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振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昆虫
  • 5篇植物
  • 5篇天敌
  • 3篇天敌昆虫
  • 3篇捕食
  • 3篇捕食性
  • 3篇捕食性天敌
  • 2篇蜘蛛
  • 2篇蜘蛛目
  • 2篇生态调控
  • 2篇生物防治
  • 2篇普通昆虫学
  • 2篇物防
  • 2篇昆虫学
  • 2篇害虫
  • 1篇地理分布
  • 1篇调查初报
  • 1篇东亚小花蝽
  • 1篇新种记述
  • 1篇亚科

机构

  • 12篇长江大学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湖北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作者

  • 13篇金振宇
  • 6篇王甦
  • 4篇李姝
  • 2篇张建民
  • 2篇喻浩
  • 1篇刘凤想
  • 1篇李倩
  • 1篇张帆
  • 1篇李传仁
  • 1篇陈建
  • 1篇孙正祥
  • 1篇黄宁兴
  • 1篇张大为
  • 1篇邓建新
  • 1篇谢广林
  • 1篇肖智超
  • 1篇李长江

传媒

  • 3篇求知导刊
  • 2篇蛛形学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检疫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农架花甲亚科昆虫种类调查初报被引量:1
2016年
系统调查了湖北省神农架地区花甲亚科(鞘翅目:花甲科)昆虫的种类,共鉴定出1属9种,描述了各个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分布信息等。
肖智超彭意文贾丰莲金振宇
4种实蝇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
2025年
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和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均为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目前,对于实蝇触角的超微结构已有初步报道,但这几种实蝇触角上的感受器尚未得到全面研究。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对具条实蝇、南瓜实蝇、桔小实蝇和三点棍腹实蝇触角的机械与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开展研究,共观察到4种化学感受器类型,分别为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腔形感受器,以及2种机械感受器,即刺形和微毛形感受器。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种实蝇触角与感受器形态,发现三点棍腹实蝇触角柄节与梗节明显长于具条实蝇、南瓜实蝇和桔小实蝇,并在鞭节具有其他实蝇所不具备的腔形感受器。
郭静凤傅钰婷罗瑶沈浩赵宇韩阳春金振宇
关键词:南瓜实蝇桔小实蝇触角感受器
中国斯托蛛属2新种记述(蜘蛛目:拟平腹蛛科)被引量:2
2009年
记述了分布于江西和海南的拟平腹蛛科2新种:庐山斯托蛛,新种(图1~12)Storenomorpha lushanensis Yu & Chen sp.nov.和海南斯托蛛,新种(图13~24)Storenomorpha hainanensis Jin&Chen sp.nov.。
喻浩金振宇刘凤想陈建
关键词:蜘蛛目拟平腹蛛科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香梨优斑螟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2025年
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对多种果树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果树产业的发展。为评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香梨优斑螟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适生区的空间格局变化,通过筛选影响该虫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基于其在我国的分布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香梨优斑螟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SSP245:2041-2060、2061-2080和SSP585:2041-2060、2061-2080)的潜在分布范围和适生区变化。结果显示,MaxEnt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训练AUC均值为(0.992±0.0023),表明模型预测准确。香梨优斑螟的潜在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香梨优斑螟主要分布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天山山脉南侧、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兰州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宁夏地区、内蒙古地区以及青海部分地区,适生区总面积87.75万km^(2),其中高适生区面积5.39万km^(2),中适生区面积13.06万km^(2),低适生区面积69.3万km^(2)。未来气候条件下,这些地区的适生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几何中心在SSP245情境下先向南再向北移动,总体呈现向北扩张,而SSP585情境下几何中心先向东后向西移动,总体呈现向西扩张且适生区面积相比当前气候都有所增加。由此可见,香梨优斑螟的适生区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果树生产地,也是害虫入侵的关键路径。因此,应加强该地区的监控与防范措施,减少害虫的扩散风险,保障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袁文镒王山宁张大为李倩李倩王甦金振宇
关键词:香梨优斑螟气候变化
蜜源植物波斯菊对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6
2021年
蜜源植物有利于天敌昆虫田间定殖与增效控害,是保护性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筛选及评价蜜源植物对天敌的涵养作用,本研究比较了波斯菊Cosmosbipinnata、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荷兰菊Symphyotrichumnovi-belgii与对照杂草区域的天敌、害虫种群动态,同时评价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波斯菊对瓢虫及蚜虫种群数量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杂草区域相比,千屈菜区域内天敌及害虫数量均显著较多,波斯菊区域内天敌数量显著较高但害虫数量较少,优势天敌为捕食性瓢虫。不同种植密度下波斯菊花带内的捕食性瓢虫和蚜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密度为50%波斯菊花带内瓢虫和蚜虫数量高于种植密度100%,且两种密度下波斯菊花带内益害比均显著高于对照杂草区域。本研究初步表征:波斯菊花带对捕食性天敌具有较好的诱集涵养作用,可作为天敌优良的蜜源植物增效害虫生物防治。
