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龙 作品数:9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EH患者144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予以吲达帕胺治疗,研究组予以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炎性因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83%,69/72)高于对照组(83.33%,60/72),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Hcy、IL-6、TNF-α、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EH的效果较好,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张宗奇 张善存 王云龙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吲达帕胺 苯磺酸氨氯地平 血管内皮功能 ADAR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1(ADAR1)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食管鳞癌手术切除的36例新鲜组织标本,应用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DAR1表达水平。收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食管鳞癌病理标本10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ADAR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DAR1在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高(P<0.05),ADAR1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DAR1高表达者中位总生存期短于正常表达者(25个月比39个月,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ADAR1表达水平和肿瘤浸润深度是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DAR1与食管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张振 李芳芳 王云龙 王同甫 梁冰 杨清乐 潘平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ADAR1 病理特征 预后 临床药师在死亡病例处方点评中的风险调查和讨论 2020年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对死亡病例处方点评的风险认识及风险防范对策,为临床药师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统计了33名临床药师基本情况、临床药师遇到死亡病历处方点评时的处理方法、对死亡病历处方点评结果公开的担忧、防范死亡病历处方点评风险的建议等,对相关的数据和建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33名被调查的临床药师从事临床药学的工作年限为(4.45±1.86)年。33名药师中1名在处方点评时未遇到过死亡病例,其他32名均在日常工作中参与过死亡病例处方点评。对于死亡病例处方点评可能存在的信息公开,68.75%的临床药师表达了中重度级别的担忧,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加强临床药师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临床药师之间的沟通、提升自身业务素质、避免过度留痕等是该次调查中临床药师给出的防范死亡病例处方点评风险的主要建议。结论死亡病例处方点评风险是临床药师必须面对的执业风险之一,临床药师要勇于担当、忠于使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团队协作,注意患者隐私保护及沟通技巧,为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云龙关键词:临床药师 处方点评 死亡病例 基于风险控制的临床试验药品温度管理及成效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药物临床试验药房(简称GCP药房)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超温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改进薄弱环节,评价管理成效。方法通过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GCP药房临床试验用药品超温情况,分析采取基于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后,相同超温原因事件的发生率、超温发生次数、涉及项目个数、涉及药品种类数量以及申办方评估后不能使用药品数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发生12次超温,其中操作问题占50.00%,电路问题占8.33%,设备问题占25.00%,临床监查员对药物的保存条件培训不准确等其他原因占16.66%,超温事件共涉及30个项目的43种药品,申办方评估后9种药品不能继续使用。结论通过分析临床试验药品管理的风险控制点,针对性地采取完善硬件设施、健全冷链报警系统和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可显著减少超温事件所涉及项目数量和药品数量,管控成效良好。 华素 王云龙 李灵红 向在永关键词:超温 管理成效 对构建全国医院统一信息化平台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 2016年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统一和相对封闭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造成了诸多不便。构建全国医院统一信息化平台,将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增强各医院间的沟通与交流,节约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本,方便患者就医、报销等,也利于主管部门对全国范围的卫生资源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 王云龙 王琳茜关键词:信息化 临床药师参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合理用药管理的成效分析 被引量:12 2020年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肿瘤患者化疗时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之一,严重的恶心、呕吐会造成患者体质下降,降低患者化疗的依从性[1],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止吐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了CINV的发生,但对于部分患者,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后,中、重度CINV仍会发生。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特殊诊治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专业临床药师可以更好地在药学监护方面关注CINV患者。作者作为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参与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病区CINV患者的用药管理,现报道如下。 王云龙关键词:恶心 呕吐 化疗 临床药师 临床药师基于PDCA模式管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成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借助PDCA模式管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成效。方法调取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数据作为PDCA干预前对照组,2022年1至12月数据作为实施第1次PDCA干预后的试验组1,2023年1月至12月数据作为第2次干预后的试验组2,比较干预前后各组指标完成情况。结果经过24个月2个PDCA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0.29 DDDs下降到33.35 DDDs(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6.02%下降到42.19%(P>0.05),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由23.98%下降到15.18%(P<0.05),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率由23.23%降低到16.65%(P<0.05),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由80.09%提高到93.61%(P<0.05)。结论PDCA管理用于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曹玉合 李全超 王云龙关键词: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医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策略探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方法和用药指标制订后对医院用药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阳城区4家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5项用药指标(药品使用金额占医疗收入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收入比例、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收入比例)的制订、修订、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4家医院于2009-2014年期间对临床科室用药指标进行了初次制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重点以既往临床科室的实际运行指标为依据,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小组通过并执行;至2017年,用药指标制订后的修订次数为0.42~0.58次/年。在制订临床科室用药指标前,各医院5项指标大部分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4家医院5项用药指标分别控制在32%~41%、47%~53%、30~37 DDD、13%~20%、21%~32%,医院合理用药指标基本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笔者对用药指标制订、调整的主管部门,指标的初次制订方法、修订方法,特殊科室的指标的制订,指标制订后的管理措施等均提出了相关建议。结论:目前本地区4家医院在临床科室用药指标的制订和管理方面工作开展良好,有效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王云龙 王琳茜关键词:合理用药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诊治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71例使用替格瑞洛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用药后出现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呼吸困难的出现和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的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将使用替格瑞洛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正常BMI组(BMI 18.5~24.9 kg·m^-2)、高BMI组(BMI>24.9 kg·m^-2),分析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与BMI的关系。结果在471例患者中,呼吸困难发生率为8.70%(41/471)。<40、40~<50、50~<60、60~<70、≥70岁患者因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6.25%、7.22%、8.89%、9.60%、10.61%。替格瑞洛所致不同年龄段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所致男性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生率[8.87%(22/248)]与女性患者[8.52%(19/2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用药7 d后发生呼吸困难的患者<10.00%。90.24%的呼吸困难发生于首次服用替格瑞洛后7 d内。发生呼吸困难后,70.73%的患者经过治疗在12 h内缓解。低BMI组、正常BMI组、高BMI组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的倾向。多数患者首次使用替格瑞洛后7 d内发生呼吸困难。经对症处理后多数患者的呼吸困难12 h内可缓解。 王云龙 向在永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