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 作品数:37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稳定的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以便进行相关烧烫伤创面修复研究。方法取30只BALB/c小鼠,采用自制木质烫伤板,沸水浴法烫取直径8 mm的圆形创面,烫伤时间分别为5 s、10 s、15 s。伤后48 h,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筛选最佳创面烫伤时间。另取72只小鼠制成深Ⅱ度烫伤创面,采用擦刮法分别接种20μL菌浓度为1×106、l×107、1×108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的菌液。接种细菌后72 h,取创面组织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并测定3、7、14 d的皮肤菌负荷,筛选最佳的细菌接种浓度。最后,按最佳条件建模后,观察创面的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中、愈后的组织学变化,以确定此创面感染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组织学结果表明,10 s为深Ⅱ度创面的理想致伤时间,最佳接种菌浓度为l×108CFU/mL,此时期,14 d内菌负荷均高于l×105CFU/g。该模型的创面愈合时间(21±0.95 d)较正常创面愈合时间(15.92±0.34 d)明显延长(P<0.01),炎性反应明显,愈后不佳。结论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可作为感染创面防治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 沈娟金小宝丁静朱家勇
- 关键词:烧烫伤金黄色葡萄球菌BALB
-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B7.2基因的克隆及其可溶剪接体的发现
- 2008年
- 目的研究B7.2基因在肿瘤免疫方面作用,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人B7.2基因的全长基因,并构建含此基因的重组质粒。方法根据人B7.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用RT-PCR、巢式PCR方法扩增B7.2基因的全长基因,并构建至PGEM-T载体中,测序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构建B7.2/PGEM-T重组载体,并发现一种新的B7.2异常的剪接体,保留第1,2,3,5外显子,第四外显子全部缺失,共144 bp,其编码蛋白质由此缺少一段跨膜结构。结论新剪接体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存在可能是个普遍现象,其对细胞功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为研究B7.2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蔡荣钦沈娟林克波邵红伟黄树林
- 关键词:B7.2巢式PCR基因克隆剪接体
- 诃子水提物对高尿酸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诃子水提物改善高尿酸肾病大鼠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诃子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GeneCards数据库收集高尿酸肾病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运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软件构建“诃子-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诃子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pkCSM数据库预测核心成分的ADMET性与类药性。采用氧嗪酸钾联合10%果糖诱导构建高尿酸肾病大鼠模型,通过对血清及尿液的肾功能指标检测及肾组织HE、PAS和Masson染色,验证诃子水提物的保护作用。采用CCK8、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验证诃子水提物及其核心成分对尿酸诱导的HK-2肾损伤细胞模型及关键靶点的作用。结果:收集获得7个诃子活性成分,成分靶点70个,高尿酸肾病相关靶点878个,药-病交集靶点22个。GO富集分析表明,诃子主要影响白细胞凋亡、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细胞反应、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与蛋白质特定结构域结合、参与凋亡信号通路的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BH3结构域结合等分子功能;涉及膜微区、转录调节复合物、受体复合物等细胞组分,进而起到治疗高尿酸肾病的作用。KEGG富集分析表明,诃子治疗高尿酸肾病涉及的主要通路为P53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等。TP53、ESR1、CASP8、CASP9和CASP3是诃子治疗高尿酸肾病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诃子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且ADMET性与类药性分析表明核心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动物实验表明,诃子水提物显著降低高尿酸肾病大鼠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含量(P<0.05或P<0.01),并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细胞实
- 刘豪沈娟刘文彬金小宝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线粒体损伤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与功能异常在IB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对炎症性肠病中线粒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梳理,重点探讨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自噬功能障碍、动力学紊乱、呼吸功能缺陷对IBD的影响,尝试寻找其潜在治疗靶点,旨在为IBD的科学防治提供新依据。
- 吴晓婷轩昂沈娟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线粒体
- 基于CSP I-plus设计新型肝靶向候选生物药物及评价
- 朱家勇卢雪梅金小宝马艳汪洁沈娟褚夫江黄演
- 该项目属基础医学领域。肝炎病毒感染、肝癌治疗尚缺乏靶向性强、疗效确切的药物,以靶向分子为载体,携带抗病毒或抗癌药物为弹头的生物靶向治疗,是近20年来的热点课题。项目组聚焦疟原虫子孢子靶向入侵肝细胞的分子机制,创新性地将疟...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
- 超螺旋质粒分离纯化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螺旋质粒分离纯化工艺,不使用动物源性的酶,不使用对人畜有毒的苯酚、氯仿等有机溶剂,优化了工艺原料的用量和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提取效率,为超螺旋质粒DNA在制备基因治疗和基因疫...
- 黄树林李黄金薄华本邵红伟沈娟余雪松
- 文献传递
-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实习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被引量:2
- 2008年
- 本科毕业实习是培养社会所需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为目标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培养模式的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
- 沈娟
- 小鼠sIL1ra基因克隆与其在骨髓抑制恢复中的功能研究
- 2008年
- 目的:构建鼠分泌型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sIL1r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进行体内表达,并研究其在5氟尿嘧啶(5-FU)所致骨髓抑制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鼠sIL1r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RT-PCR克隆其编码序列,并构建至phCMV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胫前肌肌肉注射、随后电击转染等方法获得了该基因在小鼠体内的高效表达,并研究了sIL1ra的药效学功能。结果:体内表达sIL1ra能增加5-FU注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以及骨髓细胞数(P<0.05或P<0.01)。结论:体内转染sIL1ra可以促进小鼠骨髓抑制后造血的恢复。
- 沈娟张巨峰邵红伟沈晗余雪松肖兰凤
- 关键词:基因克隆骨髓抑制
- 一种肝靶向肽与人干扰素a2b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靶向肽与人干扰素a2b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肝靶向肽与人干扰素a2b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体外实验证实,本发明所述融合...
- 朱家勇卢雪梅金小宝沈娟马艳梅寒芳褚夫江李小波吴强肖明珠黄演婷
- 新型促愈合融合多肽分子LL-37-haFGF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融合蛋白LL-37-haFGF有明确促创面愈合效果,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评价LL-37-haFGF的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LL-37-haF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毒性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情况,根据国家SFDA 2010年《治疗用生物制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设计皮肤急性、长期毒性试验,以及皮肤刺激性和过敏试验。结果 LL-37-haFGF不影响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和凋亡;对皮肤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皮肤解剖结构无明显改变,主要脏器均正常;125μg/cm2剂量对局部皮肤刺激性平均反应积分值为0,累积刺激指数为0;在125μg/cm2剂量对皮肤平均反应值为0,致敏率为0。结论局部应用LL-37-haFGF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在体内、外模型上均有较高安全性。
- 沈娟马艳金小宝朱家勇
- 关键词:皮肤安全性刺激性致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