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莎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心病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有效性
  • 2篇治疗冠心病
  • 2篇综合征
  • 2篇冠心病
  • 2篇腹泻型
  • 2篇腹泻型肠易激...
  • 2篇META分析
  • 2篇肠易激
  • 2篇肠易激综合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传导通路
  • 1篇穴位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张莎
  • 7篇曹亮
  • 6篇王文
  • 5篇王宗仁
  • 4篇李哲
  • 2篇王家伟
  • 1篇李增山
  • 1篇陈玲
  • 1篇谢娟
  • 1篇沈舒文
  • 1篇马静
  • 1篇张玉洁
  • 1篇李军昌
  • 1篇杨倩倩
  • 1篇李颖祺
  • 1篇陈昌波
  • 1篇刘阿庆
  • 1篇梁洁
  • 1篇杜志超

传媒

  • 3篇中医药导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16年12月间CNKI、VIP、CBM、SCI、PubMed、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采用穴位敷贴治疗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Rev Man 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1)最终纳入11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合计803例患者,其中,穴位敷贴治疗组402例,西药对照组401例;(2)文献方法质量学方面,3分以上文献7篇,文献质量普遍较高;(3)有效性方面,与西医对照组相比,穴位敷贴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总优势比OR[95%CI]为3.29[2.25,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穴位使用频次前5位的依次是神阙、中脘、脾俞、足三里及肝俞穴;(4)安全性方面,除1项研究外,其余穴位敷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西药对照组。结论穴位敷贴可以提高IBS-D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张莎王文王文曹亮曹亮王宗仁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穴位敷贴随机对照试验
误诊为克罗恩病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被引量:2
2016年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本例患者曾因反复腹痛在外院被误诊为"阑尾炎"、"结肠癌"、"肝转移癌",入院后经肠镜检查、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等综合诊断为"克罗恩病可能、淋巴瘤不除外",并给予激素及艾迪沙治疗后病情平稳,激素减量后腹痛再次出现,最终再次取活检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水平,多次肠镜取活检减少漏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张莎张玉洁曹亮梁洁李增山陈玲王文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克罗恩病误诊
益气活血方药配伍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方药协同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疗程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SCI)和CBM、CNKI、VIP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合计3 30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中西结合组(益气活血方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西医常规组(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其临床总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心绞痛疗效合并OR[95%CI]值分别为3.67[2.77,4.87]、1.86[1.42,2.44]和2.73[1.75,4.27],均优于西医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以30 d为分界,疗程28~30 d的文献占50%,从结果分析发现28~30 d组临床总疗效与>30 d的总疗效相当。(3)对纳入研究的3 306例冠心病病例进行不良反应/事件观察,中西结合组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胃部不适感,而西医常规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事件,多为头晕、头胀、面红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在临床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等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安全性较好。
张莎李哲曹亮贾承明王宗仁王文
关键词:益气活血冠状动脉疾病META分析有效性
《中华医典·名药》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基于《中华医典·名药》文献库分析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光盘版(第5版)为数据源,以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用药、治则、功效等。以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冠心病用药特征。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对《中华医典·名药》中264首约8万字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00首方剂药合计177味中药。结论:《中华医典·名方》收录治疗冠心病前四位高频药物为丹参、黄芪、川芎、人参。其核心治疗法则为活血、祛瘀、益气、止痛。
张莎王文李哲曹亮王宗仁
关键词:冠心病用药规律治则治法
从肝脾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从肝脾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SCI、CBM、CNKI、VIP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5月。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合计183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治疗组(从肝脾辨治方药)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合并OR(95%CI)值分别为3.46[2.58,4.65]、2.65[1.82,3.87],均优于匹维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匹维溴铵组相比,其复发率合并OR(95%CI)值为0.18[0.0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纳入研究的183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进行不良反应/事件观察,治疗组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事件,为口干、腹泻、腹痛,而对照组出现14例不良反应/事件,多表现为便秘、恶心、口干、上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合并OR(95%CI)值为0.25[0.0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肝脾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单纯的匹维溴铵组,且匹维溴铵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此外,从肝脾辨治方药的长时间服用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张莎王文李哲曹亮王家伟孙廉旭王宗仁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有效性安全性
