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楠

作品数:1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术后
  • 3篇引流
  • 3篇手术
  • 3篇垂体
  • 2篇心理
  • 2篇引流管
  • 2篇神经外科
  • 2篇综合护理
  • 2篇外科
  • 2篇颅内
  • 2篇内镜
  • 2篇护理干预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反义
  • 2篇干预
  • 2篇AS1
  • 2篇出血
  • 2篇垂体瘤

机构

  • 16篇三门峡市中心...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刘晓楠
  • 3篇冯姝兵
  • 1篇石东付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嗅觉训练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术后嗅觉功能、鼻腔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早期嗅觉训练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术后嗅觉功能、鼻腔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3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嗅觉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嗅觉功能、鼻腔功能、睡眠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嗅觉察觉阈值(DT)、嗅觉识别阈值(RT)、鼻腔功能测量表(ASK)得分低于对照组,嗅觉心理物理(Sniffin’Sticks)检测法总得分、嗅觉-12项(SS-12)试验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觉醒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嗅觉训练有助于改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术后的鼻腔功能,进而提高嗅觉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刘晓楠方丹东杭欢欢
关键词:嗅觉功能睡眠质量
一种样本抽取用具
一种样本抽取用具,有效的解决了脑脊液抽取操作繁琐,及易造成脑脊液浪费的问题;包括主体盒,主体盒上端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内开设有凹槽,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杆,控制杆上设有三个插球,主体盒上端左侧固定有透明盒,透明盒左端...
方丹东刘佳雨刘晓楠毛尖刘十岷侯保森
颅内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2020年
观察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抽取50例颅内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清除术,且术后均常规设置引流管,总结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患者总有效率78.0%(39/50),其中死亡4例、一般7例、好转13例、治愈25例;ADL分级:Ⅰ级25例(50.0%)、Ⅱ级7例(14.0%)、Ⅲ级6例(12.0%)、Ⅳ级7例(14.0%)、Ⅴ级5例(10.0%)。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的效果显著,而术后引流管留置期间给予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死亡率,因此需予以重视。
刘晓楠
关键词:微创清除术颅内出血引流管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经鼻内镜垂体瘤术后早期头痛的效果分析
2018年
分析经鼻内镜垂体瘤术后早期头痛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息肉病患者(9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50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头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组间比较可见,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经鼻内镜垂体瘤术后早期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使患者头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刘晓楠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TBX5-AS1调控miR-363-3p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box转录因子5反义RNA1(TBX5-AS1)调控微小RNA-363-3p(miR-363-3p)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172细胞,并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TBX5-AS1组、si-TBX5-AS1+miR-NC inhibitor组和si-TBX5-AS1+miR-363-3p inhibitor组。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不同细胞[人脑胶质瘤细胞A172、U251、T98G、U87-MG及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及各组A172细胞中TBX5-AS1和miR-363-3p的相对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BX5-AS1和miR-363-3p的靶向调控关系;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A172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A172细胞的侵袭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172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和抗原(PCNA)、Ki67和侵袭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结果:TBX5-AS1在胶质瘤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5),且在A172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miR-363-3p在胶质瘤细胞系中表达下调(P<0.05),且在A172细胞中表达水平最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TBX5-AS1和miR-363-3p存在靶向调控关系。与si-NC组比较,si-TBX5-AS1组A172细胞中TBX5-AS1表达水平和PCNA、Ki67、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下调,miR-363-3p表达水平和E-cadherin蛋白水平上调(P<0.0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与si-TBX5-AS1+miR-NC inhibitor组比较,si-TBX5-AS1+miR-363-3p inhibitor组A172细胞中TBX5-AS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中PCNA、Ki67、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上调,miR-363-3p表达水平和E-cadherin蛋白水平下调(P<0.0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结论:下调TBX5-AS1靶向负调控miR-363-3p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方丹东石东付刘晓楠刘十岷侯保森毛尖黄伟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心理行为护理方案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心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年
探讨分析心理行为护理方案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心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内收诊的120例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行为护理方案,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调查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心理行为护理方案,可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心理舒适度,且患者满意度高。
刘晓楠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心理状态
对行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究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4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院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综合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且综合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刘晓楠
关键词:护理干预垂体腺瘤围手术期心理状况
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老年患者运用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8月-2022年8月,以抽签法分组的方式在我科选取96例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对照组(n=48)给予单纯脑室外引流,观察组(n=48)给予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创伤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之后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时间、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EP、Cor、ACTH、IL-6、TNF-α、PC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立体定向多靶点引导神经内镜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老年患者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和创伤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方丹东刘晓楠毛尖侯保森刘十岷
关键词: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
本发明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病人用肢体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连接有竖直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底部滑动连接有水平的座板,支撑架的前腿架外侧设有L型滑道,滑道直接连接有带有绑带的脚踏板;座板由...
方丹东刘晓楠周海燕
文献传递
脑胶质瘤组织lncRNA SOX21-AS1、miR-875-5p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RY-box转录因子21反义RNA 1(SOX21-AS1)、miR-875-5p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8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脑胶质瘤患者77例(胶质瘤组),以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个组经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测定组织中lncRNA SOX21-AS1、miR-875-5p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lncRNA SOX21-AS1和miR-875-5p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胶质瘤组lncRNA SOX21-AS1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01),miR-875-5p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01)。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脑胶质瘤患者lncRNA SOX21-AS1、miR-875-5p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SOX21-AS1相对表达量与miR-875-5p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554,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SOX21-AS1低表达组、miR-875-5p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分别高于lncRNA SOX21-AS1高表达组、miR-875-5p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和lncRNA SOX21-AS1均是脑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值分别为2.266、2.390,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452~3.536、1.496~3.818,P<0.001]。结论lncRNA SOX21-AS1和miR-875-5p均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或可作为评估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方丹东程岗黄伟刘晓楠毛尖侯保森刘十岷
关键词:脑胶质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