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盼盼
- 作品数:40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筛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性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FH可显著增加冠心病(CAD)的患病风险.最近报道,FH发病率为1/137-1/500,但在大部分欧洲国家,FH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仅为10%-15%.FH患者通...
- 王伟江龙唐玲陈盼盼苏鹏宇王绿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冠心病LDL-C早期筛查
- 一例重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年临床随访
- 背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最严重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血浆胆固醇(TC)极度增高、早发冠心病及皮肤黄色素瘤.F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较正常人群进展快100倍,FH纯合患者多数在20岁前死于冠心病;此外...
- 唐玲江龙陈盼盼王伟陈娟王绿娅
- 关键词:重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随访
- 儿童与青少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优化检测与治疗收获十年生命指南解读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早发冠心病(pCAD)常见的遗传致病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分钟诞生一个FH婴儿。如在儿童期对FH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其可享受与血脂正常者相同的预期寿命。为更好预防冠心病,加强对FH人群的规...
- 王伟江龙唐玲陈盼盼苏鹏宇王绿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冠心病
- 糖代谢异常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代谢异常患者由于胰岛素生物调节障碍,进一步加重脂质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升...
- 陈盼盼江龙唐玲王伟王绿娅
- 关键词:LDL-C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致病新基因-可溶性还氧化物水解酶(EPHX2)突变体促进细胞胆固醇合成初步研究
- 目的:我们前期在一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中通过靶向外显子捕获发现可溶性还氧化物水解酶(EPHX2)基因发生R287Q突变,且尚未发现全中文低密度受体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ApoB)、枯草溶菌素转化酶...
- 詹玲江龙陈盼盼王伟陈娟王绿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
- 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筛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性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FH可显著增加冠心病(CAD)的患病风险.最近报道,FH发病率为1/137-1/500,但在大部分欧洲国家,FH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仅为10%-15%.FH患者通...
- 王伟江龙唐玲陈盼盼苏鹏宇王绿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冠心病LDL-C早期筛查
- 美国心脏病协会《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议程》科学声明解读被引量:1
- 2016年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早发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目前研究表明,全球杂合FH患病率在1/500—1/200,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该病诊断率和治疗率依然非常低。FH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大幅升高,杂合FH患者通常LDL—C〉4.9mmol/L,中青年可发生冠心病。
- 江龙唐玲陈盼盼王伟杨士伟周玉杰王绿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早发冠心病高危人群
- 血脂康对血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的影响及其降脂机制初步探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分析血脂康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胆固醇合成/吸收标志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降脂机制,通过与辛伐他汀的对比了解血脂康降脂作用的短期疗效。 方 法 选取2015年5—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脂康组和辛伐他汀组,各30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4周。比 较治疗前后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肝肾功能及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的胆固醇合成/吸收标志物并分析血脂康对其影响。 结果 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组总胆固 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0±0.5)mmol/L比(5.6±1.0)mmol/L,(2.4±0.5)mmol/L比(3.8±0.8)mmol/L,(1.13 ±0.23)mmol/L比(1.19±0.20)mmol/L,(1.2±0.4)mmol/L比(1.5±0.6)mmol/L](P<0.05或P〈0.01);血脂康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明显 下降[(4.3±0.8)mmol/L比(5.8±0.9)mmol/L,(2.5±0.6)mmol/L比(3.7±0.9)mmol/L,(1.4±1.0)mmol/L比(1.7±0.8)mmol/L](P<0.01);2组胆固醇合成标志 物角鲨烯、2,4-脱氢胆甾烷醇、7-烯胆甾烷醇的合成率均明显降低[辛伐他汀组:(0.19±0.14)比(0.27±0.16),(1.6±1.1)比(2.2±1.5),(1.5±1.2)比(2.2±1.3 );血脂康组:(0.19±0.12)比(0.36±0.32),(1.9±1.4)比(2.5±1.5),(1.3±1.0)比(2.2±1.5)](P<0.05或P〈0.01),二氢胆固醇和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 固醇、豆固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血脂康与辛伐他汀的短期降脂疗效相当且 安全性好;二者降脂机制类似,均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而发挥降脂作用。
- 陈盼盼江龙王伟温文慧匡泽民王绿娅
-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辛伐他汀
- 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筛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性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FH可显著增加冠心病(CAD)的患病风险.最近报道,FH发病率为1/137-1/500,但在大部分欧洲国家,FH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仅为10%-15%.FH患者通...
- 王伟江龙唐玲陈盼盼苏鹏宇王绿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冠心病LDL-C早期筛查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降脂治疗中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治疗过程巾血清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物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6-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4周,根据危险分层治疗目标值判断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达标继续分组治疗:血脂达标者入选单纯他汀组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血脂未达标者入选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10mg/d治疗,至8周结束.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以气相色谱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甾烷醇和2,4-脱氢胆甾烷醇等)与吸收标志物(菜油同醇和谷同醇等)水平。结果52例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1±0.11)mmol/LEE(4.67±0.15)mmol/L、(2.20±0.09)mmol/L比(2.94±0.15)mmol/L](均P〈0.05),总达标率为63.5%(33/52);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较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3.69±0.15)mmoL/L比(4.41±0.13)mmol/L、(1.72±0.12)mmol/L比(2.78±0.14)mmol/L](均P〈0.01),其中63.2%(12/19)患者达标;联合治疗组治疗前7-烯胆甾烷醇水平明显低于单纯他汀组[(11.0±2.5)mg/L比(17.2±3.5)mg/L](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菜油同醇、谷固醇及菜油固醇/总胆固醇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3.5±0.5)mg/L比(7.2±1.0)mg/L、(12.4±1.1)mg/L比(14.6±1.2)mg/L、(2.5±0.3)μg/mg比(4.3±0.5)μg/mg](均P〈0.05)。结论基线胆固醇高合成状态的,冠心病患者可能通过降低胆固醇合成效率从阿托伐他汀治�
- 武文峰陈盼盼聂绍平王绿娅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降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