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作品数:16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修正PM模型的水分胁迫下柑橘树蒸腾速率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利用修正Penman-Monteith(PM)模型对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柑橘树蒸腾速率进行模拟。【方法】基于2022年6—7月的气象数据、红外温度、叶片气孔导度及实测柑橘树蒸腾速率,对PM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冠层阻力和空气动力学阻力)进行模拟。采用Ortega-Farias模型模拟冠层阻力;采用Perrier对数法和仿叶法分别计算空气动力学阻力,将模拟的阻力参数应用于PM模型,模拟柑橘树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的蒸腾速率,评价不同阻力参数对PM模型输出精度的影响。【结果】柑橘树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Ortega-Farias模型模拟的冠层阻力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63,能够较好地反映柑橘树叶片冠层阻力在水分胁迫下的日变化情况。在模拟空气动力学阻力时,仿叶法的模拟值大于Perrier对数法的模拟值,且午时波动较大。在土壤水分充足、轻度土壤水分胁迫、中度土壤水分胁迫和重度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采用Perrier对数法计算空气动力学阻力时,PM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分别为0.66、0.58、0.55、0.2;而采用仿叶法计算空气动力学阻力时,PM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分别为0.71、0.64、0.62、0.24。【结论】当土壤含水率高于田间持水率的50%时,使用Ortega-Farias模型模拟冠层阻力并采用仿叶法模拟空气动力学阻力能够提升PM模型模拟柑橘树蒸腾速率的精度。 高文杰 董晓华 赵文义 李璐 李璐 李璐关键词:蒸腾速率 水分胁迫 冠层阻力 气孔导度 盆栽柑橘树蒸腾过程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观测柑橘树的日蒸腾规律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室外试验,研究了盆栽柑橘树的蒸腾规律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气象因子和叶面积指数,对Penman-Monteith模型中的冠层表面阻抗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了盆栽柑橘树的蒸腾过程。结果表明,1柑橘树的蒸腾速率在1天内呈单峰变化,在每日14:00左右达到峰值;2气象因子对于蒸腾速率的相关性,按由大到小依次为环境温度、太阳净辐射、风速、相对湿度,其中相对湿度与蒸腾速率负相关;3使用修正后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盆栽柑橘树的蒸腾强度时,2014年6月10—16日、2014年10月5—11日、2015年5月27—30日、2015年6月7—10日的模拟值与茎流计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1 5、0.867 1、0.943 1、0.946 3。修正后的Penman-Monteith模型在模拟盆栽柑橘树蒸腾速率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6月份的模拟精度高于11月份。 李璐 董晓华 赵乔 方燕琴 姚着喜 苏欢关键词:天平 蒸腾速率 基于SWAT模型的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被引量:8 2016年 淮河流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水文响应规律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前提。以淮河王家坝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AT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对研究区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结合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构造最佳土地利用情景;利用验证好的SWAT模型分析最佳土地利用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土地利用现状情景的水文响应。结果表明,相比2000年土地利用,生态保护情景水文响应变幅较小,而最佳土地利用情景下41.29%的耕地转化为林地,年、月均地表径流和年、月均泥沙量减小,年、月均地下径流增加,年、月均蒸发量变化不大。说明最佳土地利用状态有助于提高研究区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 董晓华 方燕琴 李英海 喻丹 苏欢 李璐 姚着喜关键词:淮河流域 SWAT模型 水文响应 长江中下游降水分区的季节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响应 2025年 探究长江中下游流域季节降水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响应,可以揭示气候变化对流域内异常降水的影响,对进一步准确预估流域旱涝灾情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1978—2017年总计40a的日降雨数据,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以及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等趋势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季节尺度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交叉小波法分析研究区不同季节降水对典型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响应。结果显示:(1)在未来,春季降水易在中部Ⅰ区异常增加;夏季降水易在东南Ⅱ区异常增加;秋季降水易在东北Ⅲ区异常增加;冬季降水易在西南Ⅳ区异常减少。(2)春季降水与四种大气环流高度相关,秋季降水不易受环流因子影响,夏、冬季流域东北地区降水易受影响。AO主要影响冬季降水,PDO易影响春、冬季降水,SOI对夏季降水影响大。流域季节降水对大气环流的响应由南部及东北地区逐渐向西北地区递减;(3)东南Ⅱ区春、秋季降水不可预测性强,夏季降水极端且趋于增加,冬季异常降水影响大且关联小麦种植,需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东南地区降水的影响。以上结论可为区域季节性降水灾害防治提供潜在的预测因子,并有助于及时应对区域旱涝灾情,可提高灾害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和效果。 李函珂 董晓华 马耀明 龚成麒 马耀明 冷梦辉 李璐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大气环流 基于水科学与水工程的地方高校科普基地构建 2023年 地方高校是社会科普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科普基地在地方高校科学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不仅可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还可以引领科研创新,成为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以三峡大学水科学与水工程求索溪科普基地为例,提出了多种具体的实践思路和科普形式,探讨地方高校特色科普基地的构建,旨在与其他高校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石小涛 李婉仪 李璐 彭辉 蔡宜洲 谢晓庆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普基地 水科学 水工程 非洲奥果韦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估算 被引量:1 2020年 非洲大陆电力严重短缺,同时水能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水电开发量仅占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的7%,水电资源有较大开发空间.