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元
- 作品数:36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具有可逆黏附-光热杀菌功能的纳米复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逆黏附‑光热杀菌功能的纳米复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1)制备金属有机框架ZIF‑8,将其浸渍于含有花青素CY‑7的溶液中实现药物的吸附;再使用DA对所得样品进行表面包封得到ZI...
- 滕王锶源金晓强叶招明姚旻君陈亮陈家煜俞郅浚李恒元周辰鹤严煜蒯羽余梓浦
- 大腿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功能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大腿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患者术后下肢功能评价。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行大腿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211例,男117例、女94例,年龄53(43,65)岁。非典型或高分化脂肪肉瘤59例、其他类型脂肪肉瘤30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3例、纤维肉瘤19例、横纹肌肉瘤12例、平滑肌肉瘤12例、滑膜肉瘤9例、其他37例。记录患者肌肉、骨或血管神经组织肿瘤受累情况,肌间室受累情况,术后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复发情况。对解剖结构与术后复发的关系采用Cox逻辑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比较不同的肌间室分组(内侧肌间室,前侧肌间室,后侧肌间室)的累计复发率;采用箱形图比较切除不同解剖结构(如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股骨等)的患者术后的功能情况。结果211例中累计复发40例,复发率为18.9%;复发时间为术后37.0(18.2,52.8)个月。三个独立危险因素与复发相关:病理学分级[HR=3.86,95%CI(1.75,8.51)]、累及股中间肌[HR=3.05,95%CI(1.53,6.06)]和累及股内肌[HR=3.17,95%CI(1.56,6.41)]。前间室内肿瘤切除患者五年累计复发风险率为(23.8%)较未切除者(10.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内侧间室内肿瘤切除患者累计复发风险率与未切除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后间室内肿瘤切除患者五年累计复发风险率为4.8%,较未切除者(22.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末次随访时术后MSTS评分(26.0±3.2)分(范围9~30分)。切除部分股骨、股中间肌、股内侧肌及股直肌切除后患者功能较差,MSTS评分分别为25(23,28)、26(24,28)、26(24,28)、26(24,27)分。结论大腿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是否累及股中间肌或股内侧肌,前间室内肿瘤术后复发率更高;若肿瘤累�
- 曲昊王柯懿石玮牟皓晨吴佳丹谢君燕王聪李恒元李秀茅林鹏严晓波柳萌黄鑫林秾叶招明
-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四肢复发
- 去甲基化预治疗诱导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识别杀伤骨肉瘤
- 瘤的传统非手术疗法研究过去集中于更改化疗方案,然而多年来一直未能有新的药物进入一线化疗方案。在本研究中,成功地体外培养了广谱的CTA特异性CD8+T细胞,通过DAC预处理成功观测到了T细胞对骨肉瘤的杀伤作用。在体外和体内...
- 李冰皓孙凌凌李恒元叶招明
- 关键词:骨肉瘤T细胞
- 一种兼具抗感染、促成血管和成骨功能的水凝胶嵌入式3D打印镁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抗感染、促成血管和成骨功能的水凝胶嵌入式3D打印镁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1)使用金属3D打印镁多孔支架;2)使用模板法制得MSN,结合浸渍吸附法负载促成骨多肽,并通过DA原位自聚合工艺对孔...
