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伟忠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肝癌
  • 1篇胆肠
  • 1篇胆肠吻合
  • 1篇胆肠吻合术
  • 1篇胆肠吻合术后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 1篇射频消融术治...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黎伟忠
  • 3篇王金林
  • 3篇莫灿荣
  • 2篇袁树明
  • 1篇庞泓
  • 1篇陈卓林
  • 1篇黄青
  • 1篇杨峰
  • 1篇王志勇
  • 1篇李涛
  • 1篇曾朝辉
  • 1篇魏培
  • 1篇彭伟谦
  • 1篇林志强
  • 1篇袁淑仪
  • 1篇王在国
  • 1篇叶立青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良Glisson鞘外阻断在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改良Glisson鞘外阻断在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LALH)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Glisson鞘外解剖阻断血流,对照组采用常规Glisson鞘内解剖阻断血流。采用软件SPSS 20.0统计分析数据。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中出血量等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两组患者预后。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左肝蒂解剖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术后累积无病生存(76.7%vs.73.3%)和累积总生存(86.7%vs.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061/0.172,P=0.873/0.678)。结论LALH术中应用改良Glisson鞘外阻断可安全、高效打开鞘外无血通路,精确快速地控制左半肝入肝血流,具有与传统Glisson鞘内解剖阻断血流相同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预后。
黎伟忠黎嘉历张映南莫灿荣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腹腔镜
改良套叠缝合法在预防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套叠缝合法在预防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价值,为胆肠吻合术提供新手术技巧。方法:将48例需行胆肠吻合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应用改良套叠缝合法行胆肠吻合术,对照组26例行常规胆肠吻合法,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吻合口大小、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套叠缝合法有效减少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效果好,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莫灿荣王金林袁树明黎伟忠王在国林志强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
腹腔镜热CO2气腹对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影响
王金林叶跟榕李涛王志勇曾朝辉魏培杨峰袁淑仪李柱威黄青叶立青黎伟忠庞泓陈卓林彭伟谦
该项目为2010年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重点项目(编号20101051500101)。普外、微创领域。胃癌腹腔种植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广泛应用和腹腔热灌注化疗及其联合细胞减容术,启发了腹腔镜手术...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腹腔种植转移腹腔镜
二甲双胍口服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口服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的疾病控制率、生存率、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3+、CD4+、CD8+、CD4+/CD8+T细胞)、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5.00%,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术后第18、24个月,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7天、第6个月,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CD3+、CD8+、CD4+/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口服可改善接受TACE和RFA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较安全。
莫灿荣王金林黎伟忠袁树明
关键词:二甲双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原发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