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健

作品数:67 被引量:29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卫生资源
  • 8篇医用
  • 7篇大型医用设备
  • 7篇医用设备
  • 7篇芦笋
  • 6篇生化工程
  • 6篇生物技术
  • 5篇院校
  • 5篇配置公平性
  • 5篇下脚料
  • 5篇芦笋下脚料
  • 5篇课程
  • 4篇多糖
  • 4篇色素
  • 4篇教学
  • 4篇公平
  • 4篇废弃物
  • 4篇超声强化
  • 4篇超声强化提取
  • 3篇医学院校

机构

  • 50篇广西医科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过...
  • 12篇广西卫生职业...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南宁学院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轻工业科...
  • 1篇秦皇岛长胜农...

作者

  • 67篇孙健
  • 16篇赵兵
  • 15篇付晶晶
  • 13篇文秋林
  • 11篇王前强
  • 10篇王丽卫
  • 8篇王晓东
  • 7篇袁晓凡
  • 7篇黄云祥
  • 7篇朱平华
  • 6篇凌敏
  • 6篇赵庆生
  • 6篇姚凌云
  • 5篇关红艳
  • 4篇张艳雯
  • 4篇肖杰
  • 3篇吴耀生
  • 3篇冯启明
  • 3篇罗红叶
  • 3篇郑一民

传媒

  • 7篇广西农学报
  • 6篇卫生软科学
  • 5篇农村经济与科...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轻工科技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广东化工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卫生经济研究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0篇2017
  • 19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合金支架—明胶复合载药体系的制备及其抗菌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提高钛合金骨植入材料的抗菌性及生物相容性的有效方法。方法:本文以3D打印的多孔钛合金为支架,将负载有庆大霉素的明胶填充于其中以制备复合骨植入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水溶性及体外药物释放测试评价不同载药量对明胶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细菌黏附、细菌活性以及抑菌圈实验分析该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采用细胞活性实验评价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不同载药量下明胶的耐水性均达到6 d,药物释放效应可维持到明胶完全溶解;载药量的提升能更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生长,在载药量为8 mg/mL的情况下,两种细菌的抑菌圈最大;细胞毒性分析发现不同载药量对成骨细胞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此复合骨植入体材料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陈雅婧梁腾月陈智敏张羽覃惠思欧海龙伍燕新孙健雷声远陈泉志
关键词:明胶庆大霉素抗菌生物相容性
运用ARIMA模型预测广西卫生技术人员需求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预测广西卫生技术人员需求,以期为卫生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ARIMA(1,2,1)模型预测广西2017-2024年卫生技术人员需求。结果从2017-2024年卫生技术人员数的预测值看,广西卫生技术人员数呈平稳上升趋势,将由2017年的314 693人上升到2024年的463 99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17年的103 126人上升到2024年的153 457人、注册护士数由2017年的137 059人上升到2024年的245 169人。结论 ARIMA模型适用于预测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量;广西应当加大卫生技术人员引进的力度,注重加大医生、护士的培养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孙健
关键词:卫生技术人员ARIMA模型
南宁市县级医院卫生应急能力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南宁市县级医院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宁市辖区内10家县级医院卫生应急能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县级医院在岗职工总数为5 09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 387人,注册护士1 927人,分别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7.24%和37.84%;10家县级医院均未建立专门部门来负责卫生应急工作;10家县级医院均编制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有9家对入院诊断、微生物检测报告和急诊入院人数进行监测;所有医院配有救护车及必要的防护用具;所有医院未针对突发事件设置专门的媒体机构。结论监测预警能力较差,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信息报告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孙健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广西基层医务人员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的认知评价调查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广西基层医务人员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实施效果的认知评价及满意度情况,以期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柳江县、武鸣县、陆川县、容县共计904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或"一般了解"的基层医务人员仅有36.84%;认为政府在职业发展、教育培训、改善待遇水平中的政策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的基层医务人员分别为12.06%、9.96%、8.96%;对政府人力政策表示满意的医务人员有66.1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的了解率过低;政府卫生人力政策实施效果有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率较低。
孙健罗红叶冯启明王前强文秋林
关键词:基层医务人员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7年
【目的】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探索解决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方法】根据广西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就业单位类型及实习意见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结果】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结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付晶晶凌敏孙健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
一种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高烷烃含量牛角瓜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高烷烃含量牛角瓜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将植物烷烃合成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得到的嵌合体DNA通过发根农杆菌的介导转化牛角瓜无菌苗...
赵兵孙健王晓东
文献传递
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公平性情况,为编制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绘制洛伦兹曲线和计算基尼系数,分别从人口分布及地理分布角度来评价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公平性情况;结果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位于0.14~0.35之间,按地理分布基尼系数位于0.31~0.46之间;结论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做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重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基于地理分布的公平性,适当增加经济落后地区、边远地区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量。
孙健朱平华
关键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公平性分析
燃料乙醇生产用生物原料的土地使用、能耗、环境影响和水耗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在引入生物质分配比率的基础上,从土地使用率、能耗、环境和耗水量4个方面分析了玉米秸秆、木薯和甜高粱3种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得到了3种生物质发展潜力数据.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作为原料,按产出乙醇能计,土地使用率最高可达563.40GJ/ha,投入能量最低,仅为22.68MJ/GJ,环境影响最小,耗水量最少,只有8m3/GJ,是最有开发前景的原料.甜高粱总体上优于木薯,但耗水量太大,不利于长远发展.
孔德柱王玉春孙健袁晓凡王晓东肖杰赵兵
关键词:能耗气体排放耗水量乙醇
利用芦笋废弃资源制备天然色素、多糖、皂苷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芦笋废弃资源制备天然色素、多糖、皂苷的方法,属于生化工程领域,涉及天然色素的提取与修饰,以及多糖、皂苷的分离。将芦笋废弃资源粉碎,浸泡于95%乙醇中,充分提取叶绿素后过滤得叶绿素提取液及芦笋残渣A;叶绿素...
赵兵赵庆生孙健黄云祥
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木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2023年
目的:木薯淀粉废弃物木薯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利用酶法提取木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充分利用食品生产中的废弃资源,对于保护环境、降低成本、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pH、酶解温度、料液比、酶浓度4个因素作为响应面实验的自变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选取的4个自变量分别选取3个水平进行响应面实验,研究4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木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得到预测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5.8,酶解温度48℃,料液比1∶35(g∶mL),酶浓度55 U·g^(-1)。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实际得率为5.3922 g/10 g原料,与预测值5.2567 g/10 g的相对误差为2.58%。结论:优化工艺参数可为木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付晶晶蓝蔚覃小珊吴源夗孙健
关键词:木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响应面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