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东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 2020年
- 近年来我国各地白内障发病率较高,眼科白内障摘除手术是当前医疗界解决白内障病征的常规诊疗措施,而针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可以提升白内障治疗的效果,在本文中通过跟踪试验的方式进行了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诊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该诊疗手段后患者视力有所提高、眼压回落且散光度数有所下降,并且整体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小,证明该手术手段在改善硬核白内障疾病方面有一定效果,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张海东王东英
-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硬核白内障
- FS200飞秒与ZiemerLDV飞秒制瓣并发症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通过FS200与Ziemer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不同能量的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特点,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分为二个组:FS200飞秒激光组(A组)、ZiemerLDV飞秒激光组(B组),术中术后观察随访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S200与ZiemerLDV飞秒激光制瓣均未出现影响术后视力的并发症。术中并发症:角膜基质气泡、球结膜出血、切口出血、不全及不规则瓣、前房气泡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环脱失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中两组都未出现掀瓣困难;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无一例出现角膜瓣中央坏死,Haze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瓣微皱褶、一过性光敏反应、弥漫性层间角膜炎、虹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200与ZiemerLDV飞秒激光由于激光脉冲的能量不同,屈光手术中制做角膜瓣并发症也不同,只要正确认识及时处理,它们都是安全可靠的。
- 于秋菊张永红陈月王淑青张海东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角膜飞秒激光并发症
-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变化
-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68例,其中未曾诊断糖尿病的患者136例(A组),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132例,并将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糖尿病...
- 杨忠楠张海东
- 关键词:角膜生物力学
- 飞秒激光辅助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与常规LASIK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近视患者行Q值调整LASIK术和常规的LASIK术术后屈光度、裸眼视力、Q值、高阶像差、视觉对比敏感度的观察,对其视觉质量进行对比评估,同时也为屈光手术病人选择更好地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1-6月在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分为二个组: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组、常规LASIK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视力、Q值、屈光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患者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调查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屈光状态、术后裸眼视力、预测性均达到理想状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Q值、高阶像差(球差)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眩光条件下,第三、四等级标准组未通过例数增加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视觉感受: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体化LASIK组比常规LASIK组主观视觉感受度稍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组与常规的LASIK术相比,术后球差的变化小于常规组,且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了夜视力下降、眩光、对比敏感度异常的发生。
- 于秋菊张海东张永红
- 关键词:非球面切削Q值高阶像差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