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俨斌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政治法律电子电信更多>>
- 系统与建构:电影分线发行的国际经验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高度同质化是制约电影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电影的分线发行作为应对策略在我国已着手初步实施。以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工具,在分析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电影业分线发行运作经验的基础上,从行业的内外系统结构性建构视角出发,提炼出建构电影业分线发行机制的因素,包括行业系统内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分配规则因素,以及行业所处系统环境中的人口、文化、历史等原因,为我国电影业分线发行的可行性路径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框架。
- 孙俨斌
- 关键词:影院院线
- 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被引量:11
- 2018年
- 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经过前年的结构性调整进入到稳定增长的新常态。电影产业出现众多新企业、新平台、新影人、新类型、新观众和新现象。尤其是互联网和资本颠覆了原有的产业格局,证明了中国电影产业不可限量的可塑性和可能性。电影质量成为主导,市场规范逐渐形成,观众与产品的良性互动越来越频繁,中国电影正在进入"最好的时代"。
- 尹鸿孙俨斌
- 关键词:电影产业
- 《黑神话:悟空》国际传播的策略及对中国电影出海的启示被引量:3
- 2024年
- 长期以来,在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实践中,民族性内容和全球化表达的调和、出海发行渠道的局限,以及营销精准度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黑神话:悟空》作为游戏产品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优秀案例。《黑神话:悟空》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演绎,登陆全球化数字发行平台,以及进阶的新媒体营销等策略,均值得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借鉴。梳理总结《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的经验,旨在助力中国电影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质量发展。
- 孙俨斌
- 关键词:营销
- 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被引量:26
- 2019年
- 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进入低速发展期,与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的差距未能缩小。在产业格局和大环境的调整中,商业规则和市场规范正在重建。国产电影品质提高,电影人独立制片公司与平台公司互补,现实题材获观众认可,市场需求分化,环节竞争更趋激烈,互联网基因的电影企业优势凸显,版权和海外市场潜力有待开发。对不确定性的把控,保持产业发展的活力、信心、动力,将成为新一年中国电影的主题。
- 尹鸿李天语孙俨斌
- 关键词:电影产业
- 复映与分线:我国电影复映机制研究
- 2025年
- 复映缘起于电影的轮次发行放映机制,电影具有再生特性是推动电影复映的动力。我国复映电影市场紧随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呈现萌芽期、增长期、特供期,以及当下的新常态四个阶段。电影复映符合片方和观众供需双方的诉求,是中国电影市场与国际接轨,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发行营销对电影复映有决定性影响。复映电影营销注重再次观影的影院性、差异观感、仪式感和共同体的建构。常态化复映机制的建立需平衡新老片之间的关系,完善的分线发行机制是确保复映健康运行的前提。
- 孙俨斌王溪鸣
- 关键词:常态化
- 2021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 2022年
- 202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一枝独秀,市场恢复率、票房、观影人次、影院和银幕数量均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资本市场回暖,大部分影视企业扭亏为盈,国企快速复苏,国有机构和国有资本、互联网和新媒体企业更加深入电影业腹地,带来行业格局的新变化。电影生产进入合作时代,多兵种配合、资源共享、抱团取暖,以内容为王和打造优质产品成为电影行业的必然选择;主题性献礼片和现实题材影片成为市场主流,国产电影市场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网络电影继续减量提质。电影市场整体乍暖还寒,院线优化迫在眉睫,影院面临亏损威胁,观众观影呈节庆化和非日常性的态势,电影票房的档期分布更为不均,中国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道路充满挑战。丰富而优质的产品、活跃而有序的产业是助推中国电影发展形成新高峰的重要力量。
- 尹鸿孙俨斌
- 关键词:电影产业
- 我国电影院的盗录问题与监管
- 2022年
- 电影是明确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侵犯电影的知识产权包括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盗录是侵犯电影知识产权的重要形式。盗录片源分枪版和高清版两种。盗录主体包括电影院工作人员和普通观众。电影院对观众的盗录行为有现场阻却权,并对发生在该影院的盗录行为负连带责任。但是摄屏并不被视为盗录违法行为。在盗录执法过程中,根据水印监测技术追查盗录时间和地点是盗录行为取证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电影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量化,造成盗录行为违法所得判定难的问题。
- 孙俨斌
- 关键词:违法主体
- 翻山越岭,迎风而立:2023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被引量:7
- 2024年
-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复苏,产业活跃度迅速提升,推动疫情后全球电影产业恢复。“大片”减少,腰部电影进入市场头部,国产电影品质整体提升。平台公司尤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平台企业与独立制片公司共同发力,从产到销全链条创新成为突破口,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具有绝对优势。但中国电影依然局限于内需型,海外市场弱小,优质产品的有效供给不确定,观影需求受消费能力和媒介分化的影响亟待提升。中国电影产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并局部超越,机遇与挑战并存。
- 尹鸿孙俨斌
-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电影市场
- 城乡二元:我国农村电影供给的公共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城乡二元体制,我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事业齐头并进。对应电影产品供给的商品属性、公共属性和准公共属性,我国电影呈现出城市商业电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以及乡镇影院放映三种不同的运行机制。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以法律和政策为保障,由政府主导供给,具有政治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在放映内容、发行网络、资金支持以及流程运作和过程监管上形成了一套上下衔接、标准化和清单化的运作体系。乡镇影院兼具商业和公共属性,弥补了城乡之间电影供给的差距,推动了城乡电影的融合发展。
- 孙俨斌
- 关键词:城乡二元公共属性
-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生产类型的变迁与结构性动因探究
- 2025年
- 长期以来我国电影市场供给主要由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三分天下。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市场化进程中,商业元素权重提升。回顾我国电影产品供给的更迭变迁,受三方面的结构性因素驱动:一是国内电影市场内循环体系对电影生产的主体性重构;二是应对进口大片压力下的积极反应,以及国际交流的互融共通;三是电影观众在地理、身份和年龄三个维度的拓展。中国电影将传统的创作经验与国际商业类型片框架相融合,类型元素被解构、重构和重组。由时代激荡所生发出的整体性的电影类型重塑是我国电影业独特的生产现象。
- 孙俨斌王溪鸣
- 关键词:电影生产电影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