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南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在儿童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联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O_(2) removal,ECCO_(2)R)技术在呼吸衰竭患儿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本院PICU收治的12例进行CRRT联合ECCO_(2)R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转归、体外管路使用情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前1 h,后1、6、12、24 h血气分析数值、呼吸机参数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6例顺利撤离CRRT+ECCO_(2)R及机械通气,3例转ECMO治疗。自动放弃3例,死亡2例,总病死率41.7%。CRRT+ECCO_(2)R连续治疗时间15~112 h,2例出现体外管路堵塞。治疗1 h后PaCO_(2)由(64.67±24.4)mmHg降至(49.42±15.54)mmHg,pH值由(7.28±0.20)升至(7.38±0.11),FiO_(2)由(0.85±0.13)降至(0.78±0.15),PC由(19.42±4.34)cmH_(2)O降至(17.75±4)cmH2O;治疗24 h,PaCO_(2)降至(39.2±5.55)mmHg,pH值升至(7.41±0.04),FiO_(2)降至(0.46±0.11),PC降至(13.8±3.36)cmH_(2)O,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联合ECCO_(2)R治疗可以安全替代部分肺通/换气功能,并在保护右心功能、改善肺-肾交互发挥作用,可作为体外呼吸、循环、肾脏联合支持的一种选择,具有广阔的前景。
- 党伟姜琴付亚丽张燕丽张素芳张凡刘磊林霞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呼吸衰竭儿童
- 儿童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高危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 了解近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耐药情况,分析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PICU收治的4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对鲍曼不动杆菌...
- 李军党伟曾冬生张伟林霞
- PICU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迁.了解PICU住院患儿呼吸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济南市儿...
- 姜琴林霞党伟毕思明曾冬生
-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
- PICU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的抗生素选择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济南市儿童医院PICU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3000份,其中20...
- 林霞姜琴毕思明党伟曾冬生
-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儿童血浆置换中的应用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儿童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收入济南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并行局部枸橼酸抗凝PE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2人、28例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出血、体外管路使用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数值、血清总钙、活化凝血时间等变化。结果所有患儿未见出血加重表现,1例患儿因静脉压增高治疗提前结束。治疗后0.5 h离子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pH、HCO_(3)^(-)、BE、乳酸、PaCO_(2)、血清总钙、Na^(+)升高,K^(+)、离子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4 h,pH、HCO_(3)^(-)、BE、PaCO_(2)、N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子钙、乳酸、K^(+)恢复治疗前基线水平。治疗后12~15 h,pH、HCO_(3)^(-)、BE、PaCO_(2)、Na^(+)、K^(+)、离子钙、乳酸恢复治疗前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局部枸橼酸抗凝行PE,体外抗凝效果理想,不增加出血风险。但代谢并发症发生率高,主要是代谢性碱中毒。随时间延长,代谢紊乱可自行缓解,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目前PE尚无完美的抗凝剂,局部枸橼酸抗凝可作为儿童PE的一种可行、有效抗凝方式,特别是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患儿。
- 党伟张凡李云霞陈捷林霞张素芳鲁伟峰
- 关键词: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浆置换儿童代谢性碱中毒
- LPIN1基因突变致反复性急性肌红蛋白尿1例诊治体会
- 林霞张凡刘磊党伟李军
- 一种医用变径管路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变径管路,包括弧形板、输气管、固定装置和输放气装置,弧形板包括气室和滑动板,气室包括限位环,八个相邻的弧形板连接,弧形板的滑动板与相邻的弧形板的气室滑动连接,气室与滑动板连接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滑动...
- 林霞姜琴张凡鲁伟峰张素芳曾冬生
- EV71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87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EV71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资料。结果187例患儿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眼球震颤等,均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压力增大者占50.80%。145例行颅脑MRI检查,示脑干损伤者占31.72%、脑水肿者占43.45%、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者占7.59%。入院后给予退热、镇静、大剂量维生素C、磷酸肌酸、胃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针对病情危重程度给予限制人量、降低颅内压、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拮抗交感神经兴奋性等治疗。187例患儿治疗10~57d、平均13.5d。其中死亡12例,转康复科康复治疗9例,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EV71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易出现神经系统受累,颅脑MRI检查有助于诊断及病情判断,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有效手段。
- 林霞刘兴莉董春华姜琴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危重症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