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冰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沭阳县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化疗
  • 2篇晚期
  • 2篇晚期胃癌
  • 2篇胃癌
  • 1篇毒副反应
  • 1篇伊利替康
  • 1篇证治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治疗直肠癌
  • 1篇脾虚
  • 1篇脾虚湿困
  • 1篇脾虚湿困型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辨证
  • 1篇中医辨证治疗
  • 1篇苓白术散
  • 1篇胃癌化疗
  • 1篇联合化疗
  • 1篇联合化疗治疗

机构

  • 4篇沭阳县中医院

作者

  • 4篇王小龙
  • 4篇贾冰
  • 3篇周雷
  • 3篇耿亮
  • 2篇姚秋菊
  • 1篇徐彬
  • 1篇姚秋菊

传媒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医辨证治疗直肠癌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
2017年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直肠癌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放化疗患者50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25例(实验组)和25例(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体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参照组患者比较体质量变化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直肠癌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证实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治疗应用在直肠癌放化疗患者的治疗中,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维持患者的体质量处于平衡。
徐增柏耿亮贾冰周雷周东亚王小龙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直肠癌放化疗毒副反应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36例放射性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冲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及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贾冰徐彬王小龙姚秋菊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脾虚湿困放射性肠炎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年
探讨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阿帕替尼与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A组(n=25)和B组(n=25),在对所有患者实施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对B组患者实施阿帕替尼。结果:A组晚期胃癌患者病情缓解情况与B组相比,结果最终为P<0.05,表明二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结论:相较于单一实施化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帕替尼与化疗的临床价值较高,疗效显著。
耿亮贾冰周雷周东亚王小龙姚秋菊
关键词:化疗晚期胃癌
伊利替康用于晚期胃癌化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7年
分析晚期胃癌化疗予以伊利替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40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合理均分。采用5-氟尿嘧啶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的20例患者为参照组,采用伊利替康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较比参照组(65.0%)更高,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晚期胃癌化疗予以伊利替康治疗可以使化疗效果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贾冰耿亮姚秋菊周雷周东亚王小龙
关键词:伊利替康晚期胃癌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