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智江
-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余庆县植保植检站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贵州省黑线姬鼠生活史特征
- 2025年
- 了解动物生活史特征,是解析动物生物学和生态学进程及其相关机制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2016—2023年贵州省余庆县逐月夹捕监测的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性别、体质量、怀孕率、胎仔总数及2023年捕获鼠上下颌臼齿咀嚼面磨损程度和发情状况等数据。根据繁殖和发育情况,建立了该地区黑线姬鼠年龄划分的体质量标准,按照该标准,鉴定了研究期间各月种群的年龄结构组成,结合种群体质量的月变化规律,推断了各月种群的代际组成,最终勾画出该地区黑线姬鼠完整的生活史。结果显示,黑线姬鼠一个完整生命周期(1年)经历3个代际更迭,全年繁殖强度呈现4月(春季)和8月(夏秋季)达最高峰的双峰曲线,春季繁殖高峰期出生鼠大部分能存活至下一年1月,其寿命为4~9个月;夏秋季繁殖高峰期新生鼠是越冬及下一年春季繁殖峰的亲本主体,多数个体至下一年5—7月死亡,寿命为8~12个月。这种世代交替形成的黑线姬鼠完整的繁殖、生长发育及死亡生命接续周期,能够代表我国黑线姬鼠亚热带区种群生存并繁衍不息的基本规律。结果为该物种更深入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 张一真白智江王涛陈燕王登
- 关键词:黑线姬鼠年龄体质量生活史
- 贵州省巢鼠属3个种的分布地点
- 2025年
- 巢鼠属Micromys的巢鼠M.minutus、红耳巢鼠M.erythrotis和高原巢鼠M.pygmaeus随着近年捕获样本的增多及系统发育研究的深入才被分类厘定,属内物种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存在与否及分布地点等信息不明确。本研究在贵州省4个县(市)捕获到9只巢鼠属动物,通过cyt b基因序列比对确定为巢鼠和红耳巢鼠,测量其外形、毛色和头骨指标并进行对比;同时,从GenBank下载了全国82只巢鼠、红耳巢鼠和高原巢鼠cyt b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并综合这些鼠的采集点信息归纳3种鼠在贵州省的分布地点。结果显示,捕获的9只鼠包含5只巢鼠和4只红耳巢鼠,分别聚类于91只巢鼠属动物系统发育树3个支系中的2个。巢鼠的体长和尾长显著长于红耳巢鼠。从分布地点看,巢鼠、红耳巢鼠和高原巢鼠在贵州省的采集点分布表现为自东向西、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变化,一些地区存在2种巢鼠同域分布的情况。研究结果填补了贵州省巢鼠属3个种的分化特征和分布地点空白。
- 陈燕张一真白智江尹文书龙向祥刘毅王海蓉王登
- 关键词:海拔
- 2022—2023年余庆县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分析
- 2023年
- 为普及科学灭鼠技术,持续创新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式,贵州省余庆县于2022—2023年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培训方式,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2间。此次共培训农民学员60人,训前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76.50%,训后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93.83%,正确率提高了17.33个百分点;学员优秀、良好评价达100%,其中优秀评价占99.33%,良好评价占0.67%,无较差评价;“是”的质量控制指标占88.10%,“否”的质量控制指标占19.90%。整体来看,此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明显,满意度高,培训得到学员的充分认可。这表明举办农民田间学校,是促使科学灭鼠技术进村入户、下田落地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
- 郑洁白智江秦治勇刘定菊杨再学
- 关键词:鼠害防治
- 30%吡丙·虫螨腈悬浮剂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和残留安全性评价
- 2025年
- 为明确30%吡丙·虫螨腈悬浮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在茶叶产品中的残留安全性,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了30%吡丙·虫螨腈悬浮剂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吡丙·虫螨腈悬浮剂20、30、40、60 mL/667 m^(2)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剂量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药后1~10 d的防治效果以施药后3 d时最高,校正防效在64.04%~87.28%之间,以后随时间推迟逐渐下降,施药后10 d校正防效仍达54.34%~70.18%,30、40、60 mL/667 m^(2)校正防效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72 mL/667 m^(2)和100 g/L吡丙醚乳油50 mL/667 m^(2)的校正防效,说明30%吡丙·虫螨腈悬浮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能有效控制小贯小绿叶蝉的危害。该药剂对茶树生长安全,施药10 d时最大剂量60 mL/667 m^(2)吡丙醚与虫螨腈在茶叶中的残留含量分别为2.84 mg/kg(欧盟限量15 mg/kg)、虫螨腈9.99 mg/kg(欧盟限量50 mg/kg),低于当前欧盟限量标准,可以在欧标茶区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30~40 mL/667 m^(2),在小贯小绿叶蝉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使用。
- 秦治勇白智江
- 关键词:农药残留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
