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祥民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发电位
  • 2篇运动诱发电位
  • 2篇上肢
  • 2篇上肢运动
  • 2篇潜伏期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梗死
  • 2篇磁刺激
  • 1篇动功
  • 1篇肉毒
  • 1篇肉毒毒素
  • 1篇上肢运动功能
  • 1篇内注射
  • 1篇皮质
  • 1篇注射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孟祥民
  • 2篇李江
  • 1篇柏广涛
  • 1篇杨传美
  • 1篇张茹
  • 1篇李如一
  • 1篇陈曦
  • 1篇赵宇阳
  • 1篇张永祥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完成研究的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刺激组(14例)、假rTMS组(14例)和高频刺激组(1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低频刺激组则在非受累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进行1Hz的rTMS治疗;高频刺激组及假rTMS组则在患侧M1区给予10Hz的rTMS治疗;所有患者接受2周治疗,每周5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FMA)、患侧上肢MAS量表,将各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前,3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的MEP皮质潜伏期、CMCT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1Hz组和10Hz组较前明显缩短且优于假r TMS组(P<0.05);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上肢功能改善:治疗2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1Hz组和10Hz组与假rTMS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3组患者患侧上肢MAS量表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频及低频rTMS治疗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孟祥民赵宇阳杨传美陈曦李江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5例患者按入院的顺序随机分成为低频(1Hz)刺激组(14例)、假rTMS组(14例)、高频(10Hz)刺激组(17例)。...
孟祥民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后痉挛足患者A型肉毒毒素肌注疗效及其最佳治疗剂量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BT-A)对脑卒中后痉挛足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最佳治疗剂量及浓度。方法脑卒中后痉挛足患者49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BT-A低剂量(A 200 U)低浓度(A 50 U/m L);B组,BT-A低剂量高浓度(200 U,100 U/m L);C组,BT-A高剂量低浓度(400 U,50 U/m L);D组,BT-A高剂量高浓度(400 U,100 U/m L)。注射靶肌肉为患侧小腿三头肌、胫后肌,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4 d、1周、2周、4周、12周进行Ashworth分级(MAS)、起立-行走时间(TUG)、步速(10 m步行时间)、步行功能评定。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各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注射前的MAS、TUG、步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射后第4天,A、B组各评价指标无改变,C、D组MAS评分降低,与其注射前及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射后1周,A、B组MAS评分较其注射前以及第4天时明显改善(P均〈0.05)。注射后2周,各组MAS显著改善(P均〈0.05),但步速、步行功能及TUG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周时A、B组无明显变化,后两组仍有改善,与注射前、注射后2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周时,A、B组MAS恢复接近原来状态,C、D组仍保持较好效果,MAS维持在2周左右的水平,持续12周以上,MAS、步速、步行功能、TUG等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T-A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痉挛足踝关节活动度以及独立步行能力;BT-A起效时间主要集中于第4~7天,维持3个月或更长时间;400U、50 U/m L是BT-A最优化剂量和浓度。
李江孟祥民李如一高思山张茹张永祥柏广涛
关键词:脑卒中A型肉毒毒素肌内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