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萍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波前像差技术在评价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的应用
- 孙轶军张一凡郭莹郭硕朱海萍刘丽
- 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波前像差的检查,客观评估视力及视觉质量预后;对高阶像差高的患者施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手术。通过手术消除部分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对于不同术式,即表层手术与基质层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长达三年的观察,...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治疗
- 梅毒性葡萄膜炎误诊为内源性眼内炎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梅毒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梅毒性葡萄膜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左眼红痛、视力下降3 d就诊。曾误诊为左眼角膜炎、内源性眼内炎,后经眼部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疑点,追问病史获知有冶游史,查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确诊为梅毒性葡萄膜炎,予正规驱梅治疗配合眼局部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视力及眼部情况稳定。结论眼科医师应提高对梅毒性眼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对疑似患者,注意询问性生活史,及时行免疫学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 朱海萍孙轶军符俊达贾娜
- 关键词:梅毒葡萄膜炎误诊眼内炎
- 瞳孔直径不同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瞳孔直径大小所致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区别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12岁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病人200例200眼,均进行屈光度、瞳孔直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检测后,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详细记录屈光度、瞳孔直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数据;根据不同光线下瞳孔直径大小分组,比较戴镜前后各组病人瞳孔直径大小变化量、屈光度增长量、眼轴增长量、角膜曲率改变量,并分析初始瞳孔直径与屈光度增长量、眼轴增长量、角膜曲率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瞳孔直径大于平均值病人的屈光度增长量为(-0.48±0.12)D、眼轴增长量为(0.79±0.14)mm,均要显著低于瞳孔直径小于平均值病人(P<0.05),角膜曲率改变量与瞳孔直径小于平均值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暗室条件下初始瞳孔直径与佩戴角膜塑形镜2年后的屈光度增长量和眼轴增长量均呈负相关(r=-0.4164、-0.5123,P<0.001),与角膜曲率改变量无显著相关性(r=0.1322,P>0.05);自然光条件下初始瞳孔直径与佩戴角膜塑形镜2年后的屈光度增长量和眼轴增长量均呈负相关(r=-0.4170、-0.5292,P<0.001),与角膜曲率改变量无显著相关性(r=-0.1630,P>0.05)。结论瞳孔直径较大有利于角膜塑形镜对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干预,进而更好地控制近视发展进程。
- 符俊达朱海萍贾娜王刚孙轶军
- 关键词:近视瞳孔直径角膜塑形术眼轴
- 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屈光度、眼轴长度及泪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AL)以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比较两组屈光度和AL、泪膜功能、瞳孔直径及调节力、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屈光度和A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大于对照组、AL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LT、BU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瞳孔直径和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调节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有效地控制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泪膜功能和调节力略下降、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增加。
- 万美琳符俊达朱海萍杨婉晨孙轶军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眼轴长度泪膜破裂时间
- 青少年近视发展与瞳孔直径、视网膜周边离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发展与瞳孔直径、视网膜周边离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12岁青少年低中度近视300例300眼,根据年龄分为3组:A组(7~8岁);B组(9~10岁);C组(11-12岁),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进行眼部各项生理参数检测后,给予佩戴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大正镜化为原则处方的眼镜。1年后复查,再次检测眼部各项生理参数,分析近视眼进展程度与眼部各项生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组的眼轴长度(22.5±2.7)mm高于A组和B组的(20.0±2.8)mm、(21.5±2.6)mm(P<0.05),其男性组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分别为(2.95±0.65)mm和(22.5±1.4)mm要高于女性组,分别为(2.28±0.59)mm和(22.0±1.6)mm(P<0.05);瞳孔直径小于平均值受试者屈光度增长量(-0.27±0.09)D小于瞳孔直径大于平均值受试者(-0.34±0.13)D,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大于平均值受试者屈光度增长量(-0.35±0.10)D大于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小于平均值受试者(-0.26±0.08)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屈光度增长量与瞳孔直径呈正相关(r=0.707,P<0.001),与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呈正相关(r=0.782,P<0.001)。结论青少年瞳孔直径越小近视发展速度越慢,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量近视性漂移会减慢近视发展速度。
- 符俊达朱海萍贾娜王刚孙轶军
- 关键词:近视瞳孔直径青少年
