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明军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醒脑
  • 2篇醒脑开窍
  • 2篇醒脑开窍针刺
  • 2篇醒脑开窍针刺...
  • 2篇针刺
  • 2篇针刺法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2篇开窍
  • 2篇刺法
  • 1篇修复术
  • 1篇修复术后
  • 1篇意识障碍患者
  • 1篇针刀
  • 1篇针刀治疗
  • 1篇治疗颅脑损伤
  • 1篇术后
  • 1篇体外冲击波
  • 1篇体外冲击波疗...

机构

  • 4篇建德市第一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应明军
  • 2篇赖志良
  • 1篇李超
  • 1篇陈晟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21年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交通意外、老年人跌倒外伤的增多,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正逐年升高。如何阻止病情进展、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障碍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点之一。近年来,对颅脑损伤的研究日渐深入,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该病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故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病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也为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应明军谢启平赖志良吕志灵赖一鸣徐晶
关键词:颅脑损伤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23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高压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最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针刺组及高压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及高压氧联合运用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改善预后,且优于单纯采用一种治疗方法。
应明军陈晟吕志灵赖志良赖一鸣徐晶
关键词:颅脑损伤醒脑开窍高压氧
肩袖修复术后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继发肩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分析肩袖修复术后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患者继发肩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修复术后继发肩关节僵硬患者116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CMS)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屈曲、肩外展、肩关节侧位外旋、肩关节侧位内旋范围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更低(P<0.05)。结论 肩袖修复术后继发肩关节僵硬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和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也能减轻炎症反应。
李超应明军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肩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
超微针刀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超微针刀和常规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颈肩背部疼痛情况。治疗1个月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华针灸临床诊疗规范》中颈椎病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1.16)分,(5.10±1.03)分;t=0.826,P=0.412];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10.117,P=0.000;t=10.670,P=0.000];超微针刀组VAS评分小于常规针灸组[(1.33±1.27)分,(2.03±1.25)分,t=-2.157,P=0.035]。治疗1个月后,超微针刀组痊愈1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常规针灸组痊愈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超微针刀组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组(Z=-2.182,P=0.029)。结论:超微针刀治疗颈肩综合征,可以有效缓解颈肩背部疼痛、改善其活动功能,且疗效优于传统针灸。
应明军吕志灵
关键词:小刀针颈痛肩痛背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