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
- 作品数:21 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2名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91.02±13.14)分;焦虑得分为(14.35±3.93)分;抑郁得分为(13.81±3.92)分;冠状动脉瘤分级、医疗费用来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疾病的认识、家庭月收入(F=2.535~8.740,P<0.05)、与患儿的关系、父母工作状况(t=2.057、-2.489,P<0.05)对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均有影响;其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对疾病的认识、医疗费用来源是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F=13.695,P<0.05)。结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患儿父母的影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儿父母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患儿父母的生命质量。
- 唐芳罗顺清程婷曾莉丁维浪杨红
- 关键词:疾病不确定感
- 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病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病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4月3日~5月2日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拔管率,利用柏拉图法寻找真性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改进;调整后于2017年6月1日~30日再次统计住院期间患者影响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拔管率,两次进行对比、统计,检验PDCA循环管理有效性。结果: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的主要真性因素为固定方法不统一、未每日更换鼻导管、胶布粘力不够、鼻腔分泌物多,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调整后可以显著降低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P <0. 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效降低病房患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降低因护理工作欠完善所致非计划拔管因素构成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
- 邹赵罗顺清曾莉程婷曾衡陈德芬龙春莉杜轶
-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内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做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儿童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儿科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未造成后果事例38例,隐患事件19例,不良事件11例,警告事件3例。临床中由于护士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厌倦、安全意识薄弱等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儿童住院安全。
- 谌娇罗顺清曾莉李沁岭龙春莉陈德芬程婷
- 关键词:儿科护理
- 小儿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150例应用体会
- 高樱罗顺清曾丽程婷
- 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的护理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患儿10例,对其进行症状护理、药物护理、抗凝、溶栓过程的护理、冠状动脉瘤的观察,出院指导,随访资料收集、回顾、总结。结果:24个月临床观察瘤体有回缩2例,瘤体扩大1例,由单侧冠状动脉瘤并发为双侧冠状动脉瘤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本病的治疗周期长,病情变化快,预后差,应制定综合的护理方案,重视家长与患儿心理护理,提高家长及患儿的依从性,同时重视本病延续护理的开展。
- 程婷罗顺清龙春莉高樱
- 关键词: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延续护理
- 1例Pierre-Robin综合征鼻饲喂养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分析
- 程婷罗顺清
- 家庭管理干预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及家庭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家庭管理干预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的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便利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88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按首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管理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家庭管理量表(FaMM)、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估患儿父母的疾病管理能力、家庭功能。结果本研究共88名研究对象完成干预前的调查,干预后回院复查时共79名研究对象接受调查,其中干预组40名,对照组39名,失访率为10.23%(9/88)。2组干预前FAD得分、FaMM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AD得分为(21.58±4.60)分,低于对照组的(24.62±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5);干预后干预组FaMM得分为(46.83±6.02)分,高于对照组的(42.72±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5);患儿的年龄、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分别是患儿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差值、家庭功能差值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家庭管理干预可提高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父母的疾病管理能力,改善家庭功能;患儿的年龄、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可影响干预效果,可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的家庭成员组成等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期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 吴迪程婷唐芳罗顺清曾衡高樱龙春莉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家庭管理家庭功能
- 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减轻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的连续病例68例,根据使用互联网络平台前后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信、QQ、手机App等各形式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在出院后6个月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川崎病知识问卷得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照顾者的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维度评分及家庭负担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川崎病知识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多种网络工具下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照护者对疾病的掌握度,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
- 程婷罗顺清丁潍浪
- 关键词:互联网络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延续护理家庭负担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坏死性肺炎患儿1例护理被引量:1
- 2024年
- 该文总结1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坏死性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支气管镜护理、药物护理、气道管理、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儿童医疗辅导下的心理护理、中医护理、出院管理。该患儿为学龄期儿童,病情重、住院时间长、花销费用高、家属焦虑、依从性差,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能会累及各种脏器进一步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经过医、护、患三方共同努力、积极治疗、精心护理38 d后,患儿好转出院,后期随访1个月左右,患儿肺部功能情况恢复良好。
- 刘姣姣程婷杜轶高樱
- 关键词: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坏死性肺炎儿科护理
- 路径式管理在口服地高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2017年
-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院后口服地高辛的依从性,达到药物最好的疗效。方法:对某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院后口服地高辛酏剂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从2015-2016年出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口服地高辛酏剂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40名患儿,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口服地高辛的情况。结果:40名患儿出院后口服地高辛的依从率较低,其中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是降低口服地高辛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结果,护理人员运用头脑风暴,采取路径式管理来提高出院后患儿口服地高辛的依从性。主要是由责任护士对口服地高辛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制定一套完整且有连续性的健康宣教流程。从而来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患儿出院后口服地高辛的依从性,保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促使疾病的康复。为今后工作中如何提高婴幼儿及儿童出院后口服地高辛的依从性提供方法,为其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 魏雪梅罗顺清曾莉程婷龙春莉
- 关键词: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