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琦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主义
  • 2篇社会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动力机制
  • 1篇疫情
  • 1篇语境
  • 1篇政府
  • 1篇政治
  • 1篇政治选择
  • 1篇人文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文明理论
  • 1篇生态型城市
  • 1篇生态转型
  • 1篇替代性
  • 1篇批判性
  • 1篇全球资本主义
  • 1篇资本主义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2篇维也纳大学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作者

  • 7篇刘琦
  • 1篇郇庆治
  • 1篇克里斯蒂娜·...
  • 1篇刘力

传媒

  • 3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全球化进程中的印度:环境影响与替代性政治选择被引量:3
2016年
虽然不能一概否认全球化(可能)带来的一些环境惠益,但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与其所造成的损失成正比。无论使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现行可用的指标都表明,印度从整体上日益走向一种生态不可持续的发展,无数的民众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对此,根本性的应对方案或出路在于向一种"激进的生态民主"的转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充分的机会参与到关系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决策中,而所有决策建立在生态永续和人人平等这两大原则的基础之上。无疑,这种激进生态民主需要在治理结构与方式上发生巨大的转变,必将会遭遇到既存政治和企业权力的抵制。但许多迹象显示,这一转变在印度的未来几十年里是有可能发生的。
阿希姆·希瓦史塔瓦阿希什·科塔里刘力刘琦
关键词: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当代城市概念:人文和自然科学视角被引量:6
2019年
生态发展理念的核心意涵是,需要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虽然是基于对生态发展理念的赞成和运用,但无论就其范围还是主题而言,城市可持续发展更为综合性,因为经济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和自然环境的问题被视为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和“相互形塑”的整体。在许多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明显存在着定义上的混淆,而这些混淆多与无节制地使用实际上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有关,例如可持续城市、生态型城市(eco-city)、生态的城市(ecological city)、绿色城市、紧凑型城市、智慧城市等。相较而言,“可持续城市”是最值得推荐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包含了“可持续”这个词,涵盖了经济、社会和自然这3个关键性方面,其他概念仅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某些方面相联系。
马尔桑·莱兹尼茨基亚历山德拉·莱华多斯卡刘琦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城市紧凑型城市
拉美新榨取主义及其批评:十个核心论点被引量:1
2020年
榨取主义政策及其实践在拉美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源开采与出口在这一地区的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但也因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而处于激烈争论的中心。对新世纪之交开始执政的进步左翼政府的分析表明,与几十年前的情形不同,传统的榨取主义已经演进成为一种新榨取主义。这种新榨取主义延续了以侵占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方式,为高度单一性的经济生产结构提供运行动力,并严重依赖作为原材料供应商所建立起来的国际联系。尽管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并且通过重新分配资源开采出口所获得的盈余获得了更大的合法性,但其负面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却一再显现。新榨取主义其实是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代性思想的影响,因而拉美左翼进步政府尽管试图摆脱全球新自由主义的羁绊,但却未能形成或贯彻落实明确的替代方案。
爱德华多·古迪纳斯刘琦
关键词:拉美
作为一种新批判性教条的“转型”被引量:1
2016年
"转型"作为一个伞型概念,将生态危机置于一种更广阔的情景之中。为了促进社会变革,围绕转型展开争论的专家们目前聚焦于合作与学习,并寄希望于既存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及其渐进式改革,但却没有质疑现存的权力关系,而这也许能够部分地解释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态转型尚未发生。因而,对转型概念更深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补充和纠正当前转型理论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政策变革面临的障碍。
乌尔里希.布兰德刘琦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拉丁美洲的超越发展理论:一种绿色左翼话语被引量:2
2019年
绿色左翼话语是指左翼政治所共享的一种分析讨论与阐释构建环境议题的方法,是一种“红绿交融”的分析框架和话语体系。自20世纪末开始,拉美地区的十几个进步左翼政党先后上台执政,为探索新自由主义的左翼替代方案提供了现实政治条件,也使得超越发展理论作为绿色左翼话语的拉美版本应运而生。超越发展理论首先对主流发展话语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提出了批判,主张寻求一种“发展替代”方案而不是各种“替代发展”方案;对进步左翼政府所实施的“新榨取主义”模式提出了批评,认为其是传统“榨取主义”模式的继续,并没有超越其背后的线性发展意识形态的支配;提出了基于“美好生活”价值理念的未来社会构想与过渡战略,并对现实存在的具有变革潜能的实践举措进行了考察。超越发展理论可以被界定为一种具有拉美地区特色的“浅红深绿”理论,而作为正在构建中的理论,它还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变革现实的潜能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刘琦
大疫情之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进路难题及其挑战被引量:17
2021年
发轫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政治哲学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并不仅仅意味着构造一整套围绕着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治理目标的公共管理政策体系,而是还要努力创建将社会主义政治和生态可持续性考量相结合的新经济、新社会与新文化。2020年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既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更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或广义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未来图景的许多理论构想,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间其实还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同时基于社会主义政治和生态可持续性考量及其二者有机融合的历史和理论自觉,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切实持续取得成效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前提性条件。
郇庆治刘琦
拉丁美洲的新榨取主义:全球资本主义动力机制的新表现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的目的是在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语境下来阐明拉美新榨取主义正在形成的政治制度的、地域的和社会生态的动力机制与矛盾。与现有著述相比,我们认为,“新榨取主义”这一术语不只是适用于拥有进步主义政府的那些国家,也应适用于自197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开采和出口的所有拉美社会。我们认为,新榨取主义这一术语的使用经常是模糊的,而如果依据主导性发展模式来理解该术语,则其模糊性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诉诸规制理论以及它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进行的历史性的启发式探索。这使得我们能够看清变革中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世界市场结构以及政治制度构型之间的各种时空依存关系,它们是跨越不同层面和国界的新榨取主义的特征。
乌尔里希·布兰德克里斯蒂娜·迪茨米里亚姆·兰刘琦
关键词:资本主义规制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