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畅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联合工艺的新型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传统的微电解试验在压裂液处理中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延长油田1#压裂返排液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压裂返排液处理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联合处理工艺,即空化撞击流结合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分别通过空化撞击流技术+铁碳微电解试验、Fenton氧化正交实验探讨不同考察因素对COD_(Cr)去除率的效果。通过该联合工艺,压裂返排液中COD_(Cr)去除率达到93%。试验证明与传统的微电解法-Fenton氧化相比,空气流技术可有效的促进微电解反应,并为后续的Fenton氧化奠定了基础,减少了Fenton氧化成本。
- 陈畅舒雪琴胡泽文
- 关键词:微电解FENTON氧化油田
- 低张力聚合物微球粒径变化规律及油藏适应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阶段,调剖堵水已成为降低含水率、实现老油田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一般的调剖只能实现近井地带的调剖,而且对温度和矿化度都有一定的的限制。针对中原文-25东油田高温、高矿化度、高含水率的"三高"情况,该油田运用了一种新的调剖堵水方式——低张力聚合物微球调剖。研究表明聚合物MS-C的初始粒径为43.5 nm,高温溶胀一周后,粒径能增大16倍,且在不同矿化度和不同离子地层水中的稳定性较好。通过填砂管物模实验发现,注入微球后驱替压力有明显上升,且采收率提高了10.73%;注入表面活性剂后采收率提高了8.57%;聚合物微球和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的低张力微球体系可使采收率提高15.74%。在1∶1.5的渗透率极差下,低张力微球体系驱提高低渗管采收率34.32%,综合采收率提高19.91%。聚合物微球的抗温耐盐特性、高温下的良好膨胀性能以及物模驱替实验结果综合表明:低张力聚合物微球调驱结合提高采收率是切实可行的。
- 胡泽文付美龙陈畅龚波涛舒雪琴
- 关键词:深部调驱油藏适应性
- 转向重复压裂高效暂堵剂性能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针对油井施工次数的增加,老井原有的人工裂缝生产潜能逐年降低等问题,提出了转向重复压裂技术,并介绍了水溶性SC-JXSG高效暂堵剂。通过室内静、动态实验评价了暂堵及解堵效果,分析了暂堵剂的浓度、注入量和注入压力对暂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静态评价实验中,质量分数为3%的暂堵剂在30℃时溶解缓慢,80℃时也需数小时才能充分溶解;2裂缝性岩心暂堵动态实验中,在60℃条件下,注入1 PV质量分数为3%的暂堵剂,暂堵率可高达99%,突破压力梯度高达37.90 MPa/m;在80℃条件下,反向注入10 PV地层水解堵,最终解堵率可达73%。该暂堵剂现场试验效果良好,可以满足压裂暂堵现场施工要求。
- 付美龙陈畅胡泽文
- 关键词:水溶性暂堵剂影响因素长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