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媚

作品数:16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穴位
  • 5篇穴位注射
  • 4篇肿瘤
  • 4篇肿瘤相关
  • 4篇肿瘤相关成纤...
  • 4篇翳风
  • 4篇翳风穴
  • 4篇细胞
  • 4篇纤维细胞
  • 4篇成纤维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原代培养
  • 3篇针刺
  • 3篇水针
  • 3篇特发性
  • 3篇体外
  • 3篇体外生长
  • 3篇细胞癌
  • 3篇细胞体外
  • 3篇细胞体外生长

机构

  • 1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6篇王媚
  • 14篇郭裕
  • 12篇胡蓉
  • 12篇张珺珺
  • 12篇王丽华
  • 11篇王慈
  • 5篇丁毅
  • 1篇范国康
  • 1篇黄卫
  • 1篇吴春萍
  • 1篇曹晓娟
  • 1篇张治军
  • 1篇郑文伟
  • 1篇曾辉
  • 1篇陈媛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突穴与迎香穴水针疗法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临床增效作用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比较天突穴与迎香穴水针疗法对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0例)、迎香穴组(30例)和天突穴组(30例)。西药组采用口服及鼻用激素联合其它口服药物治疗;迎香穴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双侧迎香穴穴位注射治疗;天突穴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天突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每周2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嗅觉功能检测评估。结果①西药组有效率最低为23.3%,迎香穴组有效率最高为60.0%,天突穴组有效率为50.0%。②迎香穴组与西药组、天突穴组与西药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而迎香穴组与天突穴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③疗效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嗅功能状态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治疗方式相关(P<0.01)。结论天突穴水针疗法对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治疗具有明确临床增效作用,可以运用于不能耐受迎香穴治疗的患者。
王媚王慈丁毅王丽华胡蓉张珺珺郭裕
关键词:天突穴穴位注射
翳风穴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评价翳风穴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包含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耳鸣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翳风穴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仅行单一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20分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8天、第15天、第29天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评估所有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耳鸣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5%,对照组总有效率52.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4个时间点的耳鸣环境、持续时间、睡眠质量、情绪等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翳风穴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疗效确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丁毅王媚邓永君王慈刘奕含胡蓉张珺珺王丽华郭裕
关键词:翳风穴穴位注射针刺
三伏天穴位敷贴结合水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结合水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144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穴位敷贴组)、对照2组(水针疗法组)和观察组(穴位敷贴联合水针疗法组),每组各48例,均于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期间各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对比分析三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半年及一年分别比较三组疗效。结果对照1组脱落3例,对照2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2例。治疗后三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及体征均改善(P<0.05)。总有效率对照1组60.0%,对照2组76.6%,观察组89.1%,三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疗效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对照2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总有效率对照1组为64.4%,对照2组68.1%,观察组80.4%,三组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一年,总有效率对照1组为62.2%,对照2组59.6%,观察组78.3%,三组疗效有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于三伏天进行穴位敷贴结合水针疗法治疗AR安全有效,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两个对照组,在临床中可作进一步推广。
王慈郭裕王丽华胡蓉王媚张珺珺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敷贴水针疗法三伏天
穴位注射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前庭型偏头痛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氟桂利嗪口服预防性治疗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同意参与试验的45例前庭型偏头痛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晚1次)结合翳风穴注...
王媚张珺珺王丽华胡蓉王慈郭裕
关键词:翳风穴穴位注射氟桂利嗪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天突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咽炎18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天突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咽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风热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天突穴穴位注射,隔天1次;治疗组90例予疏风解毒胶囊,每次4粒,3次/d,口服,同时进行天突穴穴位注射,隔天1次。疗程均为5d。观察治疗前后咽痛、咽干、咽部灼热、咽黏膜充血等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及积分变化,主症次症缓解时间,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痊愈72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9%;而对照组痊愈6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痛缓解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22%,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天突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咽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丽华李文华沙一飞胡蓉张珺珺王媚王慈丁毅曾辉郭裕
关键词:急性咽炎风热型
雀啄灸红外治疗仪治疗特发性耳鸣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雀啄灸红外治疗仪与常规针刺、传统雀啄灸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雀啄灸红外治疗仪治疗,每穴照射20min;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穴留针20min;对照2组采用传统雀啄灸治疗,每穴灸20min;三组均取穴翳风、耳门、听宫,每周2次,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通过THI分级、耳鸣严重程度分级及耳鸣疗效评估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在治疗前后耳鸣症状及体征均有缓解(P<0.0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60.00%、对照2组的63.33%(P<0.05)。患者THI分级及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雀啄灸红外治疗仪疗效佳,优于普通针刺及传统雀啄灸,缓解耳鸣严重程度及焦虑情绪可能与其治疗效果有关,使用便捷且安全系数高,值得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并推广应用。
姬毓娇王丽华胡蓉张珺珺王媚王慈郭裕
关键词:普通针刺
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原代喉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生长
目的 大多数原代培养的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在体外难以繁殖,存活率较低。然而,在我们以前建立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喉鳞状细胞原代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王媚吴春萍郭裕曹晓娟郑文伟范国康
关键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喉鳞状细胞癌原代培养凋亡
难治性鼻窦炎的中医干预思路分析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is,CRS)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按照临床特征分为CRS伴有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iswithnasal p...
张珺珺王丽华胡蓉王媚郭裕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治疗中医干预
雀啄灸红外治疗仪治疗特发性耳鸣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雀啄灸红外治疗仪与常规针刺、传统雀啄灸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雀啄灸红外治疗仪治疗,每穴照射20min;对照1组采用常...
姬毓娇王丽华胡蓉张珺珺王媚王慈郭裕
关键词:普通针刺
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翳风穴水针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黏液促排药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及鼻用类固醇激素喷鼻治疗,穴位组给予鼓室内注射联合翳风穴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鼓室内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ETD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TDQ-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穴位组低于对照组(P<0.01)。穴位组的ETDQ-7评分降低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穴位组和对照组的声导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典鼓室内注射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水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王媚王慈丁毅王丽华胡蓉张珺珺郭裕
关键词:水针分泌性中耳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