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 作品数:29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慢性HBV感染过程中CD4+T细胞高表达CD95与活化相关 目的:检测HBV感染者CD4+T细胞CD95、CD38、HLA-DR的表达水平,探讨HBV感染过程中CD4+T细胞免疫活化和免疫耗竭的意义。方法:根据外周血HBV DNA水平将HBV感染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38例)与低病... 刘显 王登嵘 彭丽珊 杨洋 以济兴 王启辉 冷静 肖健关键词:HBV CD4+T细胞 CD95 CD38 HLA-DR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癌痛消颗粒防治肝癌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癌痛消颗粒(ATXF)防治肝癌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并结合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初步的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癌痛消颗粒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N、Drugbank、TTD数据库获取肝癌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获得ATXF防治肝癌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8软件构建ATXF各成分与肝癌作用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STRING平台分析ATXF防治肝癌靶点的互作网络,并运用CytoNCA分析各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利用中位数筛选获得ATXF防治肝癌的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分析平台,对获得的核心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大鼠腹水癌Walker-256细胞株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经ATXF灌药干预15 d后取出瘤块。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移植瘤内AKT、pAKT、p53、p-p53、ERK1/2以及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从ATXF中筛选得到257种活性成分,作用于294个靶点,与7993个肝癌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潜在作用靶点231个。进一步筛选获得AKT1、IL6、TP53、MAPK3、TNF、JUN、CASP3、MAPK1、MYC、PTGS2、MMP9等11个核心靶点,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以上核心靶点富集于HBV、TNF和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大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ATXF可显著下调移植瘤内AKT、pAKT、pERK1/2的表达水平,同时显著上调p-p5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发现癌痛消颗粒可作用于多条肿瘤信号通路,并运用大鼠移植瘤实验初步证实ATXF对于AKT、p53以及ERK1/2蛋白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以上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肝癌作用。 刘欢 刘欢 刘显 刘莎莎 韦燕飞关键词:癌痛消颗粒 肝癌 信号转导 核因子κB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核因子κB(NF-κB)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过程,包括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发育、细胞生长和凋亡等。近年研究发现,NF-κB的活化在病毒感染中也有重要作用,各种病毒通过介导NF-κB信号通路,促使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转录。该文主要介绍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及其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彭丽珊 刘显 肖健关键词: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 病毒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1感染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凋亡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对HIV-1感染者CD19^(+)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CD38、CD95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ART,将101例HIV-1感染患者分为未治疗组73例和治疗组28例,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水平及其CD38、CD95和PD-1的水平。并分析治疗组、未治疗组中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未治疗组、治疗组、健康对照组CD19^(+)B淋巴细胞水平依次升高,而该细胞中CD95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健康对照组和治疗组CD19^(+)B淋巴细胞CD38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未治疗组(均P<0.05),而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和治疗组CD19^(+)B淋巴细胞PD-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上的CD38、PD-1、CD95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在未治疗组中仅有CD38与CD95间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ART可能通过影响HIV-1感染者CD19^(+)B淋巴细胞中CD38与CD95(而非PD-1)的表达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增强CD19^(+)B淋巴细胞的活化而抑制其凋亡,从而对HIV-1感染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发挥一定的修复作用。 李建明 熊润松 彭丽珊 王登嵘 杨洋 刘显 伍月榕 梁镕伊 梁淑家 肖健关键词:CD19 CD38 CD95 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肝癌是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转化治疗已成为目前中晚期肝癌治疗的共识。肝脏自身存在的免疫耐受,肿瘤组织以及各种免疫成分构成了动态变化的肝癌微环境。肝癌微环境下的免疫逃逸是当前免疫治疗的主要障碍。