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锦涛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建筑
  • 1篇电气安全
  • 1篇掉电
  • 1篇医疗污水
  • 1篇医院建筑
  • 1篇制冷
  • 1篇制冷机
  • 1篇制冷机房
  • 1篇手术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工艺
  • 1篇水处理系统
  • 1篇综合物流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污水处理工艺
  • 1篇污水处理系统
  • 1篇物流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刘阳萍
  • 7篇冯锦涛
  • 2篇匡铭
  • 2篇吴耿
  • 1篇何思中
  • 1篇马晋平
  • 1篇王敏
  • 1篇余冬兰
  • 1篇赖峰
  • 1篇崔泳琳

传媒

  • 3篇现代医院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院建筑...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工程技术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型综合性医院旧院区污水处理系统再规划与建设实践
2025年
本研究介绍了某大型综合性医院旧院区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实践。该实践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整体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以及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日常运营进行优化,实现对整个院区污水处理能力的整合,提升污水处理运营效率,给其他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李宏行李贤文刘阳萍吴耿林发荣冯锦涛
关键词:污水处理系统医疗污水污水处理工艺
达芬奇Si手术机器人系统的质量控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达芬奇Si(Da Vinci Si)手术机器人系统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平台。该系统整合了三维立体高分辨率的影像技术和可转腕手术器械以及直觉同步操控技术,使复杂外科手术能以微创方式开展,因为其质量和精度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该系统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方法以93/42/EEC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标准及厂家标准为依据,对机器人设备的电气安全、稳定性和精确性、视频及信息通讯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控制,保障了设备正常运行和设备的精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结论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对机器人进行检测和保养,可以提前发现问题,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机器人操控性差,图像不清晰以及通讯信号不稳定等情况,从而保证手术成功率。
余冬兰刘阳萍李宏行冯锦涛崔泳琳匡铭
关键词:电气安全监视器
现代医院综合物流传输系统构建--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建设项目为例被引量:18
2021年
介绍了医院流通物品、医用物流传输系统,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建设项目为例,基于医院基本概况、流通物品预测分析、选型要点,构建了以轨道物流传输系统为主,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自动导引车物流传输系统协同,垃圾被服传输系统相结合的综合物流传输系统,文章旨在为当今现代大型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王敏刘阳萍林勇冯锦涛陈扬达
关键词:综合物流物流传输系统
医院建筑制冷机房节能改造与成效分析
2025年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制冷机房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对既有冷源系统运行能效展开诊断分析,揭示了低负载率运行、大流量小温差及冷却塔性能不足等核心问题。通过引入冷源群控系统与自动寻优算法,构建了涵盖主机调控、冷冻侧变频优化及冷却侧协同控制的节能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廖德妮林发荣刘阳萍冯锦涛
关键词:医院建筑节能改造
飞利浦彩色超声iE33掉电故障排查的整体思路被引量:3
2016年
飞利浦彩色超声i E33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针对心血管领域的高端超声诊断设备,其具有功能全面,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我国心脏超声领域应用广泛[1]。随着使用年限的变长,设备逐渐出现一定的故障,其中大部分的故障都与电源相关。
刘阳萍赖峰冯锦涛李宏行何思中匡铭
关键词:彩色超声掉电
BIM技术在医院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6
2018年
当前医疗改革推动医院基本建设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因素以及医疗功能的特殊性,基于医院既有建筑的改造成为医院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医院既有建筑改造中经常面临的信息利用率低、信息传递效率低、协同设计效果差等难题,探讨了BIM技术在医院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阶段以及改造后运维阶段的应用。
张于刘阳萍林勇冯锦涛
关键词:BIM技术既有建筑
医院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结合航空医疗救护的特点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医院发展航空医疗救护能力的重难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由规划制度、服务模式、专业队伍、硬件平台、运行流程五大模块组成的建设框架,梳理了各模块的重点工作内容,分享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上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旨在为现代医院发展航空医疗救护能力提供参考。
张泰辉吴耿马晋平冯锦涛刘阳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