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爱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0例被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n=105)。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4.1±1.4)d和(28.5±7.8)h均短于对照组(6.6±1.7)d和(42.3±18.9)h,住院费用(5985.7±437.8)元少于对照组(6532.9±674.2)元,而患者满意度103(98.1%)却高于对照组92(8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李琴邓爱华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模式
- 循证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5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的模式进行洗胃,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洗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洗胃的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洗胃的总时间。
- 邓爱华
-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有机磷中毒洗胃
- 急诊预防性护理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作用
- 2020年
- 探究急诊预防性护理针对患有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6.12至2019.12在本科室进行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治疗的31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参与这次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小组,对照组参与调查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参与调查的16例患者采用急诊预防性护理。观察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患者良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 邓爱华王江红
- SHOW模式在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回授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分析SHOW模式在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回授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7例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回授法康复护理,观察组予以SHOW模式回授法康复护理,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患肢肌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患肢肌力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传统回授法康复护理相比,SHOW模式回授法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脑卒中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行为生活方式等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王江红邓爱华王琼谢佼峨杨艳霞袁春梅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肢体运动障碍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0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及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结局平稳9例、好转11例、恶化7例、死亡3例,对照组平稳6例、好转8例、恶化11例、死亡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及成功率,有利于患者临床康复,改善急救护理质量。
- 邓爱华张霞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救护理重症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