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文 作品数:23 被引量:11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越婢汤和固精方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发汗解表法与补肾固精法治疗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疗效及其对TPRC5、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次尾静脉注射PAN 9mg/100g建立足细胞损伤肾病综合征模型.40只雄性Wis... 韩世盛 卢嫣 姚天文 王怡关键词: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足细胞 越婢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5年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越婢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疗效及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原发性FSG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实际完成28例)予西医非免疫抑制治疗(缬沙坦胶囊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组30例(实际完成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越婢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液足细胞损伤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排泄量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9%(22/29),对照组总有效率57.1%(16/2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 UTP均降低(P<0.05),Alb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24 h UTP、Alb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eGFR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尿Nephrin、Podocin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尿Nephrin、Podoc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典名方越婢汤联合非免疫抑制治疗FSGS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蛋白尿,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尿Nephrin、Podocin水平,改善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姚天文 韩世盛 张熙 徐艳秋 王怡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损伤 越婢汤 中西医结合 有效率 基于“肺通调水道”探讨麻黄石膏药对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 2025年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中医属“水肿病”范畴,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介导肾脏超微结构损伤、水液电解质代谢失调相关。“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对人体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肺肾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共同发挥重要作用。麻黄配伍石膏可减少炎症因子,调节免疫、调控水通道蛋白表达等。两药合用有平喘利水、解表清里的功效。通过阐述“肺通调水道”的理论来源,结合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总结麻黄石膏药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和不同配比下的作用偏重。以“肺主通调水道”为切入点,阐述麻黄石膏药对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应用及可能机制。 徐美铭 王怡 袁文丽 姚天文 韩世盛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麻黄 石膏 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有关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方法学质量,以肾功能、肌酐清除率、不良反应为结局指标,通过网络Meta分析合并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数据,并通过累积排序发掘最佳治疗措施。结果纳入73项研究,共5638例患者,涉及18种中药注射剂及前列腺素E1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肾康、参芎、丹红、银杏达莫、丹参、川芎嗪、黄芪、三七、丹参川芎嗪、血必净、参麦、疏血通、灯盏细辛注射液(MD=-50.80^-98.13)以及前列腺素E1注射液(MD=-64.33, 95%CI=-104.45^-24.21)可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肌酐水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然而所有中药注射剂观察组肾功能与前列腺素E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CRA排序提示三七(13.9%~51.2%)、丹红注射液(15.0%~20.4%)可能为最佳治疗措施。结论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其中三七、丹红注射液疗效可能最佳。 韩世盛 陈敏 徐艳秋 姚天文 王怡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慢性肾衰竭 经典名方真武汤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规律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考证真武汤的历史沿革和应用规律,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精准的文献参考。方法 以真武汤为关键词,从《中华医典》检索、整理该方1991年1月以前的古籍。以真武汤、Zhenwu decoction、Zhenwu tang为主题词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维普网和Pub Med中获取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临床研究文献。考证真武汤的处方来源、药物组成、剂量、炮制、功能主治、病证要素和应用规律。结果 纳入古籍92部,真武汤首载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附子、生姜组成。剂量以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生姜三两居多。在炮制方面,芍药以生白芍为主,白术以炒用为主,附子以熟附子为主。在应用规律方面,真武汤主要治疗少阴病和太阳病,涉及的症状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大便自利等,脾肾阳虚、阳虚水泛、心肾阳虚是临床应用真武汤的辨证要点。真武汤的应用涉及心血管、泌尿、消化等多系统,包括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结论本研究体现了真武汤的传承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研发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文献依据。 