- 金晓强俞郅浚汪方乾滕王锶源陈家煜章增杰周呈伟徐欢赵慎之叶招明李恒元余新宁
-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通路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骨肉瘤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OS、MG-63、U2-OS和Saos-2骨肉瘤细胞系和原代骨肉瘤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雷公藤红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骨肉瘤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以及相关周期调控蛋白的变化,Hoechst染色、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的凋亡和自噬现象。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上游通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分子的改变。通过应用凋亡抑制剂、自噬抑制剂、ROS和JNK抑制剂以验证骨肉瘤细胞中上述通路被雷公藤红素激活。构建裸鼠骨肉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动物实验结果。结果雷公藤红素通过引起肿瘤细胞G2/M期阻滞而对骨肉瘤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药物激活caspase-3、-8和-9,通过内、外源两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雷公藤红素还引起自噬,自噬和凋产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了骨肉瘤细胞死亡。雷公藤红素还引起ROS增高,而后激活JNK信号通路。JNK抑制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雷公藤红素引起的凋亡和自噬,而ROS抑制剂则完全逆转了此种效应。同时ROS抑制剂也能阻止JNK通路的激活和G2/M期周期阻滞。雷公藤红素对原代骨肉瘤细胞株也具有抑制肿瘤增殖的效应。动物实验表明雷公藤红素体内良好的抑瘤能力和安全性。结论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通路诱导G2/M周期阻滞、凋广和自噬性死亡的产生,具有显著地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李恒元孙凌凌李冰皓朱汀王盛东任海勇谢涛林秾叶招明
- 关键词:雷公藤自噬
- 保留假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索应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共11例采用保留假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82±15.57)岁(范围21~74岁)。股骨远端肿瘤膝假体6例,胫骨近端肿瘤膝假体2例,骨盆假体感染2例,股骨中段假体1例。术前8例发热,2例出现窦道。序贯疗法治疗失败定义为:感染复发。治疗方法为保留假体的清创灌洗同时全身联合局部应用药物敏感的抗生素,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手术部位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72.7%(8/1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停乳链球菌(C群)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由(10.91±2.31)分提升至(20.7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P<0.05)。3例序贯治疗感染控制失败,手术成功率72.7%(8/11),其中1例截肢,1例长期创面换药,1例改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髓内钉反向双插技术控制感染。结论对临床感染症状短于1个月的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采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 曲昊李恒元黄鑫潘伟波柳萌严晓波李冰皓王盛东王战林秾叶招明
- 关键词:骨肿瘤
- 知母体外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知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采用100%知母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知母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知母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 杜镇镇王志强李恒元宓伟邱世翠
- 关键词:知母体外抑菌扩散法大肠杆菌
- 一种通过变色效应指示伤口感染情况的纳米银/双改性壳聚糖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变色效应指示伤口感染情况的纳米银/双改性壳聚糖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利用高分子量的壳聚糖进行季铵化水溶性改性,再进一步儿茶酚化水溶性改性,制得双水溶性改性壳聚糖;...
- 金晓强叶招明鲍晓炯滕王锶源俞小华李恒元章增杰
- 文献传递
- 脊柱转移瘤分离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分离术后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肿瘤科就诊的脊柱转移瘤患者427例,男252例、女175例,年龄(59±12)岁(范围15~8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脊柱转移瘤分离手术。基于术后1个月内的胸部CT,采用重建软件个性化测量胸腔积液量。将胸腔积液在0~500 ml定义为少量、500~1000 ml为中等量、1000 ml以上定义为大量。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临床结果,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脊柱转移瘤分离术后发生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各独立危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27例患者中大量胸腔积液35例、中等量胸腔积液42例、少量胸腔积液350例。大量胸腔积液组与少量及中等量胸腔积液组的肿瘤占位(χ^(2)=9.485,P=0.013)、术中失血量(Z=-2.503,P=0.011)、输血量(Z=-2.983,P=0.003)、术前总蛋白(Z=2.681,P=0.007)、术前白蛋白(Z=1.720,P=0.085)、术后血红蛋白(t=2.950,P=0.008)、术后总蛋白(Z=4.192,P<0.001)、术后白蛋白(t=2.268,P=0.03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下降[OR=0.89,P=0.045]和转移瘤位于胸椎[OR=4.01,P=0.039]是导致脊柱转移瘤分离术后出现大量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显示术前白蛋白、肿瘤占位及联合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637(0.54,0.74)、0.421(0.36,0.48)、0.883(0.81,0.92),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为良。结论基于胸部CT可个性化定量测量胸腔积液体积。术前白蛋白下降和转移瘤位于胸椎是导致脊柱转移瘤分离术后出现大量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预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 王柯懿曲昊王文姚招浓周晓维姚玉红李恒元林鹏李秀茅严晓波柳萌黄鑫林秾叶招明
- 关键词:脊柱肿瘤转移外科手术
- 一种具有取向-同心圆结构的全天然多糖基可降解复合接骨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取向‑同心圆结构的全天然多糖基可降解复合接骨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制取添加有HA‑CCNC、Alginate和CCS的碱溶CS溶液;经离心后,加热原位凝胶化得到具有取向结构的HA‑CCN...
- 金晓强叶招明滕王锶源章增杰俞小华李恒元张永兴汪方乾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