提供更准确的预警信息,有助于农户做好天气灾害的防御工作,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对此,笔者阐述了气象信息服务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 孙骞
-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农业生产
- 公共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 2020年
-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气象灾害的防御以及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我国气象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计划,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共气象服务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更加有效的督促人们开展气象灾害的防御以及治理,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气象灾害给人们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 孙骞
-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雷电风险自动评估系统被引量:2
- 2023年
- 雷电风险判断大多通过历史数据进行雷电评估,容易导致评估的结果存在主观性较强、评估结果科学性差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雷电风险自动评估系统,通过评估原则挑选风险评估阈值,规定分量处理风险,依靠所提供条件给予评估标准,同时挑选最优项,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最优项评判对象的因素论域与评判等级论域,组建隶属函数评判标准的模糊权向量,依靠最大隶属度原则,给出评判对象的综合评判结果。实例证明设计系统,能够较为客观地证明方法的实用性,能将评判误差降至最低。
- 孟令旺蔚立存孙骞
-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
- 2021年2月黄河中下游两次暴雪的相态转换特征及成因被引量:7
- 2022年
- 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辐射计与ERA5再分析数据等多源资料,分析了2021年2月下旬黄河中下游两次暴雪过程的相态演变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大尺度影响系统基本一致,只是影响系统的强度和位置不同导致两次过程存在些许差异。两次过程均存在相态转换,过程Ⅰ中存在相态逆转(由雨转雪再转雨),而过程Ⅱ中只存在雨转雪的转换。在太行山以西的山区,当地面2 m气温低于0.5℃时,降水相态以雪为主,在0.5~1℃之间时,多为雪或雨夹雪并存;在平原地区,当2 m气温为1~2℃时,降水相态为雨或雨夹雪,在0~1℃之间时,则为雪与雨夹雪并存,低于0℃时,降水相态为雪。在降雨阶段,双偏振雷达产品相关系数(CC)值约在0.98以下,差分反射率(Z_(DR))在0.6 dB以上,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值约在0.2(°)·km^(-1)以上;在降雪阶段,CC值在0.98~0.99之间,Z_(DR)值在0.2~0.8 dB之间,K_(DP)值约在0.2(°)·km^(-1)以下;但在降水相态由雨转雨夹雪时,Z_(DR)、CC与K_(DP)值没有明显变化。
- 郑丽娜李恬孙骞田雪珊
- 关键词:黄河中下游暴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