姚天文 韩世盛 黄芳 徐艳秋 王怡关键词:真武汤 经典名方 历史沿革 中医外治法保护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疗效评价与用药分析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干预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文核心期刊、PubMed、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收集中医外治法干预动静脉内瘘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4.0对结局指标(内瘘血栓、内瘘狭窄、内瘘血流量、不良反应)Meta分析;通过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探索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14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与常规治疗比较,中药外治法减少内瘘血栓及内瘘狭窄发生率[RR=0.25,95%CI(0.15,0.42);RR=0.37,95%CI(0.26,0.51)],提高血流量[SMD=1.28,95%CI(1.94,3.85)],不良反应无增加[RR=0.70,95%CI(0.21,2.34)];亚组分析提示中药熏洗对内瘘狭窄及血流量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均阴性,但存在发表偏倚。频数分析表明常用中药为活血化瘀类、疏筋通络类和清热解毒类药物,频次最高依次为红花(14.29%)、当归(12.70%)、桂枝(7.94%)、川芎(7.94%)。结论:中医外治法,尤其外敷治疗,可减少动静脉内瘘血栓和狭窄发生率、提升内瘘血流量,不良反应少,但可能存在潜在阴性结果未发表,因此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临床药物配伍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和清热解毒药为主。 韩世盛 何湘俊 顾耀东 姚天文 徐艳秋 王怡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META分析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西医治疗主要包括ACEI/ARB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液净化,具有方法多样、疗程较长等特点;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补肾健脾为本,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以清热解毒、化痰利湿为辅,佐以搜剔通络等治法,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缩短西药的使用时间、降低临床复发率,还可以预防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在临床上得到了众多医家的不断尝试与深入推广. 姚天文 韩世盛 王怡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基于玄府理论探索汗法与补法治疗局灶节段硬化大鼠足细胞损伤的TRPC机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汗法与补法治疗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诱导的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病(FSGS)大鼠足细胞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越婢汤组、固精方组。首剂静脉注射PAN 9mg/100g,后分别于第13、16、19、22、25天追加PAN 0.9mg/100g建立FSGS大鼠模型,8周后留取尿液、血液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生化指标,尿蛋白排泄,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观察TRPC5、TRPC6表达与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足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光镜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TRPC5、TRPC6表达显著上调,F-actin表达减少,电镜广泛足突融合。与模型组比较,越婢汤与固精方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P<0.05),固精方组尿蛋白排泄减少(P<0.05),固精方组TRPC5、TRPC6蛋白、mRNA及免疫荧光表达下调(P<0.05,P<0.01),F-actin表达增加(P<0.05);越婢汤组TRPC5蛋白、mRNA及免疫荧光表达下调(P<0.05,P<0.01),TRPC6 mRNA及免疫荧光表达下调(P<0.01),两组足突融合较模型组减轻。结论:越婢汤、固精方可能通过调控TRPC5及TRPC6减轻足细胞损伤,发挥FSGS治疗作用。 韩世盛 姚天文 马振华 卢嫣 王怡关键词: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越婢汤 一种治疗特发性足细胞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特发性足细胞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生麻黄6‑12份,生石膏15‑30份,生黄芪15‑30份,炒白术10‑30份,茯苓10‑30份,党参10‑30份,防己10‑15份... 姚天文 王怡 韩世盛 徐艳秋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大黄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黄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大黄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 3.9.1构建大黄–活性成分–靶点的网络图;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得到脓毒症相关靶点;通过建立维恩图获得中药与疾病交叉的关键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关键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应用PyMOL软件和AutoDock Vina软件对大黄活性成分及其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大黄10种有效活性成分,其中重要的成分包括β-谷甾醇、芦荟大黄素、泽兰黄醇素等;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后获得34个关键靶点,核心靶点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B(IL-1β)、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MY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G(PPARG)、转录因子AP-1(JUN)、雌激素受体1(ESR1)、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8)。GO富集分析表明大黄的关键靶点主要富集于306个生物过程、29个细胞组成和61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111条相关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与关键蛋白TNF、IL-1β、TP53、MYC、CASP3拥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大黄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治疗脓毒症。 王清亮 钱义明 姚天文关键词:脓毒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芦荟大黄素 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