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细胞的状态和功能与癌症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归纳了肝细胞癌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探索针对性的抗肿瘤临床治疗策略。 彭丽珊 宁琳婷 刘显关键词:肝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复方扶芳藤合剂作为治疗性和预防性给药的选择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复方扶芳藤合剂(compound fufangteng mixture,CFM)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作为治疗性给药还是预防性给药的最佳方式。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CTX+CFM高、中、低剂量治疗组(CTX+CFM-1、2、3),CFM+CTX高、中、低剂量预防组(CFM+CTX-1、2、3),每组5只。通过腹腔注射给予Blank组生理盐水(0.02 mL/g),CTX+CFM-1、2、3通过腹腔注射给予70 mg/kg环磷酰胺,每日1次,连续3天,自第4天起,3组分别灌胃15、7.5、3.75 g/kg CFM,连续10天;CFM+CTX-1、2、3灌胃15、7.5、3.75 g/kg CFM,连续10天,自第11天起,通过腹腔注射给予70 mg/kg环磷酰胺,每日1次,连续3天。观察小鼠状态,监测小鼠体质量,检测末次小鼠血常规、胸脾指数、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CFM+CTX预防组和CTX+CFM治疗组在改善CTX诱导的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比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CTX+CFM治疗组在改善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指数和淋巴细胞数量方面优于CFM+CTX预防组(P<0.05)。结论:CFM作为治疗性给药,更有利于改善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状态。 陈果 刘显 彭丽珊 李建明 吴展帅 肖健关键词:复方扶芳藤合剂 免疫抑制 T淋巴细胞 桂西某电解铝厂氟作业工人尿氟水平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测定桂西某电解铝厂氟作业工人及周围居民尿氟含量,为预防职业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桂西某电解铝厂99名氟作业工人为氟暴露组,远离电解铝厂30 km的54名居民为对照组,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结果]氟暴露组平均尿氟含量(1.44±0.57 mg/L)高于对照组(0.86±0.37 m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氟暴露组尿氟超标率(36.36%)高于对照组(3.70%)(P<0.01);氟暴露组男性和女性的尿氟含量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相应性别的尿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电解铝厂氟作业工人的尿氟水平及尿氟超标率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和宣传教育,降低作业人员体内氟负荷。 刘靖 刘显 苏齐鉴 陈志杰 王登嵘 李海 吴琪俊关键词:氟 尿氟 超标率 电解铝厂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1感染者PD-1^(+)CD160^(+)CD3^(+)T细胞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对HIV-1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1,PLWH)CD3^(+)T细胞PD-1和CD160表达及其活化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66例慢性HIV-1感染患者,根据是否接受ART治疗,将PLWH分为non-ART组(39例)和ART组(27例),并设置HIV-1阴性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CD4计数及CD3^(+)T细胞中PD-1、CD160、CD95、CD38和HLA-DR的表达,并分析3组间不同指标的差异性。结果non-ART组CD3^(+)T细胞百分比和PD-1^(+)T细胞百分比与AR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1,P>0.9999),而其CD160^(+)CD3^(+)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RT组(P=0.0162)。共表达分析显示,non-ART组PD-1^(+)CD160^(+)CD3^(+)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RT组(P=0.0121),而在单阳的CD3^(+)T性细胞(CD160^(+)PD-1^(-)和PD-1^(+)CD160-)细胞群,ART组和non-ART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82,P>0.9999)。在PD-1^(+)CD160^(+)CD3^(+)T细胞CD38方面,non-ART组显著高于ART组和HIV-1阴性对照组(P=0.0005,P=0.0015),HIV-1阴性对照组和A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9)。结论ART对PLWH中PD-1^(+)CD160^(+)CD3^(+)T细胞百分比及其CD38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彭丽珊 杨洋 伍月榕 刘显关键词:HIV-1 PD-1 慢性HBV感染过程中CD4~+T细胞高表达CD95与活化相关 目的:检测HBV感染者CD4~+T细胞CD95、CD38、HLA-DR的表达水平,探讨HBV感染过程中CD4~+T细胞免疫活化和免疫耗竭的意义。方法:根据外周血HBV DNA水平将HBV感染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38例)与... 刘显 王登嵘 彭丽珊 杨洋 以济兴 王启辉 冷静 肖健关键词:CD4+T细胞 CD95 CD38 HLA-DR 文献传递 癌痛消方调节NK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NK1.1及CD96、CD95、PD-1在小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癌痛消方对肝癌NK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小鼠构建H22原位肝癌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癌痛消方低、中、高剂量组、索拉菲尼组,6只/组,癌痛消方组给予不同剂量癌痛消方水煎剂灌胃治疗,索拉菲尼组予索拉菲尼灌胃治疗,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NK细胞及其CD96、CD95、PD-1的表达频率。结果与模型相比,癌痛消方低、中、高剂量组、索拉菲尼组NK1.1表达显著升高,CD96表达显著降低,癌痛消方中、高剂量组PD-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癌痛消方可促进NK细胞向肝癌组织浸润并促进其细胞杀伤功能。 彭丽珊 刘欢 刘显关键词:肝细胞癌 NK细胞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