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更多>>
- 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装甲车辆舱室空调送风角度优化被引量:4
- 2021年
- 装甲车辆舱室内部环境特殊,空调可以有效改善内部人员作战环境,提高装甲装备综合作战能力,为达到降温效果的同时满足人体热舒适性,并减少能耗,对现有装甲车辆舱室内空调送风气流组织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典型装甲车辆舱室热工参数,对装甲车辆舱室简化建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进行舱室空气流动数值模拟,验证计算模型,分析舱室内部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通过改变送风角度来设计出合适的气流组织,为保障装甲车辆舱室内部热舒适性提供了设计依据。结果表明,出风口角度水平向上45°为推荐角度,气流组织合理,既能够保证装备内部乘载员近体环境温度合理舒适,又没有产生局部不适感,且冷量利用率最高。可见在相同的送风温度下,通过调整送风角度,可以有效调节舱室内部气流组织形式,使得乘载员处于舒适状态,且不会引起局部不适感。
- 吴亚楠刘晓峰李平柴渭莉王学友朱耿溪
- 关键词:装甲车辆气流组织热舒适性
- 一种应用于特种车辆的外骨骼救援装置
- 2022年
- 目的 研制一种基于人机功效学和外骨骼技术的乘员救援装置,以实现对特种车辆内伤员的高效救援。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1988)和作业人员身高尺寸统计结果,确定救援装置的基本尺寸。利用外骨骼技术研制一种可应用于特种车辆载员的救援装置。结果 该救援装置主要由被动式上肢、被动式髋关节、主动式起重臂和可收放式底座4个模块组成,以主被动结合的助力方式完成对伤员的救援。上下肢具有调节功能,能满足不同使用人员的尺寸需求。通过实车试验测试,该装置能将72 kg的配重物提升出舱,助力效果达到70%。结论 该装置符合人机功效学要求,能应用于特种车辆载员的救援,大幅度提高救援效率,经优化设计后可大规模配装于部队,具有较大的军事效益。
- 刘文佳刘晓峰柴渭莉王学友
- 关键词:救援作业人机系统救援装置外骨骼
- 人体着陆冲击安全性研究方法分析
- 2016年
- 分析人体着陆冲击响应与人体着陆冲击安全性研究几种试(实)验对象的特点,对比各研究方法的优劣,分析国内外与人体着陆冲击研究相关的试验结论和评价准则。结果表明,几种研究方法所选的人体替代物在试验中存在一定不足,需对影响人体着陆冲击试验结果的载荷性质、个体特征、试验对象姿态和防护状况等作出规定,仍需针对不同载运工具的特点开展与之相匹配的作业人员冲击耐受性和防护方法研究。
- 李毅王学友贾海军武海明刘晓峰柴渭莉张伟
- 关键词:着陆冲击机动车辆耐受性
- 某部官兵急性高原反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抽样调查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对某部官兵急性高原反应(AMS)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抽样调查,为其心理预防和疏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7年5月,选择高原地区某部队61名官兵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分度评分表的调查结果分为AMS组(35人)和无AMS组(26人),再利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AMS组总分(105.20±13.82)、躯体化因子分(1.37±0.26)、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14±0.21)、忧郁因子分(1.16±0.19)、焦虑因子分(1.16±0.18)、恐怖因子分(1.06±0.11)、偏执因子分(1.10±0.17)、其它因子分(1.22±0.19)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兵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其他等心理因子对急性高原反应有明显影响,应针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个体的抗应激能力,保障高原军事任务顺利完成。
- 柴渭莉刘晓峰王延琦李毅王学友张伟吴亚楠刘文佳张亚斌韩艳茹
- 关键词:官兵急性高原反应心理健康应激
- 基于虚拟人的武器装备保障技术
- 2016年
- 本文从武器装备保障的需求出发,在紧密联系虚拟人、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装配等技术的基础上,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出发,建立基于虚拟人的武器装备保障新技术理论,并系统分析了相关技术与组成。分析了基于虚拟人的武器装备保障新技术在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加速试验,以及增加武器装备、人和武器装备配合可靠性方面的应用,以数字化的方法建立虚拟保障系统,实现装备优生,提高装备保障系统效费比。
- 吴亚楠刘晓峰谭立龙柴渭莉
- 关键词:虚拟人人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