- 硫酸阿托品对光学离焦性近视豚鼠近视控制及视网膜内血管活性肠肽、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0.01%硫酸阿托品对光学离焦性近视(LIM)豚鼠近视控制及视网膜内血管活性肠肽(VIP)、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豚鼠30只,随机均分为阿托品1组(每日滴用硫酸阿托品1次)、阿托品2组(每日滴用硫酸阿托品2次)、对照组(每日滴用0.3%玻璃酸钠2次)。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巩膜厚度变化,并比较各组干预后视网膜的结构、细胞凋亡数量、VIP、DA水平。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各组干预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均增大,巩膜厚度均变薄;上述趋势阿托品1组、阿托品2组小于对照组(P<0.05),而阿托品1组与阿托品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硫酸阿托品干预后,未造成LIM豚鼠视网膜病理变化加重;阿托品1组、阿托品2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数量、视网膜VIP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品2组与阿托品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不同用药频次均能下调LIM豚鼠视网膜内VIP,上调DA表达,减缓眼轴增长速度,抑制近视进展速度,两种用药方式效果相当。
- 符俊达朱海萍张涵瑜杨婉晨孙轶军
- 关键词:硫酸阿托品血管活性肠肽多巴胺
- 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一例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球后注射致眶尖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72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6 h就诊,门诊以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收入院,予扩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效果不显,住院12 d后予曲安奈德球后注射,注射后出现高眶压表现,右眼仍无光感,眼眶MRI检查示球后出血,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视神经损伤症状,确诊为眶尖综合征。结论眶上裂及眶尖部结构复杂,某些医疗性损伤可致眶尖综合征发生;眼科医师应熟知眶上裂及眶尖部解剖关系,仔细医疗操作,避免医疗性损伤的发生。
- 朱海萍孙轶军
- 关键词:球后注射眶尖综合征眶疾病视网膜动脉闭塞
- 低浓度阿托品对LIM豚鼠屈光度、眼轴及巩膜氧化应激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低浓度阿托品(ATR)对光学离焦性近视(LIM)豚鼠屈光度、眼轴及巩膜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造模成功的LIM豚鼠30只,其中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将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右眼0.3%玻璃酸钠滴眼1次/天)、ATR1组(右眼ATR滴眼1次/天)和ATR2组(右眼ATR滴眼2次/天)。比较各组屈光度、眼轴长度、巩膜病理形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各组左眼屈光度、SOD降低,眼轴长度延长,MDA升高(P<0.05)。实验后,ATR1组和ATR2组右眼屈光度、SOD高于左眼,眼轴长度短于左眼,MDA低于左眼(P<0.05)。实验后,右眼屈光度和SOD ATR2组>ATR1组>对照组,眼轴长度和MDA ATR2组
- 杨婉晨符俊达朱海萍贾娜孙轶军
- 关键词:LIM眼轴长度氧化应激
- 光照强度对近视豚鼠的眼生物学参数、视网膜结构及巩膜组织lumican和MMP-2表达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光照强度对光学离焦性近视豚鼠的眼生物学参数、视网膜结构及巩膜组织光蛋白聚糖(lumica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周龄豚鼠80只,雌雄不限。采用凹透镜诱导方法构建右眼光学离焦性低中度近视豚鼠模型,从造模成功的74只豚鼠中随机选取60只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15只。A组每日置于室外充足阳光下3 h,平均光照度60000 lux;B组每日置于室外阴凉处3 h,平均光照度10000 lux;C组每日置于室内北窗处3 h,平均光照度2000 lux;D组每日室内正常饲养,平均光照度300 lux。其余时间统一室内饲养,平均光照度300 lux,正常摄食饮水,持续光照处理6个月。比较各组豚鼠眼生物学参数(眼轴长度、屈光度),观察视网膜病理和超微结构,并检测巩膜组织lumican和MMP-2表达水平。结果与光照前比较,光照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各组屈光度有不同程度增加;A组光照3个月、6个月,B组、C组和D组光照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眼轴长度有不同程度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照1个月时,A组和B组屈光度、眼轴长度低于D组;光照3个月、6个月时,A组屈光度、眼轴长度低于B组、C组和D组,B组屈光度、眼轴长度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凋亡细胞数量少于C组、D组,且A组凋亡细胞数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视网膜结构损伤程度较C组、D组轻,且A组损伤程度较B组轻。光照6个月后,与C组、D组比较,A组和B组的lumican表达水平较高,MMP-2表达水平较低,且A组lumican表达水平高于B组,MMP-2表达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外高强度光照能促使豚鼠巩膜组织中lumican表达上调,MMP-2表达下调,稳固巩膜结构,具有减缓眼轴增长和近视进展的作用。
- 符俊达朱海萍杨婉晨贾娜孙轶军
- 关键词:光照强度近视进展视网膜结构
- 瞳孔直径大小所致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究瞳孔直径大小所致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青少年近视患儿200例,根据瞳孔直径的大小分为瞳孔直径3~4 mm组、瞳孔直径4~5 mm组、瞳孔直径>5 mm组3组。采用TopconIT-I角膜曲率计和法国C ineScan测量仪进行角膜曲度、眼轴长度检测,眼部屈光度检查主要采用主角眼光检验和结合电脑验光法进行。结果瞳孔直径3~4 mm组患儿角膜曲率显著低于瞳孔直径4~5 mm组、瞳孔直径>5 mm组,三组患儿3个月的角膜曲率低于6个月、9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患儿的角膜曲率逐渐增大,瞳孔直径越大的患儿,其角膜曲率越大。瞳孔直径3~4 mm组患儿屈光度低于瞳孔直径4~5 mm组、瞳孔直径>5 mm组,3组患儿3个月的屈光度低于6个月、9个月。随着时间延长,患儿的屈光度逐渐增大,瞳孔直径越大的患儿,其屈光度越大。瞳孔直径3~4 mm组患儿眼轴长度低于瞳孔直径4~5 mm组、瞳孔直径>5 mm组,3组患儿3个月的眼轴长度低于6个月、9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患儿的眼轴长度逐渐增大,瞳孔直径越大的患儿,其眼轴长度越大。瞳孔直径大小与角膜曲度、眼轴长度、屈光度成正相关,与患儿年龄和身高无相关性。结论瞳孔直径大小所致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对青少年近视有重要影响,会导致青少年视力的下降,诱导近视的发生。
- 符俊达朱海萍孙轶军
- 关键词:瞳孔直径近视屈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