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蓉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比较标准三联与标准三联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商品名:亿活)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亿活在根除H.pylori感染中的临床...
- 邓蓉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益生菌标准三联疗法非萎缩性胃炎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评价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确诊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完成观察患者共162例,其中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胰腺功能及代谢相关指标血清淀粉酶、甘油三酯、脂肪酶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31±0.57)d、(3.82±0.49)d、(4.67±0.63)d、(8.36±1.34)d]均短于对照组[(4.73±0.61)d、(4.21±0.55)d、(5.12±0.72)d、(10.23±1.61)d](t=4.530、4.770、4.239、8.050,均P<0.01)。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分别为(36.23±5.61)mg·L^(-1)、(33.41±4.42)pg·mL^(-1)、(0.051±0.009)ng·mL^(-1)]低于对照组[(50.47±6.88)mg·L^(-1)、(51.67±5.92)pg·mL^(-1)、(0.072±0.011)ng·mL^(-1)](t=14.469、22.317、13.327,均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淀粉酶、甘油三酯、脂肪酶表达水平均降低,观察组的血清淀粉酶、甘油三酯、脂肪酶表达水平[分别为(77.84±8.90)U·L^(-1)、(4.03±1.52)mmol·L^(-1)、(105.42±11.53)U·L^(-1)]低于对照组[(121.17±12.79)U·L^(-1)、(6.12±1.09)mmol·L^(-1)、(144.37±15.62)U·L^(-1)](t=25.129、10.013、18.117,均P<0.01)。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3%(5/79)、7.23%(6/8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20)。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胰腺功能的�
- 杨敏仝高成邓蓉宁晶璇
- 关键词:乌司他丁生长抑素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疗效炎症因子
- 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疗效。方法收集内镜下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 C呼气试验(14 C-UBT)均为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A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 Bid+阿莫西林1.0g Bid+呋喃唑酮0.1g Bid)7d;B组先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再口服亿活(0.5g Bid)14d;C组先口服亿活14d,再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D组同时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及亿活7d,再继续口服亿活7d。各组患者均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 C-UBT。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185例患者完成随访。B、C、D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A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B、C组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D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B、C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C组,但B、C、D三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亿活不同方式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H.pylori的根除率,其中亿活与标准三联同时服用(D组)既可以快速重建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总疗程比B、C组短,患者依从性好,因此最具有临床价值。
- 邓蓉霍丽娟张婕李亚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标准三联疗法
- Ang(1-7)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TGF-β1/Smad3、CTGF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情况的影响,进而探讨Ang(1-7)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星状细胞中Mas受体、TGF-β1、Smad3及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组肝星状细胞凋亡活性增加,TGF-β1、Smad3、CTGF、Mas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2)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Ang(1-7)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而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P<0.05),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结论 (1)AngⅡ可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2)Ang(1-7)可促使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Mas受体表达下降(P<0.05),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增加(P<0.05)。
- 李亚芳霍丽娟张婕邓蓉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血管紧张素类SMAD3MAS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