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经纬

作品数:19 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实证
  • 3篇逻辑
  • 3篇经济带
  • 3篇长江
  • 3篇长江经济
  • 3篇长江经济带
  • 2篇审计
  • 2篇实证分析
  • 2篇碎片化
  • 2篇逻辑与
  • 2篇开通
  • 2篇高铁
  • 2篇高铁开通
  • 1篇低端
  • 1篇低端锁定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断点
  • 1篇行星

机构

  • 18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8篇韩经纬
  • 16篇谭志雄

传媒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当代金融研究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会计之友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科学咨询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再生资源与循...
  • 1篇环境生态学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碎片化困境破解
2025年
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是审计服务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体现。针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面临的“碎片化”困境,需引入整体性治理理念予以缝合。研究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和方法工具,探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碎片化困境的现实表征、破解路径及实践完善方向。研究认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碎片化困境表征为“目标碎片化”“内容碎片化”“过程碎片化”“数据碎片化”,立足“协同—整合—信任”重塑整体性治理下审计功能目标、内容重点、组织运用的框架体系;对审计服务资源环境治理,在制度设计上把握基本导向,在内容设计上推进全面覆盖,在规范设计上建构制度秩序,把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自我完善、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结合,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谭志雄谭志雄韩经纬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整合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5年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研究在对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用不具有截距项的“S”型模型拟合形成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9年整合夜间灯光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收缩像素提取开展城市收缩测度;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开展稳健性、异质性相关讨论,并构建非线性模型从“劳动收入”与“环境质量”两条路径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存在倒“U”型关系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与“竞争模仿效应”形成,空间溢出效应甚至超过了直接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中部地区的城市不显著,中东西三大板块各具优势,但要素资源流动性不强;非资源型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效果显著,资源型城市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就业吸纳效应、环境污染效应等途径影响城市收缩。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关注城市收缩本质,转变城市收缩传统价值误区认识。倡导“精明收缩”理念,在保持城市基本活力的同时,合理调整城市规模与功能布局。针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异质性,实行差异化外资引入策略。东部地区进一步优化外资吸引政策,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而西部与中部地区则应注重外资对本地产业升级和就业吸纳的促进作用,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外资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竞争。建立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内外�
谭志雄向斯曼韩经纬韩经纬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长江经济带
产业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的影响——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2年
【目的/意义】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建成区面积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城市边缘区向外延展的城市蔓延现象,亟需抓住城市蔓延的基本特征,有的放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蔓延治理策略。【设计/方法】研究综合运用遥感数据测度中国城市蔓延指数,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实证检验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机理。【结论/发现】第二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城市蔓延,第三产业发展有效抑制城市蔓延;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长江中下游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更大,且产业发展对临近区域的城市蔓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过于强调市场因素的单中心城市模型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产业发展导致的城市蔓延现象在相邻地区存在相互“模仿”和“传染”效果。
谭志雄冯颖陈思盈韩经纬
关键词:城市蔓延区域异质性
中国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变迁逻辑与完善路径被引量:17
2021年
系统梳理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的变迁逻辑,研究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的聚焦内容和发展趋向,有助于明晰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完善路径。研究立足于已颁布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的文本结构和内容,找出中国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紧密结合当前“无废城市”建设的政策需求,提出政策优化完善路径。研究发现: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文本类型多元、效力级别多样,政策框架体系逐步优化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烙印和动态演变特征,政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政策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政策执行更具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二次污染、回收利用、循环经济等是政策关注焦点;政府从宏观层面强化顶层设计,以政策引导规范为主,注重政策协同、技术支撑、治理水平提升等助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实现;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实施的工具手段多元化、要素支撑多样化,固体废物管理的技术支撑关注度逐步提升、管理模式与治理路径已进入适应性转型。立足现实需要,固体废物管理的市场化政策与激励机制不足,适用性技术关注度不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结合国外“无废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行动和政策举措,从固体废物生命周期管理政策、技术范式政策、主体协同政策、引导激励政策及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政策完善路径方向。
谭志雄任颖韩经纬陈思盈
关键词:固体废物管理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制度设计被引量:13
2020年
研究立足于流域水环境管理全面转向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新阶段,针对治理理念落后、科层治理局限、体制机制碎片化、内生激励不足及政策保障滞后等顽疾,创新提出立足国情的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思路框架和行动路径,尝试构建"市场运营、政府管控、协调统筹"的多元政策工具和制度体系,协同提升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效应。
谭志雄韩经纬陈思盈
关键词:重点流域
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高铁建设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对区域要素流动、经济活动开展和产业空间格局构建影响深远。深入考察高铁开通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合理规划高铁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高铁开通引致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立足高铁的时空效应,重点考察劳动力流动引致的知识溢出等效应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不仅以空间滞后项的系数判断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还以间接效应衡量空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考虑长江经济带高铁网络布局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高铁开通后引起的效应可能有所区别,分区域及细分行业研究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异质性;并进一步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不仅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亦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产业集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正向作用高于中部城市,对西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并无明显影响;高铁开通对不同细分行业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对批发零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及教育等行业集聚水平作用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拓展了劳动力自由流动范围,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影响第三产业集聚;劳动力转移也是高铁开通影响长江经济带中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的重要传导机制。因此,未开通高铁城市应加快推进高铁网络建设,优化产业空间格局;中、东部地区应加大第三产业中高端产业的承接力�
谭志雄邱云淑罗佳惠韩经纬陈思盈
关键词:高铁开通劳动力流动长江经济带
比较优势、要素流动与产业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双循环”新视角被引量:37
2022年
本文采用微观产品数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检验中国过去国际大循环主导模式下产业“低端道路”路径依赖程度,并分析要素循环是否有利于走出产业“低端锁定”困境。研究表明: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省域产业结构演化显著受既有比较优势影响,产业升级处于低端发展路径依赖状态;畅通的要素循环对省域产业升级路径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要素流动性显著降低了省域产业升级对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程度;相比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程度更易受到要素循环调节;相比劳动力要素循环与资本要素循环,技术要素循环对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研究为中国“由外向内”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谭志雄罗佳惠韩经纬
关键词:比较优势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驱动机制和有效手段。研究总结了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固体废物全流程监控机制不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及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障碍因素。立足城市管理理念更新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建立五大环节为主的固体废物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搭建“无废城市”建设的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面向市场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造平台驱动的“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用户”绿色闭环供应链治理模式。
谭志雄邱云淑韩经纬陈思盈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
区域协同治霾的实证分析与成效研究——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被引量:2
2024年
区域协同治理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治理效果仍有待研究。文中基于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综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政策协同度的定量数据,建立断点回归分析模型论证区域协同对雾霾治理的有效性,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划分协同治理区,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治理成效异质性。结果表明:1)区域协同是实现雾霾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能显著减轻污染。2)全国可划分为10个协同治理区。3)当监管政策严格时,区域协同会呈现更好的治理效果,东部沿海地区协同治理效果优于其他地区。因此,文中提出地级市政府间可加强政策协同效应,但此过程离不开中央政府监管,以规避其中不利因素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实现污染有效治理。
常永莲黄英君段正敏韩经纬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嵌入与路径优化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发展需要重塑价值链,力求在供给侧实现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换,在需求侧实现从外循环向内循环转换,在动力侧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要立足现实需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内外循环优化以及创新驱动价值链攀升。遵循“加强价值链整合、推动融合化发展”“打造多层次载体、推动集聚化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国际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端化发展”“加快服务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谭志雄韩经纬陈德敏陈思盈罗佳惠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