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16年9月CBM、CNKI、The Coc hrane Library、Pub 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 Man 5.3对临床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临床研究,共3699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补肾填精法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肾阴阳双补法、温补肾阳法、补肾祛湿法、补益脾肾法或补肾活血法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P≤0.05),而补肾疏肝法则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在补肾填精法治疗基础上,加用肾阴阳双补法、温补肾阳或补肾祛湿法可显著提高患者配偶妊娠率(P≤0.05),而补肾活血和补肾疏肝法效果不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除1项临床试验外,其余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补肾填精法基础上,加用肾阴阳双补法、温补肾阳法或补肾祛湿法治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性良好;其次为补益脾肾法或补肾活血法,而补肾疏肝法未显示出更多优势。
曹亮马静杨倩倩张莎刘阿庆贾承明李颖祺陈昌波
关键词:补肾法少弱精症临床疗效
黄芪甲苷激活TGF-β1/Smad2信号通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揭示中药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从SD大鼠乳鼠(5d-7d)股骨提取原代细胞,体外传代纯化,P4-P5代用于实验。实验分阴性对照组,大鼠BMSCs 15%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向周细胞分化的作用,揭示中药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大鼠骨髓间培养基培养,不给予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干预3天;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t)组,给予黄芪甲苷4μg/mL分别干预1 d、2 d、3 d、5 d、7d;阻断剂组,TGF-β1受体阻断剂sb431542预处理后,再加入黄芪甲苷4μg/mL分别诱导1 d、2 d、3 d。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神经元-胶质细胞抗原2(Neuron-glial antigen 2,NG2)、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G2、α-SMA、Smad2/3、p-Smad2蛋白表达。结果:经黄芪甲苷诱导刺激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NG2、α-SMA的表达量均升高;Ast 3d组,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NG2、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黄芪甲苷刺激细胞后,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被激活,从第一天开始,p-Smad2蛋白表达量升高,第3天到达顶峰,随后降低;其中第三天,p-Smad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st 0d组(p<0.01)。加入阻断剂后,黄芪甲苷受到sb431542影响,对细胞的作用减弱,NG2、α-SMA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下调;sb431542+Ast 3d组,与Ast 3d组相比,NG2、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受阻断剂的影响,黄芪甲苷对TGF-β1/Smad2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减弱,前三天p-Smad2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sb431542+Ast 3d组,与Ast 3d组相比,p-Smad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结论:黄芪甲苷具有促�
王家伟孙廉旭张莎王文
关键词:黄芪甲苷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
模拟微重力对恶性胶质瘤细胞U87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Modeled microgravity,MMG)对恶性胶质瘤细胞U87形态、生长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U87细胞,传代培养3代后分为两组,正常重力组(Normal gravity,NG组)及模拟微重力干预组(Modeled microgravity,MMG组),相应条件下培养24 h,48 h和72 h。倒置显微镜观察U87细胞形态改变,细胞计数法及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模拟微重力干预和干预后U87细胞生长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培养时间后胶质瘤细胞U87 MMP-2、MMP-9及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72 h后,U87细胞轮廓不规则,边缘圆钝,触角变少;模拟微重力条件下,U87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并且经模拟微重力干预48 h和72 h后的胶质瘤细胞经传代再培养,其增殖率也明显低于正常重力组;同时,U87细胞MMP-2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模拟微重力处理时间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而GFAP蛋白表达水平则呈时间依赖性升高。结论:模拟微重力影响U87细胞的形态、生长及表型。
石子璇李军昌李哲谢娟刘倩杜志超曹亮张莎王宗仁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胶质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恶性表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