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霞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电伴热带在煤层气地面井口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近几年随着石油开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越来越重视油田各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已成为油田各企业经营的主导思想。为适应煤层气田绿色环保和低成本建设要求,进一步降低煤层气田的运行成本,本文介绍了煤层气井口系统电伴热带现场应用情况,分析了不同类型电伴热带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了煤层气田井口系统的电伴热带优化方案,对今后煤层气地面集输流程简化和电伴热带的选型及推广应用,具有较为广泛的借鉴意义。
- 米光伟陈巨标骆裕明刘红霞张建伟熊飞刘瑞娟
- 关键词:电伴热带
-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0
- 2018年
-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三难"(征地难、建站难、布管难)、"三高"(投资高、闲置高、能耗高)、采出水处理"三差异"(水质差异、排放标准差异、产水量差异)等问题不断凸显,现有建设模式下的降本提效措施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为此,以煤层气产能建设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双重因素为出发点,在总结现有集输系统形成的主体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低成本、运行低能耗、系统高效率的核心理念,从改变现有的产能建设模式和集输系统模式入手,从井网布局、站场建设和管网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1)构建分布式地面集输模式,创建新型"分布设点、双管前置、井站合建、橇装增压"总体集输工艺优化模式;(2)推进分期式地面建设理念,研究适合于站场橇装设备分期建设系数,提高设备利用率,调整采气、集气管网的设计系数,以确保系统产、输能力匹配合理;(3)推广井、站合建的橇装技术,实现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施工,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建设工期,从而提高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结论认为,现有建设模式及系统模式下的优化、调整手段不是该气田降低投资的根本出路,探索新的产能建设模式、以非常规手段解决非常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投资回报率、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 孟凡华马文峰刘红霞程相振韩东史丽苹
- 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层气田集输工艺