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碧颖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数控
  • 2篇钛管
  • 2篇钛合金
  • 2篇钛合金管
  • 2篇弯曲模
  • 2篇减薄
  • 2篇减薄率
  • 2篇合金
  • 2篇合金管
  • 2篇纯钛
  • 1篇育人
  • 1篇三全育人
  • 1篇内生动力
  • 1篇主编
  • 1篇弯管
  • 1篇力矩平衡
  • 1篇解析模型
  • 1篇讲堂
  • 1篇高校

机构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重型机械...

作者

  • 4篇刘碧颖
  • 3篇李恒
  • 3篇杨合
  • 3篇李龙
  • 2篇陶智君
  • 2篇张志勇
  • 2篇杨恒
  • 2篇马俊
  • 2篇韩瑞
  • 1篇武晓耕
  • 1篇杨静
  • 1篇谷瑞杰
  • 1篇郝媛媛

传媒

  • 1篇航空学报
  • 1篇编辑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引入材料参数的弯管中性层偏移解析模型被引量:5
2016年
中性层偏移是表征管材弯曲内外侧不均匀变形程度的关键参数。基于弯管截面力矩平衡条件,建立了引入材料参数的管材弯曲变形中性层偏移解析模型,针对管材数控绕弯和压弯过程对所建模型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评估,研究了不同几何和材料等管材本征参数下的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规律。结果表明:应用于TA18钛管数控绕弯,发现所建解析模型与已有解析方法预测精度相当,但能考虑材料参数影响,且相较于有限元模拟,本文解析模型更接近实验结果;应用于A6063铝合金管和AZ31镁合金管压弯过程,并与Hasegawa解析方法相较,发现本文解析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拉压不对称对压弯中性层偏移的影响;弯曲半径减小,弯管直径增大,中性层向弯曲内侧移动;拉压屈服强度比减小,厚向异性指数增大,中性层向弯曲内侧移动。
刘碧颖李恒李龙杨合谷瑞杰
关键词:解析模型力矩平衡
一种钛管数控差温加热弯曲成形模具及方法
一种钛管数控差温加热弯曲成形模具及方法。所述钛管数控差温加热弯曲成形模具中的在压力模、弯曲模、芯棒和防皱模上分别有加热孔和测温孔,在夹持模和镶块上有测温孔,对压力模、芯棒、弯曲模及防皱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根据管材热弯模拟...
杨合李恒杨恒马俊陶智君张志勇韩瑞李龙刘碧颖
高校期刊服务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北工业大学“主编讲堂”活动为例
2025年
近年来,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号召下,各大高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期刊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必要主动承担起育人职责,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本文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主编讲堂”实践活动,从积累经验、扩大交际、提升存在感、促进学者与期刊共同发展、建立写作规范5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期刊服务人才培养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了期刊服务人才的内生动力,以期为编辑同人提供有益参考。
刘碧颖杨静郝媛媛武晓耕
关键词:三全育人内生动力
一种钛管数控差温加热弯曲成形模具及方法
一种钛管数控差温加热弯曲成形模具及方法。所述钛管数控差温加热弯曲成形模具中的在压力模、弯曲模、芯棒和防皱模上分别有加热孔和测温孔,在夹持模和镶块上有测温孔,对压力模、芯棒、弯曲模及防皱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根据管材热弯模拟...
杨合李恒杨恒马俊陶智君张志勇韩瑞李龙刘碧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