- 余庆县2011—2022年农区鼠种组成与种群数量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社鼠、针毛鼠、白腹鼠、红耳巢鼠、鼩鼱。住宅区鼠种种类有3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8.57%;稻田区、早作区鼠种种类有10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平均占总鼠数的83.42%。不同时期鼠种组成明显不同,住宅区褐家鼠、稻田区和早作区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与当地1986—2010年相比,鼠类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总平均捕获率为4.79%,其中,住宅区、稻田区、早作区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4%、6.35%、5.48%。不同年度、月份、季节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 秦治勇白智江杨再学
- 关键词:种群数量
- 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2016年4~9月在贵州余庆县进行了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每667m^2用30、45、60mL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随用药量增加而提高,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40%稻瘟灵乳油100mL/667m^2相比,防治效果和产量均较对照高。防治效果、产量以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60mL/667m^2最高,其次是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45mL/667m^2。在防治稻穗瘟病时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可作三环唑、稻瘟灵的替换或替代产品,建议施用量45~60mL/667m2。
- 秦治勇李大庆白智江王黔云吴琼
-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穗颈瘟
- 贵州余庆水稻田发现一例黑线姬鼠巢穴被引量:2
- 2017年
- 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余庆县水稻田发现的首例筑于水稻植株上的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巢穴,描述了该巢穴的位置、形状、大小、构造以及筑巢特点。该发现丰富了黑线姬鼠巢穴的资料,有助于全面了解黑线姬鼠的栖息地环境及生活习性等生态学特点。
- 白智江杨再学李大庆秦治勇
- 关键词:黑线姬鼠巢穴水稻田
- 不同氨基酸水溶肥用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2018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使用量75mL/667m^2、100mL/667m^2、150mL/667m^2三个处理的茶叶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同时降低咖啡碱和总灰分,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对茶树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150mL/667m^2,在采摘前10~15d施用。
- 李大庆谈孝凤杨再学李子红白智江李学琳张升
- 关键词:水溶肥料茶树茶叶增产
- 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2018年4—8月,在贵州余庆灭鼠示范基地开展了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和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鼠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安装方式的TBS围栏共计捕获害鼠462只,鼠种有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鼠句鼠青6种,不同TBS捕获害鼠的构成基本一致,均以黑线姬鼠数量最多。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获害鼠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以5月捕鼠数最多,6—8月捕鼠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个捕鼠筒捕鼠量分别为3.61只、4.08只、5.50只,说明采用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方法可行,具推广使用价值。
- 秦治勇白智江李大庆杨再学
- 关键词:可行性
- 水稻药剂拌种减药增效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推广实践与对策被引量:3
- 2023年
- 2022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组织实施的“水稻药剂拌种减药增效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推广”项目,共完成推广应用面积62.27 hm2(核心示范面积37.32 hm2,辐射带动面积24.95 hm2),药剂拌种技术应用率达10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100%,总体防治效果为85.51%,项目示范区较农户自防区667 m2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70.3 g,667 m2增产66.9 kg,增产率为12.57%,农户满意率达100%(其中非常满意率为88.33%)。该项目实施得到了农户的充分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需要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成效:强化技术宣传,提升农民防治技术水平;强化项目经费投入,增强绿色防控推广后劲;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团队成员服务能力。
- 雷强谈孝凤白智江秦治勇杨再学
- 关键词:水稻药剂拌种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