方艳王杰覃杨王甦金振宇李姝
关键词:波斯菊生态调控
功能植物物候特性对天敌增效的时空匹配评价
2025年
天敌生境管理是生态调控领域的重要策略,但功能植物的应用常因物候特征与昆虫群落匹配不足而受限.以13种本地功能植物为对象,系统评估其物候期(花期)与捕食性天敌及植食性害虫活动的时空匹配关系,量化益害比、简单偏好指数(simple preference index,SPI)及重叠天数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百日菊Zinnia elegans、蜀葵Alcea rosea、绿豆Vigna radiata和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的捕食性天敌累积量、益害比高于其他植物,且与优势天敌中小花蝽、蠋蝽Arma chinensis、草蛉等活动期呈现高时序关联性.本研究发现植物物候期(如花期)与天敌活动期存在“时间窗效应”,可通过整合菊科与豆科植物的生育周期,构建覆盖天敌需求窗口期的优化配置模式,使其匹配程度达到较高水平(重叠天数≥20 d,SPI≥0.65),为功能植物的精准应用及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效控害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于倩倩季怡同魏敬伟汪加佳王甦李姝金振宇
关键词:天敌昆虫生态调控
捕食性天敌储蓄植物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6
2020年
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加剧,促使形成单一化农业景观、丧失生物多样性,易引起害虫大暴发。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布局与要求,对农业绿色安全生产和食品环境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环境友好、绿色高效的害虫管理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天敌昆虫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淹没式释放天敌的方式存在成本高、时效性和持效性较差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增殖保护田间天敌昆虫,提高天敌控害效率一直是生物防治的关键。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又称载体植物系统,其具有预防性引入天敌、并有助于天敌种群维持,实现可持续控害等优点,是较为成功的保护型生物防治技术,被越来越多用于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改善天敌生存条件,发挥对其的涵养和增殖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在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形成了商品产业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但由于地理气候和农业设施等方面差异,国外已报道或构建的储蓄植物系统并不适于直接在我国应用。目前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到了快速发展期,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概况,就实现捕食性天敌储蓄植物系统最佳控害功能进行探讨,提出要认真筛选组成因素,明确储蓄植物、替代食物和有益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优化各个因素的水平,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应用策略,重视田间应用效果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储蓄植物系统技术。此外,还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国内害虫防治的捕食性天敌储蓄植物系统,必将推动捕食性天敌产品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化发展。
李姝王杰黄宁兴金振宇王甦张帆
关键词:捕食性天敌
基于捕食性天敌及害虫种群动态筛选功能植物的研究被引量:9
2024年
新兴的生态调控技术是利用非作物植物进行天敌生境管理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适宜增效捕食性天敌的功能植物,进而提高天敌对农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控制能力,本文通过追踪调查15种功能植物与对照杂草区域内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比较了捕食性天敌及植食性害虫的累积量、益害比以及优势天敌类群与主要害虫关联性、时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绿豆Vigna radiat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蓖麻Ricinus communis、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罗勒Ocimum basilicum、芝麻Sesamum indicum上捕食性天敌累积量、益害比高于其他植物,且与主要害虫的关联性和时序变化关系明确,有益于优势天敌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等种群,可以作为捕食性天敌的生境管理功能植物。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更好的筛选出应用于田间保护性生物防治的植物提供基础以及新思路。
米莹莹杨亚洁王甦金振宇李姝
关键词:天敌昆虫
森林保护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7年
文章根据森林保护学课程特点及林业生产实际,通过对传统教学中所存在部分问题的概括与分析,从理论与实验教学、教学互动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讨论,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并为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林业人才提供可靠保障。
金振宇纪希孙正祥张建民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课程教学
浅论普通昆虫学慕课建设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2017年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昆虫学科的入门基础课。文章结合普通昆虫学课程特点与传统教学方式,探讨未来如何借助摹课完善普通昆虫学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祥化学习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分析慕课化对教师学习、传播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为今后该课程的慕课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金振宇纪希李传仁邓建新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教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