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晓斌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腔内
  • 2篇系膜
  • 2篇下肢
  • 2篇下肢动脉
  • 2篇肠系膜
  • 1篇刀刺伤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穿刺点
  • 1篇动脉缺血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修复术
  • 1篇修复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外科

机构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 3篇南昌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作者

  • 8篇万晓斌
  • 6篇刘强
  • 6篇赵艳平
  • 5篇杨兴龙
  • 4篇王国荣
  • 2篇戴敏
  • 2篇邓军
  • 2篇谢斌
  • 1篇徐志涛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Logistic回归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repair,EVAR)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的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80例腹主动脉瘤EVAR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髂支闭塞分成闭塞组20例和对照组160例。Logistic回归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生组术前髂动脉狭窄≥50%、髂动脉扭曲≥60°、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的人数占比较大,D-二聚体、FIB水平较高(P<0.05)。D-二聚体及FIB水平、髂动脉扭曲≥60°、患者术前髂动脉狭窄≥50%、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术前髂动脉狭窄≥50%、髂动脉扭曲≥60°、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D-二聚体>1.89mg/L、FIB>2.95g/L可提示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发生风险较高,可用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髂支闭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张志鑫蒲晨刘强杨兴龙王国荣万晓斌赵艳平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影响因素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19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威胁肢体存活及生命,及时诊断与正确治疗极为重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19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谢斌刘强赵艳平杨兴龙何崇武万晓斌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缺血外科治疗危重急症血管外科
一种用于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压迫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压迫装置,本发明涉及止血压迫器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有穿刺点压迫止血组件,所述穿刺点压迫止血组件的两端设置有穿刺点压迫手环,所述穿刺点压迫止血组件的前后端面上设置有压迫辅助...
王国荣李庆赵艳平刘强戴敏万晓斌邓军谢斌黄亮辉
自制取栓导管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自制取栓导管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行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入院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急诊使用自制取栓导管腔内取栓治疗,术后通过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7例(89.5%)患者腹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13例(68.4%)治愈,4例(21.1%)有效,2例患者因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自动出院、随访1周内死亡。结论自制取栓导管取栓技术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程、栓塞部位、基础疾病等有关,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冬芽黄亮辉万晓斌杨兴龙何崇武刘强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治疗创伤后延迟性肠系膜上动静脉瘘一例
2016年
患者男,34岁.因解柏油样黑便7d、暗红色血便3d于2014年5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2年前因腹部刀刺伤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结肠修补术.入院查体:腹部左侧季肋区可见手术瘢痕,中腹部剑突下听及吹风样杂音,余未见异常.入院检查:血红蛋白84 g/L;大便隐血+++;腹部B超提示:门静脉增宽.胃镜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但未见明显糜烂、出血灶.肠镜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A+ CTV检查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增粗,且与动脉同步强化,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囊状与血管同步强化软组织密度影,拟为肠系膜上动静脉瘘形成(图1A).
谢斌赵艳平杨兴龙何崇武万晓斌徐志涛刘强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延迟性创伤后腹部刀刺伤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黄芩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芩苷低、中、高剂量(50、100、150 mg/kg)组和黄芩苷(150mg/kg)+β-catenin激动剂SKL2001(10 mg/kg)组,每组14只。通过喂养高脂饲料与ip维生素D3的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给予药物干预4周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斑块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脂、炎性因子和内皮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Wnt5a、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S斑块面积、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及主动脉Wnt5a、β-catenin、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及主动脉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AS斑块面积、血清LDL-C、TG、TC、TNF-α、IL-6、IL-1β、ET-1、ICAM-1水平及主动脉Wnt5a、β-catenin、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HDL-C、NO水平及主动脉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SKL2001显著逆转黄芩苷对AS大鼠的作用(P<0.05)。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AS大鼠模型炎症反应。
蒲晨张志鑫王国荣万晓斌杨兴龙赵艳平
关键词:黄芩苷动脉粥样硬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因子
一种血栓破碎抽吸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血栓破碎抽吸装置,包括软质针头、连接管、丝杆、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壳,本实验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把软质针头插入人的血管内...
赵艳平刘强王国荣万晓斌邓军戴敏
溶栓药物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择期行 PTA手术时如何减少继发性血栓形成此并发症的发生。随机分为 A组、B组和C组。A组为不使用尿激酶组,B组为术前半小时外周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配伍20万...
万晓斌
关键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溶栓药物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