本文以非洲奥果韦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该流域地形、降雨和径流资料,对奥果韦河流域的降雨及径流特性进行分析.对奥果韦河干流采用径流直接计算,同时对缺资料支流移用径流系数的方法,估算奥果韦河流域的理论蕴藏量,分析了该流域的水力资源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奥果韦河流域年降雨量均值为1800 mm,从西到东降雨量逐渐减少;奥果韦河多年平均流量为4730 m 3/s,干流多年平均丰水枯水比值为1.77,年内变化较大;奥果韦河水力资源主要集中于干流中下游、伊温多河和恩古涅河,其理论蕴藏量分别为6389.39 MW,1043.02 MW,1572.43 MW.本研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资料地区的水力资源估算提供了新方法,对开拓国外水电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李璐 董晓华 赵乔 周清平 薄会娟 魏冲关键词:理论蕴藏量 水资源特性 气象因素对柑桔树植株日间蒸腾作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采用包裹式热平衡茎流计,对盆栽柑桔树的茎流速率进行监测,同时对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因素进行监测,以研究盆栽柑桔树日间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桔树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柑桔树蒸腾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各气象因素相关系数为:大气温度(0.849)>太阳净辐射(0.813)>大气相对湿度(-0.810)>风速(0.570)>露点温度(0.219),说明大气温度是主导因素;以上述三种主要环境因子为自变量建立了一个经验回归模型,该经验模型的模拟结果较传统的彭曼-蒙特斯模型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测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对柑桔树的蒸腾速率进行比较精准的预测。 葛亮 董晓华 李璐 李璐 严冬英关键词:气象因素 柑桔树 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化学品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点。以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化学品管理为例,借鉴GSP管理体系理念,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对管理流程进行细化,应用于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同时将每个实验室作为风险源,以化学品风险、存储风险和安全操作风险作为一级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9个二级风险指标,建立实验室化学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通过探索GSP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中的应用,并建立化学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加强化学品监管力度和完善监管流程,从而降低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安全风险。 李璐 董晓华 周新华 吴正佳 刘冀 薄会娟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化学品管理 风险评估 基于REOF的两种卫星降水产品(IMERG和MSWEP)在金沙江流域降水分区尺度精度评估 被引量:2 2024年 高时空分辨率降水产品的精度评估是卫星降水用于水文气象干旱等研究的前提。本研究提出在降水分区尺度下评估IMERG和MSWEP两种卫星降水产品的精度,并与不分区尺度(即流域尺度)进行比较。首先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对金沙江流域(JSB)进行降水分区,通过贡献率得出8个分区较为适合。然后识别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2种降水产品都可以很好地捕捉降水呈现出的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最后在日尺度、降水发生概率和极端降水探测能力3个方面对降水产品在分区尺度和不分区尺度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MSWEP的精度在多数降水分区优于IMERG,被推荐5次(1、3、6、7和8区),集中在流域的中游。同时流域尺度也推荐MSWEP。在降水事件发生概率方面,MSWEP能再现不同等级降水强度的概率密度分布,但过高估计0.1~1 mm/d降水事件的发生概率;而IMERG过高估计小于0.1 mm/d降水事件的概率。在极端降水探测能力方面,流域尺度的KGE值都是正值,且IMERG优于MSWEP,但分区尺度上,KGE值在部分降水分区中存在负值,表明IMERG和MSWEP均不能很好地探测出该区的极端降水事件。本研究成果表明降水分区尺度是必需的,能够更加精细地评估降水产品。研究结果可为具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卫星降水评估提供参考。 薄会娟 林青霞 李璐 李璐 李璐关键词: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不同积云对流方案对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和气温模拟的性能评价 2025年 以往开展的基于长江流域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微物理过程方案参数化优选的研究,没有对长江中下游这一特定区域多个气象要素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优选。本研究在适合微物理过程、边界层等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选用长江中下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降水、气温进行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KF(Kain-Fritsch)、BMJ(Betts-Miller-Janjic)及GF(Grell-Freitas)的优选,并同时从不同海拔、水汽来源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三种方案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天气型选择合适的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1)选取的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降水和气温模拟结果表现不同。KF方案在降水模拟中表现较好,日降水模拟相关系数为0.73~0.77;GF方案在气温模拟中表现优异,日均气温模拟相关系数为0.71~0.77。(2)三种方案在不同海拔高程的表现差异明显,KF和BMJ方案较好地展现了武陵山—大巴山一带降水与地形的对应关系。在经度剖面上,KF方案2015、2017年6月的降水模拟误差分别为5.96%、6.06%。GF方案则对地形抬升作用的描述过于强烈,导致剖面降雨量变化幅度较大。(3)三种方案模拟结果的水汽来源有所不同,KF方案显示印度洋季风带来充沛水汽,水成物含量少,云水混合比集中,更适合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降水模拟;GF方案则显示南海暖湿气流较强,水成物含量多,云系发展旺盛,更适合强对流天气频发地区的降水模拟。(4)不同水汽来源对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精度影响不大。尽管2017年6月较2015年6月受到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影响更大,但降水模拟结果仍显示KF方案表现最佳。 张琳悦 董晓华 马耀明 马耀明 冷梦辉 李璐 龚成麒 苏中波关键词: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降水 气温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