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锟
-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参加2019年和2020年各1期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的62名学员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线下培训方法;以参加2021年共2期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的64名学员为试验组,实施云平台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理论、操作、临床实践、结业理论、病例汇报成绩以及对整体培训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学员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临床实践考核、结业理论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员在病例汇报考核以及整体培训满意度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理论知识水平、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培训学员满意度及整体规范化培训质量。
- 王锟王晨阳解硕宋瑞青郭晓丽
- 关键词:教学专科护士静脉治疗
- 极低出生体重儿UVC与PICC联合应用的临床比较
- 王锟徐发林
- 综合干预策略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探究综合干预策略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NICU接受机械通气≥48h的重症患儿6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接受机械通气的320例患儿采取经验干预方法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25例患儿采用综合干预措施为干预组;记录综合干预前后各项防御措施的实施情况;记录两组患儿发生VAP感染的例数,机械性通气的天数,并计算日感染率;记录两组患儿感染病原菌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监护人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实施后,干预组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床头抬高合格率、吸痰操作合格率、呼吸道管理合格率和呼吸机环路清洁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的33.57‰(P<0.05);干预组患儿监护人的满意度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79.38%(P<0.05)。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监护人的满意度。
- 吴金凤姜方王锟张宝莲简丹
-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综合干预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断裂残端滑入体内一例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报告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断裂残端滑入体内后,经多学科合作,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下行血管内异物取出术,顺利取出导管。患儿术后第2天超声检查见股静脉穿刺处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本文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水平,进一步强化静脉治疗的多学科协作机制。
- 王锟徐发林吴娟张凯赵天宇
- 关键词:导管断裂
- 手术室护际间横向暴力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际间横向暴力现状及其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在本院手术室就职的53例护士,采用自制人口学调查问卷、横向暴力调查问卷及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护际间横向暴力与离职意愿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室护士离职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室53例护理人员中有31例同时遭受过显性和隐性横向暴力,12例从未遭受过横向暴力;单纯显性横向暴力6例,单纯隐性横向暴力14例。横向暴力调查量表中意见被忽视、被散播闲话或谣言、不被信任、被封锁或隐瞒消息、被羞辱或嘲笑所占比例较高。受试手术室53例护理人员离职意愿平均评分为(3.01±0.28)分,手术室护际间横向暴力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r=0.895,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年的本职工作时间、中专文化水平、职称护士级别、合同制、意见被忽视、被散播闲话或谣言、不被信任、被封锁或隐瞒消息、被羞辱或嘲笑为导致手术室护士离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护际间横向暴力与离职意愿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横向暴力护理人员的不良影响,积极改进管理策略和工作制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
- 鲁会青吕淑娟侯换换李梦媛张凡王锟
-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暴力失业数据相关性
- 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超早产儿短期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超早产儿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胎龄<28周超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母孕期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将患儿分为足疗程组、部分疗程组和未使用组,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453例超早产儿,足疗程组184例(40.6%),部分疗程组172例(38.0%),未使用组97例(21.4%)。胎龄、出生体重均以足疗程组最大,辅助生殖技术、双/多胎比例以未使用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膜早破>18 h、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eonatal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NRDS/NHMD)、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肺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18 h以足疗程组最高,NRDSⅢ~Ⅳ级、肺出血发生率以未使用组最高,IVH发生率以部分疗程组最高;临床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以足疗程组最高,病死率以未使用组最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未使用组相比,部分疗程组罹患NRDSⅢ~Ⅳ级风险降至原来的51.2%,动脉导管未闭风险增加至原来的2.036倍,足疗程组NRDSⅢ~Ⅳ级、IVHⅢ~Ⅳ级的风险分别降至原来的40.3%、41.5%。结论产前使用足疗程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超早产儿短期预后,减少部分并发症发生,因此为减少病死率,仍需提升产前糖皮质激素足疗程使用率,并积极做好预防诊疗并发症的发生。
- 乔青马登慧王锟赵家文吕荣吉夏磊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短期预后
- 心理授权在儿科护士结构性授权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心理授权在儿科护士结构性授权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对574名儿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工作条件效能表、心理授权量表等方式进行调查,评定儿科护士的创新行为、结构授权与心理授权现状。结果 儿科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2.00(28.00,37.00)分,结构授权总分为60.00(54.00,67.00)分,心理授权总分为44.00(37.75,48.00)分;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及收入满意度是儿科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儿科护士结构性授权、心理授权与创新行为之间呈正相关(P<0.05);心理授权在儿科护士结构授权与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结论 护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增加儿科护士的自主性和决策权,帮助她们将创新意愿转化为创新行为,提升儿科护理服务质量。
- 王锟马登慧靳沛琳郭晓丽
- 关键词:儿科护士心理授权中介效应
- 癫痫患儿照顾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照顾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0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癫痫患儿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量表(FCTI)、生活质量量表(SF-12)进行调查,分析癫痫患儿照顾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癫痫患儿照顾者SF-12得分(57.37±12.16)分、FCTI得分为(28.66±2.46)分,均处于中等水平,SF-12得分与FCTI得分呈负相关(r=-0.650,P<0.05);近一月患儿发病次数和照顾者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地、每日照顾患儿时长与其生活质量有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近一月患儿发病次数、照顾者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地、每日照顾患儿时长、FCTI得分均是影响是癫痫患儿照顾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癫痫患儿照顾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根据患儿近期发作次数和照顾者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地、每日照顾患儿时长、照护能力入手制定干预对策,以改善患儿照顾者生活质量。
- 韦璐王锟彭宇阁赵优优谌婧
- 关键词:癫痫生活质量照顾者
- 超早产儿脑室内出血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2025年
- 超早产儿脑室内出血是新生儿重症医学领域的重大临床挑战,对超早产儿预后有重大影响。本文系统综述超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分级标准,分析流行病学现状、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与不足(国外研究已建立多模态预测工具,而国内研究仍以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为主,聚焦危险因素识别及简易评分模型构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理论上需深化发病机制研究(如血脑屏障动态损伤假说),实践中应开发可解释性强、跨种群适用的动态预测系统,以提升临床干预精准度,改善超早产儿长期预后。
- 薛史薇王晨阳王锟
-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影响因素
- UVC与PICC联合应用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中的疗效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脐静脉导管(UVC)与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应用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435例,其中脐静脉与经外周中心静脉联合应用组(联合组)288例,外周静脉(PIV)组(对照组)207例,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操作时长、Sp O2下降次数、体重增长、住院时长、院内感染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输液操作时长、Sp O2下降次数、体重增长、住院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院内感染、腹胀、堵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时,穿刺成功率高、耗时短;患儿体重增长快,住院周期较外周静脉留置针组缩短,同时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
- 王锟李智瑞
- 关键词:脐静脉PICC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