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春红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2篇诗歌
  • 2篇诗人
  • 2篇晁补之
  • 2篇王夫之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2篇西昆诗人
  • 2篇美学
  • 2篇美学意义
  • 2篇酬唱
  • 1篇代文
  • 1篇兴会
  • 1篇用典
  • 1篇用字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想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文化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创作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滕春红
  • 2篇庞飞

传媒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唐都学刊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王夫之“兴会”说的美学意义
2005年
庞飞滕春红
关键词:王夫之美学哲学思想审美创作
“诗穷而后工”的文化成因与晁补之的新解读被引量:1
2007年
“诗穷而后工”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对这种观念为何大兴于北宋的成因,涉猎者较少。历代文学家及学者对这一命题的阐释多着眼于物质及精神生活层面的困苦磨难对作家创作的重要影响。但晁补之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与文学乃非功利活动的本质相关,他更为强调文学的内在独立精神对作家的巨大支持作用。
滕春红
关键词:穷而后工晁补之文学本质
以兴起情:王夫之“兴”论的美学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诗道性情"的提出是船山诗歌美学对传统儒家诗歌美学的一大突破性贡献,而王夫之的主要突破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兴""情"这两个主要概念,并以此提出他的诗歌本体论,并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实践之,以"兴"为主的"四情"说的提出也使他的美学体系从创作论走向审美接受,儒家美学精神已经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形态。
庞飞滕春红
关键词:船山诗学
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的继承与变革被引量:1
2004年
西昆诗派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联系,不仅有继承,更有自己的突破。本文通过对《西昆酬唱集》中杨亿、刘筠及钱惟演等西昆诗人创作的分析与归纳,以阐释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整体风貌上的深情绵邈、典丽精工、勤于用典使事以及精于遣词造句等几个方面。
滕春红
关键词:西昆诗人
西昆酬唱产生原因浅论
2004年
本文从宋代社会文化背景及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两个角度来论述西昆体这一诗歌体裁的产生的合理性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中的意义,以此来证实《西昆酬唱集》在文学史中也应有合理的评价。
滕春红
关键词:《西昆酬唱集》诗歌社会文化
义山家法与西昆风味
2005年
以杨亿、刘筠以及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诗人在宋初自觉地学习模仿李商隐,他们的诗歌整体风貌与李商隐颇有相似之处,其创作方法如用典使事、遣词造句、设色用墨等也受到李商隐的影响,他们创作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与沿袭了义山家法。
滕春红
关键词:西昆诗人用典遣词用字
北宋晁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已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趋势,其中,对家族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北宋晁氏家族文献相继,翰墨相承,是典型的文学世家。本文力图在展示晁氏家族及其文学创作全貌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晁氏家族文...
滕春红
关键词:文学创作晁补之晁说之古代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